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社区)党支部2025年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X村(社区)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组织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半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武装与从严治党,筑牢思想根基和组织基础
(一)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村(社区)党支部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一是深入开展学习研讨。组织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总结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讲授专题党课6次,党员参学率达到100%。二是全面深入查摆问题。充分运用群众反映、自我检视、对标对表等途径,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梳理出在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具体问题15项。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党员观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扎实推进集中整治。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建立问题台账,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查摆问题,主动认领责任,形成了以上率下、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四是坚持开门教育。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组织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让群众可感可及。通过村民大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以群众满意度检验学习教育成效。
(二)全面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上半年召开支部大会6次、支委会12次、党小组会18次,讲授党课8次,会议记录规范完整。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月确定活动主题,组织党员开展政治学习、志愿服务、实地调研等活动,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担当。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发展新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从政治觉悟、履职尽责、服务群众、遵规守纪等方面对党员进行量化考核,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村务决策、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进行风险排查,建立防控清单。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全部按程序决策。加强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设立公开栏,定期公开村级事务,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签订廉政承诺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聚焦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一)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0亩,发展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培育家庭农场5个,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农家乐”特色村落,上半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X万元。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注册“X”农产品商标,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X万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二)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户厕改造120户,建设公厕3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配备垃圾分类桶180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开展生活污水治理,铺设污水管网2.5公里,建设污水处理站1座,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种植绿化苗木3000余株,建设小游园2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5%。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户30户,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三)着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硬化村组道路3.2公里,安装路灯80盏,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建设村民活动中心,配备图书室、健身器材、文化活动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造提升村级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备,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建设养老服务站,为高龄老人、困难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0户群众饮水问题。建立困难群众帮扶机制,为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帮扶,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2万元。
(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改造配电台区2个,解决用电卡口问题。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道路安全防护工程1.5公里,提升道路通行安全水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造供水管网2公里,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4G网络全覆盖,50%的农户接入光纤宽带。建设应急广播系统,提升应急管理和信息发布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修复灌溉渠道1.8公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三、完善治理体系与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
(一)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修订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引导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培养法律明白人8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次,提升村民法治意识。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配备网格员5名,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上半年调处矛盾纠纷18起,调处成功率达到100%。
(二)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志愿服务队伍5支,注册志愿者120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开展“文明家庭”“最美村民”评选活动,评选文明家庭20户、最美村民10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倡导文明节俭办红白事,推行“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减轻群众负担。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持续优化便民服务水平。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向村(社区)延伸。建设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群众提供社保、民政、计生等便民服务。推广“一网通办”,80%的村级事务实现网上办理,群众办事更加便民高效。建立代办服务制度,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代办服务。完善12345热线响应机制,及时处理群众诉求,上半年处理群众诉求45件,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达到98%。加强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妥善化解信访问题。
(四)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