聚焦经济监督履行职责使命为实现XXX战略目标保驾护航——XXX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在XXX,召开XXX审计工作会。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要求,认真落实集团年中工作会部署安排,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经济监督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助推XXX的落地见效。下面,我就XXX三年来的内部审计情况做工作报告。
一、近三年XXX内部审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自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XXX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审计委员会历次会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在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方面下功夫,促进企业依法稳健合规经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新时代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党的领导,持续完善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建设
XXX始终坚持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出资人监督职责,积极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党管审计的领导体制。以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坚持和完善党组织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推动企业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加强对内部审计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截至目前,所属二级企业中xx户企业建立党委(党组织)、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内部审计领导体制;xx户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分管审计工作。xx年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中,XXX党组坚决扛起为审计整改“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责任,召开x次专题党组会,集中研究解决审计整改难点和堵点,促进整改成果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充分发挥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监督指导作用。董事和委员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加强对审计事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等重要事项的督导。xx年,审计与风险委员会以“重整治、防风险”为工作引领,先后x次听取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和国资委混改专项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加强督办落实和跟踪问效,并围绕风险环境和防控主要问题研讨解决思路。三是创新构建具有XXX特色的大风控监督格局。xx年底,按照打造“xxx”总部的机构改革目标,对全集团的风控管理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组建审计与法律部,下设“治理管理经营咨询建议小组”和“议案/投资审查小组”,发挥价值创造功能。部门内设x个处室,将内部审计、全面风险、内控建设、法治建设、合规管理、违规追责和投资后评价七项职能有机融合,形成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控管理机制,为协同高效的全过程监督和评价的闭环责任体系提供了坚强机制保障。四是配齐配强、稳固扩大内审队伍。截至xx年底,x户二级企业本部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全系统内部审计独立机构共计x个,全级次内部审计人员合计x人,其中专职审计人员x人,较x年末增幅x%,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xx%;财务及审计相关专业人员占比x%;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xx%;x年以上从业人数占比xx%。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统筹协调,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XXX内部审计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内部审计工作新特征新趋势,创新理念、思路和方法,及时揭示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发现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揭示问题、规范管理和促进改革一体化推进。一是聚焦经济责任审计,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围绕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加强对所属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深入揭示企业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落实集团发展战略、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依法合规经营、财务真实合法效益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始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xx审计部三年累计对x名公司领导、下属公司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进行审计,在落实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集团公司决策部署、股份公司发展战略、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党风廉政等方面提出建议x余条。xxx创新审计方式,压缩现场审计时间,积极探索非现场审计,通过线上方式开展子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数据信息快速传递、实时处理,及时把控审计进度,提升审计效率。二是大力开展专项审计,提供审计增值服务。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准确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建议职能,以核查违法违规问题和揭露风险隐患为基础,逐步向提供增值型内部审计服务转变,在“两非”剥离、重大工程PPP项目风险、采购招投标、境外业务、核心科研项目、考核分配、违规获取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管理审计,推动企业提升经营价值,防范化解经营风险。集团总部、xxx紧盯重大项目投资这一关键点,对项目的投资决策、实施及变更、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审计监督,促进项目风险管控。三是持续推进内控体系监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查找内控体系设计和运行缺陷为切入点,通过企业内控自评价、集团监督评价和内控审计等方式,一体化推进内控监督评价工作,进一步增强内控体系有效性。XXX以进一步聚焦优化内控、风险和合规管理,统筹资源、统一标准采取全面分级自评与上级企业重点督导检查相结合方式开展内控评价工作。四是规范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健全投资闭环管理。按照“应评尽评、突出重点”原则,根据XXX计算产业、XXX、XXX、XXX、XXX、XXX等不同业务板块开展投资后评价。细化工作内容,优化评价方式,建立了“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体系,将投资项目均纳入企业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统筹管理,基本实现投资项目后评价全覆盖。XXX等多家企业积极对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后评价,针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对策,提升项目投资决策和管控水平。
(三)强化整改落实,坚决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XXX坚持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效果为目标,推动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做实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一是把抓好审计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压紧压实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审计整改工作直接抓直接管,将审计查出的问题形成清单,逐项分解到责任部门和单位,明确整改标准和要求,及时跟踪督促检查整改情况,强化责任落实。XXX不断增强做好审计整改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落实整改要求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清单式管理、逐一对账销号、执行问题整改考核挂钩机制。二是建立完善跨部门整改督导协同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财务、人力资源、资产经营、产业规划等管理部门的贯通,建立信息共享、成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督促、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增强协同效应,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成效。XXX审计团队协同纪检监察、法务、财务、采购、运营管理、保密安全等多方监督力量构建形成“X+N”信息共享沟通机制,通过信息定期共享、风险及时通联的双向协作方式,推动形成“大监督”格局,不断强化风险管控质效。三是持续开展整改“回头看”,打通审计监督“最末梢”。及时组织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重点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形成《XXX审计整改工作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规范审计整改的工作运行机制,细化整改工作组织方式、工作程序和监督管理。XXX年审计署审计整改工作中,XXX党组成员下沉X户重点二级企业现场督导,组建“回头看”联合工作组,对所属X户发现问题企业开展现场核查,针对审计查出问题举一反三,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X项、风险提示X项,共同推动整改措施落实到实处,形成审计闭环监督。四是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印发《XXX关于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督促指导各所属企业建立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完善审计整改结果运用机制、建立健全整改责任追究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力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截至目前,X户企业已制定了整改长效机制工作方案,X户企业明确将审计整改成效与被审计单位经营业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挂钩。
