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旅游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2025年全县旅游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对XX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沉甸甸的责任感,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旅游工作推进会。首先,我谨代表县文旅局,向在百忙之中拨冗与会的各位乡镇负责同志、旅游企业的各位同仁、以及奋战在文旅一线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总结过去,分析形势,部署未来”。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暑期旅游旺季已经全面开启,全年工作已然过半的关键时刻,我们齐聚一堂,既是为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的辛勤付出做一次全面的复盘和检阅,更是为下半年乃至更长远时期我县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吹响新一轮的“冲锋号”,凝聚最广泛的“同心力”。刚才,XX、XX等单位的代表作了非常精彩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也提出了深刻的思考,我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将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回望来路,砥砺奋进:在攻坚克难中书写了XX文旅的精彩答卷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XX文旅产业极不平凡、极具挑战,也极富成效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X”的战略定位,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推动文旅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我们的发展数据坚实有力,产业根基更加稳固。大家都知道,从2024年起,我省旅游接待情况的测算方式进行了调整。在新的、更加科学严谨的统计口径下,我县文旅产业依然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成绩单。根据县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全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次X万,实现旅游收入X亿元。这个数据,代表了我们产业发展的真实体量和坚实基础。这背后,是全县16个乡镇、11家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12家省级乡村旅游点以及无数文旅从业者的共同心血与汗水。我们应该为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感到自豪。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份成绩是在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X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同比分别暴增X%和X%的高基数、高增长背景下取得的。这充分说明,XX旅游的强大势能和市场吸引力,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
  其次,我们的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2024年,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驱动文旅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全县累计推进了29个“四融一共”重点项目建设,并完成了70个村点村庄的整治工作,城乡面貌和旅游环境得到了系统性提升。尤其令人振奋的是,XX·中国村茶文化旅游度假区被成功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这不仅是我们品牌创建的重大突破,更是我们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得到省级层面高度认可的力证。我们还全力支持XX镇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支持XX乡X村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我县乡村旅游的梯队化、品牌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成果,正在为XX旅游的未来,构筑起更加坚实的四梁八柱。
  再次,我们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市场美誉度持续攀升。品牌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年来,我们立足XX千年瓷源、百年茶乡的独特禀赋,持续擦亮“X”的金字招牌。我们欣喜地看到,XX民宿被评定为全国甲级旅游民宿,成为我县住宿业态的一面旗帜;XX乡X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XX镇XX村等9处乡村旅游点被评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全县乡村旅游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积极融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大局,县主要领导亲自陪同调研,全力推进XX、XX遗产展示中心的建设,为“景德镇”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工作贡献XX力量。这些荣誉和成果,不仅仅是一块块奖牌,更是市场对我们的认可、游客对我们的信任,是我们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的结果,更是全县文旅企业和广大干部职工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再次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二、审时度势,精准识变:在机遇挑战中把握XX文旅的前进方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当前旅游市场正在发生的剧烈变革,准确把握我们自身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只有看得清形势、找得准问题,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稳致远。
