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集团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集团党委在这里召开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XX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最新部署,系统梳理前一阶段学习教育的成效与不足,听取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学习教育专班的同志通报了总体情况,12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单位的员工代表作了非常精彩的发言。大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亲身感受,对集团的学习教育工作给予了客观评价,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发言情真意切、见解深刻,充分体现了大家作为集团大家庭一员的主人翁精神和沉甸甸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开门搞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确保作风建设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
集团党委对大家的意见建议高度重视,将逐条梳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前期的调研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与肯定,在砥砺奋进中推动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自今年年初集团党委根据中央和XX省委的统一部署,启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全集团上下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以上率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身其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集团整体作风面貌呈现出许多积极、深刻、可喜的变化。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根基在理论滋养中持续筑牢。作风问题,根源在于思想。集团党委始终将理论武装置于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举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覆盖全体党员的“学习教育读书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据不完全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集团系统内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相关主题的集中学习研讨超过200场次,参与党员干部达95%以上,撰写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近千篇。通过系统学习,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显著增强,深刻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保障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从而切实增强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顽瘴痼疾在动真碰硬中得到有力整治。学习教育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集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固性和变异性,下大力气进行靶向治疗。针对过去一度存在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过滥等问题,集团层面带头精简会议和文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集团总部下发的文件数量减少了22%,召开的各类会议减少了18%。针对一些基层单位反映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对非必要的工作群组、打卡应用进行了专项清理。同时,集团纪委强化监督执纪,对发现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线索,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通过一系列“硬核”举措,一批长期困扰基层的作风顽疾得到有效遏制,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风气在集团内部愈发浓厚。
第三,制度笼子在固本强基中不断扎紧织密。作风建设既要靠思想自觉,也要靠制度约束。学习教育期间,集团党委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紧密结合,把建章立制作为治本之策,在整改整治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常态长效的制度体系。针对差旅费报销、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日常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组织力量对现有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评估,累计修订完善了包括《XX集团差旅费管理办法》《XX集团公务接待实施细则》在内的11项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在项目投资、物资采购、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明晰了决策权限、规范了操作流程、强化了过程监督,有效堵塞了可能产生廉洁风险的制度漏洞。这一系列制度的“废、改、立”,为集团的规范化运营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真正做到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第四,发展动能在激浊扬清中得到有效激发。开展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集团的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令人欣慰的是,作风建设的成效正逐步转化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显著提升,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氛围日益浓厚。正是凭借这股优良作风,集团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根据最新的经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49.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1.8%。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农业全产业链的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雄辩地证明了优良作风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作风建设与生产经营不是“两张皮”,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
二、审视与剖析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对照中央和XX省委的高标准、严要求,对照广大干部职工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刚才代表们的发言,也点到了一些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深刻的审视和剖析。
其一,学习的系统性和转化应用的有效性仍有差距。从面上看,学习教育的氛围很浓,但“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在个别单位、个别层级依然存在。有的同志在学习上满足于“已读”“已学”,对理论的钻研不够深入,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解,未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融会贯通。更关键的是,学用结合不够紧密,未能有效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和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习教育的实效。
其二,整治的深层次和根源性问题仍需攻坚。经过集中整治,“四风”问题明面上的表现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一些隐形变异的问题依然禁而未绝。比如,有的形式主义穿上了“信息技术”的外衣,各类工作群、小程序、在线填报系统繁多,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有的官僚主义表现为“不推不动、一推才动”的“躺平”心态,缺乏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可能以更隐蔽的方式出现,例如以“商务考察”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等。这些深层次问题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说明作风建设的“压力传导”还存在堵点,常态化监督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其三,制度的执行力和刚性约束作用仍待加强。虽然集团层面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但在执行层面,“破窗效应”偶有发生。有的单位对制度存在选择性执行、变通执行的情况,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监督检查机制还不够健全,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专项督查力度有待加强,导致一些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打了折扣,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刚性约束作用。“牛栏关猫”的现象尚未彻底杜绝,制度的“牙齿”还没有完全亮出来。
这些问题的存在,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驰而不息地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三、部署与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集团党委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扛起主体责任,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作风建设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要在“深学细悟”上持续用力,不断筑牢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把理论武装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中央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精神,例如新修订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重要法规文件。各级党组织要将这些内容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必学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仅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和把握纪律规矩的严肃性,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是与非的“高压线”、情与纪的“分界线”,从思想深处筑起抵制歪风邪气的坚固长城。
第二,要在“较真碰硬”上持续用力,坚决深化问题整改。问题整改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经验交流”。对于前期查摆出的问题和今天座谈会上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必须建立台账、拉出清单、明确责任、限定时限,实行“销号管理”。集团学习教育专班要牵头制定一份详尽的《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每一项整改任务的具体措施、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比如,针对学用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要求各业务部门在本季度内至少组织一次结合业务的专题研讨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案;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