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深化理论武装贯穿高校思政课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将深化理论武装贯穿高校思政课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并被写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化理论武装对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把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炼就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始终把准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建设成效直接关系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确立、价值观念塑造以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以深化理论武装为引领,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政治方向,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遵循,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应以高校思政课建设为主抓手,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导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提升高校思政课建设质量,应将学习贯彻、阐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关键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使广大师生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在深化理论武装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思政课建设中,应始终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勇于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程设置上,着重突出思政课的核心地位,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良性互动中,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着力提升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成效,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高校思政课要把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作为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价值观的引导者,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建设全过程,持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强化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高校是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强化意识形态阵地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时刻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应关心关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动态,加强动态研判和源头治理,系统防范和及时化解学生群体中的潜在意识形态风险。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挖掘校史校情资源、举办“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校园网络平台监管等,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筑牢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内容根基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建构,要随着不断向前发展的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动态调整,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厚重感、历史纵深感和专业获得感,全面夯实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
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阐释。一方面,针对党的创新理论构建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体系,从基本原理讲到最新发展,从理论渊源讲到实践应用,形成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并通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等形式,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避免表面化、片面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在讲清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和哲理的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