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读青弘《蛙声》

孟庆江

我站在山岗上,独自欣赏自己晚年的寂寞。这一瞬间,朋友为我拍下了一张,值得永恒纪念的照片。席慕蓉为它写下《暮歌》,真叫入木三分,太像我了。我这辈子不想解剖别人,而善于解剖自己,总是在“灵魂独舞”,难以被人理解。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认为我是说真话的,这其实是过誉,那原因就是因为他偏爱。”我自然不想太欺骗人,未尝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因为,我还没有这样勇敢,那原因就是,我还想生活在这社会里。多少年前,我在香港认识一位作家,她送我一册得意的著作,她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她人生的切实体验。我至今还弄不明白,什么是自己真实的“灵魂”,我是谁?不就是“生民”中的一个吗?

灯火阑珊处——读青弘《蛙声》

蛙声》封面设计/云磊

我知道生活的况味,足以摇撼心灵的最底层,而才子的旷达却不是凡人能懂的!

我有幸认识这位才子,她很勇敢,能直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你对话能做到彼此的啰嗦,站在当今,透视过去,以及对父母的亲情,隐隐难卜的心事,甚至说自己在神灵的家园里,童年时代那种无拘的放肆……她小荷初露尖尖时,就痴墨于斗室,后来云游天下,却似一半决裂,一半深情如故地爱恋自己家乡,到头来,还是心甘情愿埋头在“灯火阑珊”处,为家乡的文化默默付出……我的朋友黄健中导演在拍电影《良家妇女》时,传达了一首民歌“十八小娇三岁郎”反映一个旧社会古老的故事,道出了妇女的悲剧。作家把它演化成了新意,却也幽香醉人,让人感到哀而不怨,怒而不伤。现在的女才子,用换了角色的办法,通过优美的诗句,把故事再演绎一遍,则是有她的高见。

诗言志。这位诗人的家乡,辈出能人志士,她是李月川的后裔,五百年前大明内阁首府张璁授业之师李阶的后人。那些古宅门台,以及赞美名流乡贤的文章,诗人都感到“言之空淡”,她虽说自己“不怕天高怕心高”,但却正相反。她志在天下,征程万里,见多识广,学艺著述,很有成就!只不过是长城外,古道边,故人有几许?怎管他众叛亲离,敌满天下,智者心知明了!

才子诗情愤涌,不恋红尘,却又跌入红尘。往事幕幕在心中荡漾,恍然如梦藏在心中。我是你前世丢失的“魂”,这“魂”是找不回来了,留在纸上的只有优美的文字……唐诗宋词虽背得很多很熟,你不觉得眼前这位女才子,最合人欢喜吗!

她是我的爱徒,青弘。她热爱祖国、爱恋家乡的河山,滔滔的八百里瓯江大罗山中的寺庙云烟 …….常言微尘寄此身,陶醉于童趣的涂鸦。不知她用心良苦的深邃情怀,恐怕难以解读她的一片蛙声。她不会解剖别人,也善于解剖自己,只是凭借自己的个性,自由自在地活着。她很用功,更有才气,人人都喜欢她。她曾研学京师多年,这本《蛙声》集,是近作,是她重返京都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后,回归家乡即兴所写的一系列文字,值得一读。 (作者系人民出版社原副主编、中国《连环画报》主编)

蛙声嘹亮,心声静默——写青弘《蛙声》

孙良好

青弘是谁?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不知道。

第一次见青弘,是在永强中学建校60周年之际的《董楚平文集》的首发式上。当天,她为新永强中学校庆创作的《罗峰物语》举行揭幕式,那次活动结束,在浙江工业大学执教的老友方坚铭博士特意介绍青弘来见我,说这个女子不一般,请我多加关注。之后,她几次邀约我参加她颇具特色的个人艺术作品展,但这些年总是忙,总是错过。这回她通过微信转给我一本温州山水诗画童话故事集,希望我写几句评论。

