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同志全面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总体来看,今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空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水环境质量稳中向优、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有力有序、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稳中向好、持续向优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下面,结合通报情况,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压实责任,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强大合力
(一)明晰责任主体,筑牢生态保护基石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程,需要明确各方责任主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
各部门要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从通报情况来看,大气污染防治涉及开发区、住建部门、重点工程处、交通局、襄办、发改委重大项目办、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各乡镇等多个部门和主体;水污染防治涵盖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以及相关乡镇;土壤污染防治涉及相关企业和部门。各部门要对照职责,主动作为。比如,生态环境部门要发挥好统一监管作用,加强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住建部门要抓好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扬尘防治工作;城管部门要加强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和餐饮油烟管控等工作。企业要切实履行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像合益食品公司、新邦涂装公司等企业,必须尽快整改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安装不到位等问题,履行好自身环保责任。
(二)完善考核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保障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体系,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的重要保障。要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加大考核权重,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对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未能完成环保目标任务的,要进行严肃问责。
新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督察对象的责任和义务,强化了督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完善考核机制。对于大气污染防治中未完成PM2.5、空气优良率年度目标任务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严格考核问责;对于水污染防治中未保障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的责任主体,也要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要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要严格追责。通过严格的考核问责,倒逼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协同配合,凝聚生态保护合力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之间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消除信息孤岛。从通报的情况来看,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工作都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例如,在处理污水排入史河总干渠污染事件时,生态环境部门和城管部门及时有效处置,但也暴露出在日常工作中协同配合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生态环境、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建立跨区域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跨界污染问题。特别是在淠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方面,要与周边县区加强沟通协调,统一治理标准和行动,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通过加强协同配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无缝对接和高效推进。
二、高度重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自觉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生态保护重大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县作为革命老区、生态大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发展优势。从通报的生态环境质量数据来看,我们在空气、水、土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问题,如大气污染防治中PM2.5、PM10出现反弹等。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二)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共进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问题。我们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绿色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
在工业领域,要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像安徽金安不锈钢铸造有限公司要加快超低排放改造,合益食品公司、新邦涂装公司等企业要规范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同时,要积极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在农业领域,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要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规范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在旅游业领域,要充分发挥*县的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突出环境民生问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的期盼越来越强烈。从通报中可以看到,群众对餐饮油烟污染、畜禽养殖污水排放等问题反映强烈。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加大对大气、水、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