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2)

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题召开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汇报会,核心目的就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对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刚才,市发改委汇报了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工信局、卫健委和洛龙、新安、栾川三个县区作了很好的发言,几位市领导也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听后很受启发。总的来看,前阶段大家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思路框架初步形成,但对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的要求,对照某某未来发展的战略需要,我们的规划研究深度、谋划精度、项目支撑度都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思考,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核心要义,牢牢把握规划编制的根本遵循
  “十五五”规划是引领某某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某某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
  首要的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总目标,并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在部分省区市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刻分析了“十五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强调了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和战略重点,特别指出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改革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紧紧抓住关键性决定性的重大项目”、“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些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穿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某某的发展思路、目标设定、任务部署、项目安排都充分体现中央精神,符合省委要求,切合某某实际。
  关键的是要深刻认识“十五五”时期对某某发展的特殊重要性。未来五年,是某某加快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在现代化河南建设中重振辉煌的关键冲刺期。我们面临着国家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叠加的机遇,也肩负着破解产业结构不优、创新动能不足、城市功能不强、县域经济薄弱、民生短板突出等深层次矛盾的重任。“十五五”规划,必须是对某某发展方位的一次精准把脉,是对发展路径的一次战略抉择,是对发展动能的一次系统重构。我们必须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某某未来负责的强烈使命感,科学擘画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使之成为凝聚全市力量、指引奋斗方向的行动纲领。
  二、聚焦关键重点,深化战略研究,科学擘画某某“十五五”发展蓝图
  编制高水平规划,关键在于把准方向、聚焦重点、深化研究。要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结合某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基础,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细化、谋深谋实。
  (一)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制造业是某某的“看家本领”和立市之基。规划必须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摆在核心位置。一要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能级。围绕农机装备、矿山装备、轴承、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是简单地“保”,而是要强力推动“改”。要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十五五”时期,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实现“老树发新芽”。比如,推动中信重工、一拖、洛轴等龙头企业向服务型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支持洛钼、万基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二要抢滩占先布局新产业新赛道。这是决定某某未来产业高度的关键。要聚焦新能源电池、电子显示材料、光电元器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风口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研究某某的比较优势和突破口在哪里?如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如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比如,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如何依托中州时代这个“链主”,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在电子显示材料领域,如何发挥中硅高科、凯盛科技等企业优势,突破关键材料技术,扩大市场占有率?三要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规划要突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要研究如何建强用好龙门实验室、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洛转化。如何优化创新生态,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如何深化“政产学研金”合作,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特别要研究如何利用好某某的军工科技资源优势,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
  (二)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彰显古都新魅力。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某某最鲜明的标识,提升城市能级是建强副中心的必然要求。一要高水平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规划要对标世界一流,深入研究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活化”文章。如何高标准推进隋唐某某城历史中轴线复原展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二期、汉魏某某城遗址博物馆等重大标志性项目。如何创新文旅业态,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打造更多像“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一样的现象级文旅IP,提升沉浸式体验。如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真正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二要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宜居品质。聚焦建设平台型创新城市和青年友好型城市,规划要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区“腾笼换鸟”、功能疏解与提升。如何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完善城市路网、管网、绿网。如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金融、物流、会展、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水平。如何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营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宜居环境。三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县域是某某发展的坚实底盘。规划要深入研究如何落实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要求,支持各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比如,洛龙区如何做强城市经济、科技创新;新安县如何壮大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栾川县如何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发展特色文旅康养产业。在乡村振兴方面,要突出抓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特别是要研究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如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如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规划必须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研究如何健全就业促进机制,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如何适应产业升级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如何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二要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聚焦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研究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破解“择校热”难题。如何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如何支持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双一流”创建,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三要加快建设健康某某。研究如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如何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四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如何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如何有效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四)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规划必须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一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研究如何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如何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要防范化解经济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