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得通、行得稳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得通、行得稳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认识而取得的重要成果。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对此作出深刻论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八个坚持”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出精辟概括: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破解新时代金融发展难题、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模式具有本质区别
习近平总书记在《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立足我国国情,吸取西方金融发展经验教训但没有照抄照搬西方金融模式,与西方金融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发展基础和路径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西方国家为了支撑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和工业化进程,建立了最早的现代银行体系。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股票交易所、保险、票据、信用制度等逐步发展,其金融体系也不断发展演化。西方金融发展历经数百年时间,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为资本服务的发展路径,其核心逻辑在于依托市场价格信号实现资本高效配置,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创新分散风险,并借助全球化扩张获取超额收益。这种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释放经济动能,但同时会使金融发展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我国在古代就出现过“票号”“钱庄”等金融雏形,但由于长期受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的制约,近代又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始终未能建立起完整的现代金融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银行体系重构、资本市场建立、金融对外开放、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形成并不断发展。经过逐步探索与实践,我国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改革相结合、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注重风险防控的金融发展路径,并逐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比较来看,西方现代金融自由化程度相对较高,容易出现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失衡、产业空心化加速、金融资本无序扩张、社会公平受到侵蚀等问题。我国金融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满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引导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我国金融发展始终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发展条件和价值取向不同。金融体系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关系与分配结构。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形式下,金融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使命以及运行的逻辑也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西方金融是在“资本逐利”逻辑下运转的,是为少数有钱人服务的,因此容易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加剧贫富分化。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金融发展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设立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到推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发展,再到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始终立足于自身经济发展实际,牢牢把握政治性、人民性。这与西方金融的发展条件和价值取向具有本质不同。
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在西方金融发展过程中,市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市场根据自身需要推动金融体系发展,倒逼监管和立法跟进。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作用仅仅是纠正市场失灵,规制活动相对较少。这不可避免导致政府处置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一个实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也充分体现在金融发展中。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政府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通过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稳定器的作用,筑牢防范金融风险的“防火墙”。
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我国金融发展存在所谓“市场抑制”或“监管越位”问题,正是忽视了上述中西方金融发展中的不同。我国金融始终立足自身国情,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创新和稳定等,在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保证了经济运行的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