对一个自称“画画、写字、玩泥巴”之人所作诗文,我有些好奇。上周在温州至兰州的飞机上,我用手机浏览青弘不古不今、亦诗亦文的分行书写,大体的印象是画面感很强,思维颇跳跃,女儿心、童心、禅心随处可见。诗文涉及的空间不大,大抵写家乡温州的山水风物人情;心灵遨游的时间却不短,自幼及长,一生一世,乃至五百年甚至千载。若说佳妙,诗心文心随人心流淌,不拘泥,不满溢,张弛有度,内外兼修;若说遗憾,不少言辞浅尝辄止,未及深入肌理就已飘向远方。

我在网上零星看过一些青弘的画展、瓯塑展和个人访谈,婀娜多姿,灵性闪烁,此种风貌在其诗文中亦获验证。于我这样一个把“孤山顶上一杯茶”奉为人生理想的人而言,青弘当下活得还是有点辛苦,虽然不舍昼夜的劳作是她心甘情愿的选择,但我更期待她有朝一日风轻云淡,坐看云起,诗画若山水自在,心性若流云逍遥。(作者系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院长)

写给青弘——解读《蛙声》

胡念望

人生是一段旅程,每个人都会对沿途的风景风物有所感怀感悟,青弘也不例外。人生是一个戏台,每个人都会在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生旦净丑,不管是否出于甘心。

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不管你静夜独处还是置身纷扰尘世俗物。读青弘富有诗情的《蛙声》,那是带着点自我放逐的情愫与自我独白的心语。看青弘带点梦呓的陶器,那是在追寻千年瓯窑点褐创意之余的奇思妙想与别出心裁。

人,总是想要干点儿与众不同的事。会思考的人,总喜欢编织属于自己的故事。于是,人便朝着自己的梦想跋涉、飞奔、追逐。

而令人惊异的是,很多人在出发时,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究竟在哪里。漫无目的地在人生的丛林里穿行,以至于误入迷途、误入迷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也是再普通普遍的事。

而人生百态,很多人在出行时,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该徒步、骑行、坐车,还是借助风力,当然徒步者、骑行者、行车者的思维很难形成同步,于是个体心性中的差异、本体自我的思索,往往外化为行为轨迹的错位与外在物我的冲突。

都说人生需要规划,多年前应邀为某高校毕业班的学生们演讲旅游规划时,我第一次有感而发的人生规划思想让很多人至今仍然感怀感念。

其实,很多规划都缺乏深思熟虑,根源在于规划之前对谋定的规划对象缺乏深入的全面的解读、解构,继而缺乏历史的耐性、耐心,却往往不是从主观上是否用心用情专注专著,而喜欢借助客观上的时间有限、资金所限。

灯火阑珊处——读青弘《蛙声》

《蛙声》主题曲

我从哪里来、往哪儿去?

我能干点儿什么、我究竟适合干什么?

我的价值何在、追梦的意义何在?

……

扪心自问,很多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包括人生的航向、载体、路径,只是努力地忙碌着、奔跑着、苦着、乐着。

其实,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焦灼与忧虑。一天自有一天的忧虑。个人自有个人的悲喜。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差异的个性,成就多彩的人生。复杂的问题,简单地求解。繁琐的人事,真诚地面对。

人各有志。视觉不一样,平台不一样,我们的视觉便也会千差万异,这样看来,又何必在乎某个人的某句话、某个眼神呢?选定了的,就要努力践行。

不要责怪风力的强弱,不要计较工具的好坏,不要拘泥出身的贵贱。步履坚定的追梦人,总会在探索前路、扬帆起航的旅程中不断调整方向、调整自我。

青弘是一位坚执的追梦人,为自己的事业乐此不疲、孜孜以求。

青弘是一位勤奋的跋涉者,为自己的人生不停探索、自在抒写。柔弱的舌头,能折断骨头。心有敬畏,为人谦卑。在有限的时空,做一个坚强的人。(作者系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处处长、温州市政府产业基金咨询专家、温州市地理学会副会长,第十届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青草池塘处处蛙——读青弘《蛙声》