(四)强化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
XXX以“强基础、提质量、求实效”为目标,指导督促各企业着力在拓展审计范围、完善审计制度、编制审计规划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巩固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涵盖审计工作全流程制度体系。近三年来全集团制订修订审计相关制度和工作指南X项,建立完善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明确预防机制、监督机制和纠错机制;建立审计案例库和问题库,为规范审计管理奠定扎实制度基础。二是推动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结合审计署、国资委和集团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研究制定“XXX‘十四五’法治风控体系建设规划”和“XXX‘十四五’审计工作规划”,明确中长期审计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重点。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整合资源、合理安排”的原则,统筹安排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截至XXX年底,XXX全面完成国资委内部控制“上对下”内控评价监督“三年全覆盖”要求,基本完成经济责任审计五年滚动全覆盖,审计计划完成率平均达X%。XX根据经济责任审计三年滚动项目库,制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三年累计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X个,实现所属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第二轮三年全覆盖。三是加快提升审计成果质量。XX年起,按照国资委要求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评估试行工作,将审计质量评估作为规范内部审计管理的有力抓手。制定《XXX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优化审计流程管理,建立审计项目分级质量控制,细化审计标准和操作流程,强化审计项目立项、审计方案编制、审计现场实施、审计报告出具等环节的质量管控,厘清各环节质量控制责任,构建审计项目全程化实时化管理模式,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四是持续打造内部审计人才“铁军”,建立XXX内部审计骨干人才库,优选推荐X人支撑审计署和国资委重大审计项目,以审代训提升审计队伍专业能力。加强人员交流和选拔机制,调配区域审计中心内审人员(X人)参与内部控制专项检查、内控专项审计等专项工作;通过内部审计机构间挂职(X人)、借调(X人)等锻炼方式,多渠道引进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建立内部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分层分类开展审计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积极开展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审,以审计实绩进行考核,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组织开展的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评选活动中,多家企业审计部门入围先进集体候选名单、多名专职审计人员入围先进个人候选名单。中国长城持续加强审计团队建设,人员结构、专业能力和素质均得到较大提升。
经过三年的艰辛工作,XXX内部审计工作能力水平、质量和作用明显提升,得到集团党组和董事会的充分肯定。一是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审计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建立了符合XXX发展特点的审计组织管理模式。围绕集团公司战略,通过规划引领、计划对接、协同推进等措施,审计履行经济监督的职能得到较好落实。二是审计工作效能显著。近三年,全集团累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项目X项,专项审计X项,内控审计X项后评价项目X项。累计审计资产量X亿元后评价项目涉及投资金额X亿元。发现问题共计X个,提出审计建议X余项。三是审计成果利用有效提升。内部审计成果为集团党组和各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支撑,为加强财务、业务和资产管理等提供帮助,为相关各方了解情况提供参考。近三年,审计整改完成率X%;止损挽损X亿元;调整账目X万元;完善制度X项;追责问责X人次;在推动被审计企业化解风险、堵塞漏洞、促进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XXX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不足和问题:有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独立性、权威性还不够,管理指导“形式重于内容”;有的企业内部审计成果的深度、力量欠缺,重大问题揭示不深入,审计手段单一,内部审计未能发现的问题,外部监督“一查就有”;有的企业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结构单一,队伍能力素质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些企业整改落实存在“过关”心态,共性问题屡查屡犯;集团整体审计信息化建设滞后。下一步,内部审计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力补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着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作为企业经营的“免疫系统”,内部审计与XXX的改革发展息息相关,要紧跟业务发展趋势,为XXX提供坚强保障。
(一)宏观形势复杂严峻,内部审计要树立全局思维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遭受数十年来最严峻断链风险,主要经济体面临经济下行危机,全球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XXX发展的难度和风险不断增加。各级审计部门和人员必须树立全局思维,从宏观层面把握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战略目标,从集团改革发展的全局谋篇布局,主动深入研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市场竞争状况、组织结构状况等,全面掌握企业的第一手资料,不辜负集团党组和各级领导重托,积极推进企业完善公司治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XXX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二)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内部审计要做价值创造者
内部审计向价值管理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早在本世纪初即重新定义了内部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突出强调价值增值功能,国资委和审计署也明确要求企业内部审计要发挥价值增值功能,部分中央企业和国际大公司内部审计已经纷纷由传统查错纠弊向价值管理型转变。XXX的各级审计部门和人员,必须尽快适应内外部的环境变化,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坚决落实集团党组的要求,加快转型,不仅要做保障企业健康运营的“免疫系统”,更要成为挖掘新动能、培育新力量的“造血系统”。
(三)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内部审计要为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XXX确立了XXX目标,正在加速XX,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但目前还存在效率不高、管理薄弱、体制机制老化、竞争力不足等方面老问题,同时也面临快速发展带来的能力不足、风险较高等新问题,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内部审计要立足集团公司新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坚持问题和风险导向,突出抓好影响集团健康发展的新老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促进整改,扫除影响改革发展的各类障碍,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为XXX健康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三、奋力开创XXX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系列部署和指示,为集团公司今后一个时期的内部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需要,审计工作要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坚持依法审计,做实研究型审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做好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审计部门要把集团公司党组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审计工作任务,科学谋划新时代XXX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坚持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实现高质量的审计全覆盖
要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优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监督格局,消除审计监督的盲点和空白实现审计对象、审计重点、审计期间和审计问责全覆盖,促进审计监督持续发力、全面发力、源头发力。一是要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审计监督对象量大面广,监督内容点多线长,对审计资源提出巨大挑战。要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既不必机械地实行轮流审计,也不能盲目地扩展延伸审计。应当避免监督形式遮蔽监督实质,防止监督手段成为监督目的。要强化日常监督,密织监督网络,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动抓常抓细抓严。二是要构建全链条跟踪审计机制。审计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因此要树立系统思维,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持续跟踪机制,及时处理跟踪过程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