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县委书记“七一”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大会,主要是表彰今年的全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激励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向先进榜样学习,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当前,正值全党上下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光辉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更要聚焦管党治党的关键抓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十年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破题开局,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壮阔征程。八项规定,短短六百余字,却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指作风积弊,重塑了党的形象,赢得了党心民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持续深化对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理解把握和贯彻执行,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今天,我以“从”政治规矩”到”行动自觉”——推动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主题,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与实践深化,与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 回望十年历程,深刻领悟八项规定精神的划时代意义与核心要义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凭空而来,它植根于党的百年作风建设优良传统,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举措。深入学习八项规定精神,首先要置于历史纵深和时代坐标中去理解其重大意义。
(一)历史维度:百年作风传承的时代结晶
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从井冈山时期“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的严明纪律,到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严惩刘青山、张子善,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历史。八项规定精神,正是这一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与升华,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如何永葆先进性纯洁性”这一历史课题的最新答卷。
对“历史周期率”之问的深刻回应:?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以上率下、聚焦问题、徙木立信”,正是破解历史周期率、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实践路径。它从看似具体的“小事小节”入手,实则牵住了作风建设的“牛鼻子”,有效防止了“温水煮青蛙”式的蜕变。
(二)实践维度: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破冰之举
“一子落而满盘活”:?八项规定出台前,公款吃喝、文山会海、车轮腐败、节庆送礼等顽瘴痼疾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八项规定以雷霆之势,剑指这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十年来,全党上下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超过80万起,刹住了许多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
释放的强大政治效能:?八项规定精神的有效落实,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它深刻证明: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抓作风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从具体问题抓起,以徙木立信的行动取信于民。
(三)核心要义:把握精神实质与精髓要义
深入学习领会八项规定精神,必须抓住其核心内涵:
1.以上率下,抓住“关键少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风气。
2.聚焦问题,直击作风顽疾:?精准指向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徙木立信,重在落地见效:?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4.久久为功,保持战略定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越往后越严,持续巩固拓展落实成效,防止反弹回潮。
5.人民至上,厚植执政根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县的实践印证:?十年前,我县也曾存在调研“走马观花”、会议“层层加码”、接待“超标超配”等现象。通过持续狠抓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显著提振,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明显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 深化学习教育,在学懂弄通中增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
贯彻落实的前提是学深悟透。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对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理解还存在浅表化、碎片化、选择化的问题。必须将学习教育引向深入,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当前学习教育中需要警惕的三种倾向
1.“学习疲劳症”:?认为八项规定是老生常谈,年年讲、月月讲,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浮于表面,满足于“看过”“听过”,未能真正入脑入心。
2.“理解片面化”:?将八项规定精神简单等同于“不准吃喝”“不准送礼”,忽略了其蕴含的以上率下、问题导向、人民立场、久久为功的深刻治理理念。比如,只记住了“精简会议”,却忽略了“提高会议实效”的根本要求,导致“以形式主义落实八项规定”的新问题。
3.“规矩模糊论”:?对政策边界把握不清,存在“擦边球”心理。例如,认为“只要不花公款,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私人会所宴请没问题”;认为“调研简化陪同是冷落领导”;认为“为招商引资适当超标准接待情有可原”等错误认识。
(二)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三大举措
1.系统学:纳入必修课,强化理论武装深度。
将八项规定精神及其配套制度、实施细则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支部“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常设议题。
组织编写《八项规定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结合我县查处的典型案例,逐条解读、以案释纪,讲清楚“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消除模糊地带。
开展?“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月”?活动,组织专题研讨、知识竞赛、主题征文,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2.对照学:用好活教材,提升警示教育效度。
深化以案促改:?精选我县查处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如违规接受宴请、收受礼品礼金、调研搞形式主义、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等),制作警示教育片《红线不容触碰——我县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警示录》,在全县党员干部大会上播放。
开展“一案五说”:?针对典型案件,组织:案发单位主要负责人说整改措施、办案人员说纪法条款、分管领导说管理责任、违纪人员说反思忏悔、家属代表说家风教训。让警示教育触及灵魂。
建设“线上警示馆”:?在县纪委监委网站、公众号开设专栏,定期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常态化震慑。
3.融入学:涵养好文化,营造清正廉洁氛围。
挖掘本地廉洁资源:?梳理我县历史上清官廉吏故事、革命先辈艰苦朴素事迹,编印《XX清风故事汇》,在革命旧址、文化场馆融入八项规定精神宣传元素。
建设“清风长廊/广场”:?在公园、机关大院等场所,设置宣传展板,图文并茂展示八项规定精神要点、正面榜样和反面警示。
开展“家风助廉”:?组织领导干部家属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筑牢“八小时外”监督防线。
三、 聚焦突出问题,在动真碰硬中推动八项规定精神常态长效落实
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当前,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呈现出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的风险。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整治。
(一)精准识别当前易发多发的“四类”隐形变异问题
1.违规吃喝“新变种”:
场所隐蔽化:?从高档酒店转向内部食堂、私人会所、农家乐、“一桌餐”。
方式隐形化:?“矿泉水瓶装茅台”、“红塔山盒装中华”、拆分发票、转嫁费用、由关联企业或私人老板买单。
名目“合规化”:?假借“商务接待”“交流学习”“工作餐”“加班餐”“校友联谊”等名义搞违规吃喝。
我县案例警示:?某局负责人以“协调工作”为名,多次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在隐蔽场所安排的宴请,费用由对方通过第三方公司报销,受到严肃处理。
2.“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过度留痕:?工作群泛滥,要求下载安装过多APP,强制打卡、签到、积分、点赞、转发。
数字官僚主义:?要求基层填报大量电子表格、重复报送数据,线上流程繁琐冗长,反而加重基层负担。
线上调研走过场:?过度依赖视频会议、线上问卷,代替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
3.“车轮上的腐败”新动向:
私车公养:?用公务油卡为私车加油、违规报销私车费用。
违规租用借用:?长期违规租用豪华车辆,或借用、占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
规避监管:?使用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漏洞,或采取“拼车”“绕道”等方式规避监督。
4.礼品礼金“隔空收送”:
电子化、快递化:?通过电子红包、快递邮寄礼品卡、购物卡、土特产等。
“雅贿”新形式:?收受高价艺术品、名贵特产、高档消费券等。
“期权化”交易:?约定离职或退休后再兑现利益。
(二)深化整治、推动长效的“三项”硬核举措
1.靶向施治,开展“清风”专项行动:
“破网清源”整治违规吃喝:?紧盯“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级”、在隐蔽场所吃喝等,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运用大数据筛查、明察暗访、群众举报等手段深挖细查。推行“公务餐”改革,实现县域内机关食堂通用,堵住违规接待漏洞。
“指尖减负”整治形式主义:?全面清理整合政务APP、工作群,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无会日”“无会周”,严控会议文件数量时长篇幅。?优化督查检查考核,坚决砍掉不必要的留痕事项。
“车轮亮剑”规范公车管理:?升级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实现全程留痕、智能监管。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