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企业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对国有企业提出的重要要求,是促使国企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企业内部的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党和国家的形象。在本次专题研讨会上,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反思、深入查摆、积极整改,以良好的作风推动企业各项工作迈向新的高度。下面,我分享几点感悟,与同志们一同交流。
一、深悟笃行,筑牢作风建设思想防线
企业的作风如同企业的灵魂,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关乎职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中央八项规定的颁布实施,掀起了一场净化企业风气的变革浪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论述为我们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指引。我们必须深入学习,精准把握其核心内涵,加固思想堤坝。
(一)精读细研,把握精髓内涵。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每一条款都切中企业作风建设的要害之处。无论是改进公务接待,还是严格控制办公费用,均是对企业运营管理关键领域的规范。我们要认真研读、细致剖析,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对企业经营方式的约束,更是对企业干部职工政治素养、责任意识的深度考量。唯有透彻理解其精髓内涵,方能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在行动上严格遵守。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入,企业依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出台了一系列细化制度。我们要把这些制度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会贯通地学习,全面理解,做到心中有尺、行不逾矩。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不断提升对作风建设必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二)对表看齐,校准行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计民生为使命。这为我们企业的作风建设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取向。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工作成果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对照总书记的要求,以国家利益和职工满意为标准,审视我们的工作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是否真正为职工谋福利、为国家做贡献。在企业决策、项目实施、日常管理过程中,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主动深入基层车间、职工群体开展调研,了解职工的需求和期望,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只有把国家利益和职工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作风建设才能经受住市场和历史的检验。
(三)常学常思,强化执行能力。作风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必须持之以恒。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推进,作风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课题,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新要求、新思想。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通过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小组研讨等多种形式,持续增强学习效果。同时,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工作中自觉抵制不良作风,勇于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作斗争。我们要以此次学习活动为契机,再次掀起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热潮,让每一位职工都成为作风建设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
二、对照检查,确保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执行,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要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走在前列、成为表率,以实际行动为其他企业树立榜样。
(一)精减事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事务流程是企业作风的直观体现。在精简审批流程方面,我们要严格把关审批环节和审批标准,可简化的流程坚决简化,能通过内部系统办理的事项不再设置多余环节。要大力倡导简洁、高效、务实的工作流程,各环节操作要清晰明确、便捷易行,切实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事务安排方面,要严格控制事务规模和时长,不开展无实质意义的活动,不搞走过场的事务。对于必须开展的事务,要精心策划,明确目标,确保取得实际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行线上办公、自动化处理等方式,减少人力物力消耗和时间成本。通过优化事务流程,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企业核心业务中,切实提高运营效率。
(二)改善调研模式,洞察真实需求。调查研究是企业决策的根基。国有企业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聚焦生产经营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切实找准问题根源,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调研过程中,要避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要真正深入到职工群众和生产现场中,与职工面对面交流,听取职工的想法和建议。要多采用“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直插基层、直奔现场”的方式开展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确保调研结果真实可信。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三)增强服务观念,提升服务品质。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秉持服务理念。我们要树立“全方位服务”的思想,主动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在服务企业领导方面,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为领导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在服务基层部门和职工方面,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积极协调解决基层和职工反映的问题。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切实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同时,要加强与各兄弟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秉持廉洁奉公,严守纪律红线。廉洁奉公是企业干部职工的基本要求。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身处重要岗位,面临诸多诱惑与考验,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严守纪律红线。要严格遵守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做到心有所惧、言有所禁、行有所止。坚决杜绝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严禁接受合作方、供应商的礼品礼金、宴请等。同时,要加强对身边同事和下属的教育引导,防止他们借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我们要以清正廉洁的形象,维护国有企业的良好声誉。
三、直面问题,认清作风建设不足之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在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知浮于表面。部分职工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未能深入领会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在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些小的作风问题无关大体,没有从政治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这种思想上的肤浅认识,导致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不够坚决、彻底。例如,在一些办公资源使用方面,虽然基本遵守规定,但在细节上不够严谨,没有达到高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这种思想上的不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工作执行打折扣。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尽管我们制定了不少制度和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部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存在变通、应付的现象。比如,在办公用品管理方面,虽然有明确的节约制度,但仍存在浪费现象,办公用品领取随意性较大。在会议管理方面,部分会议存在议程冗长、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情况表明我们在工作执行上存在差距,必须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各项规定切实落地。
(三)作风建设根基不牢。在工作中,部分职工存在作风虚浮、工作不扎实的问题。对待工作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敷衍塞责,缺少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在处理复杂工作时,缺乏担当意识,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在服务基层部门和职工方面,热情不足、主动性不够,没有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国有企业的形象,影响了工作效率,必须加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