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委书记在2025年上半年调研卫健系统座谈会上的主持讲话

某县委书记在2025年上半年调研卫健系统座谈会上的主持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上半年卫健系统调研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卫健工作部署要求,总结成绩、分析问题、部署任务,动员全县卫健系统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奋力谱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刚才,我们实地调研了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中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提升项目,看到了卫健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感受到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气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总结成绩、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过去一年,全县卫健系统紧紧围绕“健康XX”建设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健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健康保障。
    (一)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面对“乙类乙管”新形势,我们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构建“平急一体化”防控体系,建立“15分钟应急响应圈”,确保医疗资源半小时内可调配、重点人群2小时内可管控。通过“网格化+大数据”精准排查,累计筛查重点地区返乡人员X万人次,落实“五包一”健康管理服务X万例。特别是成功处置X起输入性疫情中,创新“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三同步机制,将平均控制时间压缩至48小时以内。全县疫苗接种率达98.6%,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首针接种率达95.2%,筑牢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固防线。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完成“三区两通道”规范化改造,配备独立CT室和负压救护车,实现“就诊-检查-留观”全流程闭环管理;县中医院推广“中医药防治套餐”,研发预防方剂X万剂、康复香囊X万个,相关经验被《中国中医药报》专题报道;县疾控中心组建“1+16”流调队伍,开展全员实战培训X次,流调报告质量评分位居全市前列。
    (二)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年开展手术X例,其中急诊PCI手术占比达42%,肿瘤微创治疗技术覆盖85%癌种,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省级卒中防治中心。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增设LDRP家庭化产房X间、新生儿重症监护床位X张,产科年分娩量突破X人次,儿科门诊量同比增长37%,获评“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配备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设备,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X家,其中X家卫生院中医馆年服务量超X万人次。县域就诊率达92.3%,县外转诊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通过医共体中心药房统一配送药品X种,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品种从420种增至680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品与县级医院全面衔接。
    (三)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提高至89元,其中60%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慢病管理网络,为X万名高血压患者配备智能血压计,实时传输数据至健康管理平台,规范管理率达78.5%。糖尿病患者管理实施“五驾马车”干预模式,空腹血糖控制率提升至65.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推行“医保报销+财政兜底”政策,在管患者X人,规律服药率达82.4%。建成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X家,实现疫苗存储、接种、留观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麻疹、乙脑等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职业病防治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完成职业健康检查X万人次;地方病防控落实食盐加碘、改水降氟等综合措施,碘缺乏病、氟中毒病情稳定控制。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2.6%,通过“健康大讲堂”“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覆盖X万人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提高12.5个、9.8个百分点。
    (四)重点改革攻坚取得突破。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县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县域医共体入选省级示范案例,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比达65.4%。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推进,DIP付费覆盖所有符合条件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2.8%。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节约费用X亿元,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减轻。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卫健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二、正视问题、认清形势,切实找准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县卫健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
    (一)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全县每千人口床位数仅4.2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3人、注册护士数2.8人,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7%、18.5%、15.4%,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矛盾突出。县人民医院虽创成三级医院,但缺乏国家级重点专科“标杆”,在心血管介入、肿瘤精准治疗等领域仍依赖外部专家支援。高层次人才引进面临“三难”:待遇竞争力不足导致人才“引不进”,职业发展平台有限导致人才“留不住”,县域城市能级偏低导致人才“不愿来”。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薄弱问题尤为突出,72%的基层机构缺乏DR设备,35%的村卫生室未配备智能健康管理一体机,难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群众“家门口看病”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二)基层服务能力不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仅41.3%,较“强基层”目标差距明显,患者“上转容易、下转难”现象普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陷入“两低一高”困境:重点人群签约率68.2%、履约率59.7%,分别低于目标值11.8个、20.3个百分点,而无效签约率高达23.6%。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三弱”: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仅覆盖42种传染病病原体,较国家标准少18种;流行病学调查队伍专职人员占比不足30%,应急演练频次未达年度要求;基层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发挥不充分,2024年成功阻截的传染病疫情较上年减少17%。
(三)改革创新动能不足。医共体“人财物统管”机制遭遇“中梗阻”:人员编制未实现真正统筹,县乡两级医务人员薪酬差距达1:0.72,药品耗材联合采购仅覆盖65%的品种。智慧医疗建设存在“三断层”:区域影像中心仅连接6家医疗机构,心电网络未覆盖村卫生室,检验结果互认项目仅限常规生化指标。中医药传承创新面临“三缺”:缺乏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面积不足2000亩;缺少现代化加工企业,中药饮片自给率仅35%;缺失科研转化平台,中医药科研项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