饶道庆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永嘉四灵”之冠赵师秀的这一片蛙声传扬千百年,在永嘉(温州)这片被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诗情激赏过的土地,在自然流淌出“池塘生春草”这样清新诗句的地方,如今,又有一阵奇特的蛙声加入了大合唱。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温州的山山水水清绮明丽,钟灵毓秀,孕育生命,涵养人文;温州的文化既讲事功实用,又不乏诗情画意——温州也是一个“诗国”。眼前的这一片蛙声,是千古延绵不绝的蛙声的回应——

君可知 蛙声一片在故里

南塘小荷尖尖时

……

南塘河,温州人的母亲河,遍布温州南北,如同母亲身上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蛙声片片,南塘碎影动涟漪”,这片片发自故里南塘的蛙声,如同喧闹的鼓吹,在述说着诗人的心志。

诗言志,诗缘情,诗人本多情。“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多情之眼观物,则物皆成有情之生命。最是多情,自家丘壑,山水相拥,物我两忘。

恰如陶潜“性本爱丘山”,诗人也热恋故土,即使仗剑浪迹天涯,也会怀揣一抔乡土。除了南塘,松台、罗浮、雁荡、瓯江、梅雨潭、白鹿城、大罗山,还有那已随风而去的东瓯和白鹿,这些温州人耳熟能详的地名,一一在诗中浮现。每一个地名都展现着温州的秀丽山水、物华天宝,每一个地名都粘附着温州的地方风物、民俗风情,每一个地名都牵连着温州的历史人物、传奇故事……这一切铸就了温州厚实的历史文化,融入了作者的诗心。

而这颗热爱故土的诗心并不囿于一方丘壑,并不只是具有故土山水的温柔、儿女之情的旖旎,诗人的心是匹不羁的马,诗人的眼帘也映着长枪大戟、刀光剑影,纵横沙场,鏖战四方。两种情调奇妙的融合,也许,每一个少年的心中,都有温柔与粗犷频频冲撞,秀丽与壮美恒久共存。

“四邻蛙声已閤閤,两岸柳色争青青。”蛙鸣四起,閤閤有声,是否也在预示着又一个丰收之年的到来?(作者系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青弘的诗意人生——读《蛙声》

谭杰

人生各有取向也,我欣赏诗意人生。陶渊明安贫乐道,进退淡然,自享雅趣,乐守纯真,以使自己的人生充满诗意;李白天性率真,浪漫狂放,不事权贵,弗慕荣华,一生追求思想自由,用诗歌书写自己人格尊严,使自己的人生充满诗意;苏轼笑对升迁,恪守气节,以坚韧漫履磨难,以旷达面对谪辱,仰天赋咏,豪气贯云,以使自己坎坷的人生充满诗意……

青弘,江南才女也。其气度非凡,集才学哲思雅格于一身,睿智而又执着地选择自己的诗意人生。初晤洛阳,眼观耳闻尽寓“李清照之气韵”焉。其心胸宽朗,谈吐雅致,无时尚之梳妆,皆诗意之妙言。年纪轻轻,乐结佛缘,为当代禅学诗人,《三农内参》工作者,中国禅诗研究会之主任,且绘画奇异,诗韵凝香,让人为之惊叹!

大凡古今之诗客雅士,其人生类乎修行也。必备学富五车之功,哲辩创意之思,爱美向善之意,忧国恤民之心。而得此四者,须累日修炼,经年修行,少砥砺,缺精思,藏私念,计得失……俱无此缘焉。

《蛙声》,以诗、书、画结合之形式,谱写了温州改革开放以来之沧桑变迁,可谓构思奇妙。以七彩之画笔描绘温州之大地,点亮瓯越之山河,以灵动之诗韵歌颂桑梓之美景,表达爱乡的情怀,给人传递着诗意之美,难能可贵焉!……读着这些发自内心的美韵,让人心潮涌动,为诗人的诗意情怀深深的感染。她,仰首而歌,为故乡而吟哦;她畅怀而啸,为时代而赋咏。一字一句都浓缩着真挚,饱含着激情,隐寓着向往,表达着快乐。她要和大自然拥抱,她要和家乡的山山水水拥抱……青弘满腹乡愁,让苍天为之感动,让大地为之惊喜!

