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停止讨好》。读了感触?颇?深,这本书一共是221页。我会用读后感的形式,为你讲述书中精髓,读?书后感?的篇章比较长?,我会?用两?大篇章来讲述这本书的精?髓,本文是?第一篇章?。
我们的大脑偏好及时行乐,本能对未来的预期大打折扣。尤其对于讨好者而言,他们通过求助于他人来满足自己感受价值的需求。要是别人喜欢我,我这个人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如果让讨好者将注意力从他人转移到自己身上,他们无法第一时间感受到价值,害怕在别人眼中变成不好的人,不自觉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感。因此,满足他人需求成为了讨好者汲取力量的源泉。
就好比,面前给你两个选项,一个是跑一次马拉松;一个是吃培根(或者其他好吃的)。你会如何选择?相信大多数选择美食。当美食吃进嘴里的一刹那,大脑分泌出多巴胺,刺激味蕾的口感和满足的饱腹感让人感到十分快乐。
如果你是健身达人,可能会选择跑马拉松。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不得不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但这会让你充满活力。愿意选择困难的事情,是因为最后的结果在激励着你。
但在做选择的时候,眼前的快乐足够强烈,人们都很难抗拒,尤其在面对美食、咖啡、刷剧等这些即时快乐。选择跑马拉松的结果肯定是有益的,但是过程似乎任重道远,结果也太遥远了些。
詹姆斯.克利尔曾说过:“好习惯是现在要付出,坏习惯是付出将来”。
即使如此,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在“眼前的快乐”和“将来的快乐”之间不断地寻求平衡。每个人都想拼尽全力追求那美好的一刻,只不过有人选择眼前,有人选择将来。
讨好者为了让自己感觉好一点,才去对别人好,会因为对方给予的积极反应,觉得体现了自身价值,而感到高兴。我们之所以对别人好,是因为本来就自我感觉良好。两者利弊在于:讨好者付出了将来的代价,内心坚定的人获得了完整的人生。
本书的作者迈克·贝克特尔博士,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他是沟通专家,研讨会讲师,有多年大学及政府部门的从业经验,先后为世界500强企业进行过2500多场研讨会形式的讲座。
迈克博士也曾长期身陷讨好模式不能自拔,作为人际关系方面的专家,利用擅长的知识领域,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研究隐藏在讨好行为背后的内心恐惧,本书给读者介绍了很多实操的方法,如何停止精神内耗,走出讨好怪圈,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下面我就为你详细讲述书中的内容,本书将为你分享四个重要内容:
第一个重点内容:什么是讨好者。只有对讨好者有清晰的认识,才能知道在讨好者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二个重点内容:表面上做出讨好行为,实则隐藏在内心的真实恐惧是什么?
第三个重点内容:介绍实现自我价值的要素。如果把重建讨好者当做一项任务,在重建前需要准备哪些物料。
第四个重点内容:如何改变讨好他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部分
1、讨好者是如何走上讨好道路的?
迄今为止,在我们人生当中,每一天都离不开镜子,早晨起床,我们对着镜子精心拾掇妆容、梳一梳发型,以完美的形象开始崭新的一天。逛商场买衣服的时候,对着落地镜好好打量一番,衣服穿在身上的效果;在公共的洗手间,墙上有一面大镜子,我们照照镜子捋一捋头发,稍微调整调整状态,再大步流星地走向人群。
我们从不质疑镜子,相信反射的成像丝毫不差。如果看见镜子中自己怎么这么显胖、眼角多了一条皱纹、眼袋这么大显得无精打采,我们从来不会说:“哇!我看起来才不是这样呢,这面镜子一定有问题!”相反的,心里打起腹稿,开始懊悔和打击自己。
随着年纪渐长,我们越来越愿意拿镜子里的模样和自己的模样作比较。如果匹配的话,那就非常好。如果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样,我们变成泄气的气球。但如果镜子是错的呢?
小的时候,游乐场里通常有座“奇幻屋”,墙上贴满哈哈镜,镜中人可以变大、缩小、变形,十分滑稽好笑。
讨好者拱手把评价的权利交到他人手里,如同把别人的意见当作审视自我的“镜子”。不管是关心还是讨厌我们的人,把他们的观点当作事实,当成一面平光镜反射出丝毫不差的自己,这行为是很危险的。万一我们遇到的是哈哈镜呢,扭曲的意见显而易见,可讨好者往往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
还有更麻烦的情况,讨好者把自己当成一尊雕像,臆想着他人正拿着凿子在身上雕刻,他们的生活被无中生有的揣测所左右,认为别人在说自己。讨好者把自我印象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如果他们看到自己做的事情,肯定用自以为的评价方式来评价他们。
就好比,作者迈克家里的浴室有一面“魂飞魄散”镜,它能一丝不苟地展示脸上的每一处小瑕疵,如果人人看着这令人魂飞魄散的镜子,就以为其他人也都在以那种程度的细节审视着讨好者自己,这样事情就变麻烦了。因为吹毛求疵的时候,讨好者总是会消极地看待自己。
讨好者是怎么走上这条路的?健康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坚实基础,有些人在成长中发生意外,他们的情感发展变成最具挑战性的成长领域。
一个孩子在需要表现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镜子”关注的是别人的看法,而非内在真实的自己,内心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有过与他人对比相形见绌的经历,让我们感到不够优秀。如果内心坚定,能辨别信号的准确;如果内心匮乏,就会看向错误的“镜子”;如果连自己的“镜子”也罢工了,只好借用别人的“哈哈镜”判断是非对错。
2、我是哪一类讨好者?
生活中的我们,希望在他人眼中展现好形象: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希冀每天生活在如沐春风的人际关系中。
讨好是每一个人的心理常态,有时候刻意取悦他人。物极必反的是失去自我的讨好者,如果我问:“你是一个讨好者吗?”得到的回答可能是:“不是啊!”
这就像买二手房子,在签署购房合同之前,要到现场看房,事无巨细地检查每一处角落,再向卖房者提出一大堆整改的问题。
“踢脚线过时了,我们要更换,与家具风格不符。”
“卧室门的铰链生锈断裂了,必须换掉,是安全隐患。”
“车库的地锁松动变形了,刮车底盘了怎么办?”
待到终于搬进去,收拾好行李让工作生活回归正轨,似乎之前提出的整改需求,没有这么迫切了,很快地把这一大摊子事情抛之脑后。问题还在那,只是我们已经习惯,再也没有注意它们的存在。
对于早已习惯讨好他人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常见模式。
书中有一套测验题,根据得分高低划分讨好他人的程度,从重到轻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身份认同阶段、习惯阶段、常规阶段和健康阶段。
身份认同阶段,在这一阶段,讨好他人是生活中的第一要务,以讨好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想换个做事风格,似乎是不可能的。
习惯阶段,虽然不是彻头彻尾的讨好者,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常常刻意讨好他人,这些讨好已经成为自己观察他人的镜头。
常规阶段,处在此阶段说明自己还有相当客观的自我认知。能够认识自我有讨好型人格的倾向,也明白这么做的原因。
健康阶段,偶有讨好别人的倾向,但有一种健康的自我认知和鉴别力。
做完这套测验题,出乎意料的结果证明我也有讨好型人格,虽然不是最重的程度,但是仅次之,是习惯阶段。讨好他人是一种防御机制,使用起来早已得心应手,一直向外界展示精心设计的形象,自欺欺人的时间长了,分不清真假的自己,太扎心的事实!
本书作者举办过上千场的培训讲座,在他演讲的时候,会引用很多故事来阐述观点,其中大多数来自生活的经历。刚开始的时候,作者讲述一个故事,注意听众的反应。如果反应平淡,以后再也不用这个故事了,因为没有抓住听众的眼球,没有引起情感共鸣。如果反应积极,故事会一遍又一遍地讲下去,并下意识地不断调整这些好用的故事,以收货更好的效果。故事越完美,影响力也越大。当一个故事至少重复八百遍的时候,故事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电影片段在作者的脑海中不断上映。忽然,有一天他意识到:这些故事与原貌相差甚远,不再是真实的故事,而是添砖加瓦编撰出来的。在不知不觉当中,演讲者和听众相信这一个个虚构的,精彩的“事实”。
现在,我们终于知晓讨好者是怎么一步步地陷入讨好他人的境地。这像不像皇帝的新衣,不同之处在于:有时是“隐身衣”,有时是“显身衣”。讨好者将“新衣”穿在身上,自以为别人能看得见,其实什么都没穿;有时候确实是看得见的衣香鬓影,得人艳羡和喜爱。但两者都不是真实的!
3、如果连讨好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身上的伪装,接下来应当如何剥开外衣,鉴别真假呢?
以下这些情况听起来熟悉吗?
拥挤的电梯里,你挤到了门口,准备乘电梯去到大厅。电梯门开了,你走了出去———但很快你发现自己走错了楼层,所有人都在看着。你是赶紧叫住电梯等一等还是等着乘坐下一趟呢?
办公室的同事相约一起准备去医院,探望一位刚生完孩子的同事。本以为每个人买个两三百的礼品就行了,可是当探望快结束的时候,你的同事除了送出的礼品外,还额外封了500元的红包,这时的你会如何反应?
这些情景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例子如果匆匆返回,叫停电梯,别人会不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蠢,还这么事妈,浪费大家的时间?
所以,不甘心地又耗费十来分钟等下一趟电梯。
第二个例子,如果不封500元的红包,同事会不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小气,人家生孩子这么个大喜事,连红包都不舍得封?
所以,只好忍着头皮,临时向周围同事东拼西凑借来500元的红包钱。
正如罗伯特.奎伦所说:“我们用不必要花的钱去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以讨好我们不喜欢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相信,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别人会责怪我们,不管他们是大声说出来还是藏在心里。对于一名讨好者来说,是不可接受——几乎难以逾越。
讨好者时常因为自己的表象和内心发生冲突而感到崩溃,一切起源于他们对自己不够满意。
所以,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将精力都用在塑造一个具有欣赏价值的形象上,精心编织出好似变色龙一样的伪装色。讨好者这种本末倒置“不为自己谋幸福,而为他人谋福祉”的行为,势必付出代价。
去电影院看电影,好莱坞大片往往在众多大片中脱颖而出,博得眼球,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气势恢弘的画面和精彩绝伦的打斗场面。
讨好者呈现给大众的就好像是好莱坞的大片一样,影片中宏伟的建筑物是那么美轮美奂,真实的片场是用脚手架搭起的建筑物,在经过后期的电脑批图。一旦遇到狂风骤雨的天气,这些脚手架因为生锈腐蚀,有倒塌下来的危险。有点儿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意味!
所以,精心编织的伪装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有价值,相反的因为隐藏了真实面貌,没有被人“看到”的真实情绪,正在阴暗的深处发酵着。
表面上:“他们是你所见过最好的人。每次你遇到他们,他们都很积极乐观,令人鼓舞。”
实际上:“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的爱和接纳。”
表面上:“他们乐于助人,总是第一个主动站出来提供帮助的人。而且往往还没等你开口,他们就已经察觉到你的需求,并主动伸出援手。”
实际上:“他们会竭尽全力维持人际关系,如果他们感到有人不喜欢他们,他们会抛弃自己的底线。”
上述这些看似矛盾的事情,在讨好者这里,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到这里,分享完了本书第一部分内容,相信你们对讨好者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