志存高远,是一种境界;而淡泊清心、远离喧嚣、怀揣乡里、朝吟暮唱也是一种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言——“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弘不谋权势,无求金钱,以诗韵大写人生,朝吟暮唱,专研学术与艺术,无怨无悔,终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立言有成焉!

清代张潮曾说:“石不可以无苔 ,人不可以无癖。”斯言甚妙!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是美好的,少一些烦恼,多一些乐趣,以情趣点缀生活,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灿烂多姿。青弘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诗歌自身本能的力量,什么时候也不会消亡。诗人里尔克曾云:“诗是人类灵魂的自然祈祷。”诗人芮琪亦云:“诗能打开封藏各种可能性的密室,让麻木迟钝的恢复知觉,释出希望。”……是的,诗,给人以抚爱,给人以力量,给人以精神;诗,传达着生命的不息运动,灵魂的顽强拼搏和内心深沉的呼唤。诗,青弘的诗以及她的艺术,将会永远靓丽,永远年青!(作者系洛阳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网首席顾问,洛阳诗词研究会会长。)

五百年来,此时最好——青弘《蛙声》寄语

新新

青弘,行走在人世间,是最特别的一个。我与她是十多年的知己,相识于诗文中。她仿佛是天外来客,带着翅膀飞到人间的“天使”。

“天使”隐藏了她的翅膀,假做和普通女孩一样。然而,她终究不一样,她有金色的妙笔,谱写出美丽的诗篇,却名之曰《蛙声》;她有金色的手指,用最为朴实的油坭雕塑出栩栩如生的瓯塑作品;她有金子般的心,以祛除众生烦恼、开启众生智慧为己任;她的眼睛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你与她四目相对即可感受到纯净、灵犀与倔强。

祈愿青弘,不被世俗所污染,如一朵血染的莲,任凭蛙声片片,自顾“垂露悬针,笔墨又飞驰。” 恣意洒脱,抒尽心中无数梦想,浇灭胸中所有块垒。

祈愿青弘,不忘却自己“天使”的命,尽管妈妈说“你不是个听话的乖小孩”,难道没有听出来慈母嗔怪的背后是对你超凡脱俗追求的肯定,是对你“年少轻狂的痛”的鼓励,是对你“步履太匆匆”的心疼?坚持自己人生的意义,你是属于众生的“乖小孩”!

祈愿青弘,用清净的心,灵巧的手,造好一艘前往彼岸的船,我愿意跟随她一同划桨,征服海浪,历经白昼与黑夜,无视质疑与诽谤,克服颠倒梦想,定要采摘一朵曼陀罗,用那“灿如云霞”笼罩“刹那芳华”。

祈愿青弘“历经多少人事”皆可“回眸一笑”,无论何时、身处何地,叹一句“五百年来,此时最好”!(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博士)

读青弘《蛙声》有寄

丁欣华

读青弘的文章,总是让我坠入青云之中,总是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是在她构建的三维,四维,甚至是五维的空间中遨游。自觉或不自觉,从眼睛阅读转移到心灵来阅读。读有些人文章,常常很难进入心读,最多只是感官上的反应。

青弘有深厚的古文、哲学、佛道之学等知识,更能可贵的是她身上所拥有的以上诸多领略,不仅仅是从读本上肤浅得来,而是游历过程中所悟。她善于从一草一花的世界中,觉悟到人家所不能悟的禅意。同时,她有很好的绘画、瓯塑功底。因此,她写的文章包括诗、画,逻辑感、空间感、唯美感很强,读诗即读画,我在读她诗的过程中,脑子常常会浮现出她的水墨禅画、瓯塑作品来。

青弘的文章,但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她的诗作中有强烈的情感,炽热的家国情怀。父母之爱,家乡之爱,溢于笔端,令人动容。无论她奔波于尘世的任何一个天地,但总有一根线牵绊着她,使她总是频频回顾,父亲的瓯柑园,总是出现她的诗作中。

青弘的《蛙声》还融入了六岁灵童李征壕的手抄本,最终呈现的一本书籍,究竟会是怎样的一种童趣呢?是的。她从来都是这样天真而执着的活着,无所畏惧。希望她一直别长大,拥有成长的无限力量和激情,不要丢失纯洁的才气、灵气。

青弘每过一段时间,总带给人们艺术的惊喜。我总是怀疑她的时间不够用,总是希望她能劳逸结合。但愿吧!(作者系温州市龙湾区融媒体中心原总编辑、副主任。)

灯火阑珊处——读青弘《蛙声》

李征壕与《信仰春天》

附:诗文集《蛙声》暨作者简介

诗文集《蛙声》由青年诗人、温州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温州市“龙湾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得者青弘著作,南海出版社出版。

《蛙声》主要是围绕着“瓯江山水诗路”展开。这些诗文,讴歌家乡的风物、人文,状写浓浓的乡愁与深深的乡恋。这本“小众”的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文化、迷恋温州山水、深入温州人文,看到一个别样的“温州山水诗路”,也可以窥见一个当代温州心灵的青春印痕。

灯火阑珊处——读青弘《蛙声》

《蛙声》装帧体现了视觉、听觉和诗歌文本的深层互动“ 通过一本书展现了诗意文本所需要的艺术整体性。”国内文化界二十多位专家、学者、批评家纷纷撰写了评论文章,对这本别致的诗集赞许有加。

灯火阑珊处——读青弘《蛙声》

李征壕 “二十四节气”书法作品 七岁

最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节气”的植入。《蛙声》特意邀请了刚满七岁的小小才子李征壕同学,用毛笔书写了“二十四节气”,将童真、稚趣融入其中。李征壕是龙湾的子孙,爱画画,又在书法家王客老师的书院学习书法多年,6岁时登上央视。本书中的“二十四节气”以小朋友的视角,写得自由、童稚。“二十四节气”的几帧页面,留了许多空白,是给读者预留了一块“世外桃源”,这是留给亲爱的读者捕捉一点感受或记录一点心绪、情愫……..有了阅读者的笔记,《蛙声》,才算是圆满。另外,“二十四节气”又做成二十四张书签,随机投放在《蛙声》装帧内,所以每一本书开出来的书签都是不同的。

灯火阑珊处——读青弘《蛙声》

与《蛙声》合辑随飨的,还有《信仰春天》文创笔记本。《信仰春天》选用了青弘喜欢的文化学者杨晓华先生忧时感怀的部分诗作,李征壕为诗做了童趣的配画。

灯火阑珊处——读青弘《蛙声》

青弘《蛙声》作者

青弘:李一了,孟庆江关门弟子。瓯塑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诗人、青年艺术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民俗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行走在公益推广非遗之路,系温州二中瓯塑社开创者;2019年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国家级非遗“瓯塑”第一本教科书《瓯塑基础教程》;2020年撰写《瓯塑》校本课程;2021年,应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之邀,撰写《瓯塑》体验手册。先后在国内各大博物馆举办多次个人艺术展:2018年龙湾博物馆举行青弘“瓯器”展,编辑发行《青弘瓯器说》;2019年瑞安博物馆举行青弘“重塑”展,编辑发行《一人归》;2021年北京民俗博物馆举行“建党一百周年庆 青弘艺术展”,出版《蛙声》诗文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文旅等中央媒体多次追踪专题采访。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