  从宏观上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当前,旅游业已经从“有没有”的时代,全面进入了“好不好”的时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打卡式旅游,而是更加追求高品质、个性化、沉浸式的深度体验。这恰恰是我们XX的最大优势。我们有什么?我们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独一无二的资源组合。我们的XX土,是世界陶瓷史上的圣土;我们的XX茶,“X,万国来求”,享誉千年。我们的森林覆盖率稳居全省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这种“瓷+茶+生态”的叠加优势,是其他任何地方都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大力倡导文旅深度融合,省里提出打造“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市里全力推进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这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为我们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但从微观上看,我们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新挑战”。我想用“三个不匹配”来概括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们产品的供给水平,与游客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多元化需求还不匹配。这是我们最核心的短板。虽然我们打造了像“X”、《X》夜游等一些有影响力的产品,但总体来看,我们的产品体系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能够引爆市场、留住游客过夜的“拳头产品”还不多。瓷文化、茶文化的挖掘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如何将其转化为可观赏、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我们的探索还不够深入。研学旅行、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产品,虽然已经起步,但规模不大、特色不显、链条不长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是我们的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与我们作为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还不匹配。旅游是“眼球经济”,更是“口碑经济”。细节决定成败。一些游客反映,我们的个别景区、民宿、餐馆,在卫生环境、服务态度、接待流程上还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旅游厕所、停车场、咨询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在布局和管理上还有待完善;我们的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游客的便捷性和舒适度体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看似“小事”的短板,恰恰是影响游客满意度、决定我们能否“留客”的关键。
  三是我们的宣传营销和市场监管,与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还不匹配。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的宣传方式还比较传统,对新媒体、短视频等平台的运用还不够熟练,“X”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随着市场的繁荣,个别地方也出现了无序竞争、价格欺诈、安全隐患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和整治,将会严重损害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
  同志们,机遇稍纵即逝,挑战不容回避。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正视这些问题,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在破解难题中开创新局。
  三、担当实干,锐意创新:在精准发力中开创XX文旅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拿出新思路、新举措。下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全县旅游工作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五大提升行动”,奋力推动XX从“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的跨越。
  “一个中心”,就是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所有的资源都要向这个中心来聚集,所有的考核都要以这个中心为标准。
  “五大提升行动”,就是要重点在规划引领、产品供给、服务质量、宣传营销、市场监管五个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第一,实施“规划引领”提升行动,在顶层设计上描绘新蓝图。
  规划是龙头,是方向。我们要坚持全域统筹、多规合一,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格局。
  要优化空间布局。坚定不移地推进我们在探索中形成的“一核两轴三集群”全域旅游新格局。所谓“一核”,就是要把县城打造成为集散中心、服务中心和夜间经济消费中心;“两轴”,即县城至XX景区和县城至XX水库这两条黄金旅游带,要串珠成链,连片发展;“三集群”,就是要重点打造城市旅游综合发展集群、XX景区旅游发展集群以及XX水库及山地生态旅游发展集群。通过这种点、线、面结合的空间布局,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要强化项目支撑。各乡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特别是要全力服务好、推进好总投资30亿元的“丝路源典·瓷茶古镇”项目,确保其新游客接待中心、韵琴湖、古县衙景区提升等工程能够按期高质量完成。同时,要加快推进XX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步伐,总投资4.6亿元的XX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两年建设周期内全面完成,将其打造成软硬件一流的智慧旅游景区。
  要抢抓申遗机遇。全力配合市里做好“景德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这是天大的事。我们要把XX国家矿山公园的保护和利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修复和改造XX瓷土矿遗址、东埠明清码头等历史遗迹,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成为展示XX历史地位、吸引世界目光的“超级IP”。
  第二,实施“产品供给”提升行动,在业态创新上打造新引擎。
  产品是核心,是灵魂。我们必须在“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上狠下功夫,用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供给,满足游客的新期待。
  要做深“瓷茶+”融合文章。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要持续深化“瓷茶旅+研学”、“瓷茶旅+戏曲”、“瓷茶旅+民宿”、“瓷茶旅+体育”等新业态。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发集茶叶种植、采摘、制作、品鉴于一体的深度体验项目,让游客在这里不仅能买到好茶,更能体验到茶文化的乐趣。要继续办好“X”、“X”、“斗茶大赛”等品牌活动,让艺术和文化为旅游持续赋能。
  要做亮“夜间经济”文章。游客“过夜”是旅游消费升级的关键。我们要复制和推广《X》的成功经验,在县城、重点景区和特色乡镇,策划推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夜游、夜食、夜购、夜娱项目,点亮XX的“夜经济”,把“一日游”的客流,真正转化为“多日游”的效益。
  要做精“数字文旅”文章。科技是文旅发展的新动能。我们要学习与X集团、X大学合作建设“数字茶园”的经验,利用全景监控、土壤传感器、气象监测仪等智能设备,推动智慧景区建设。要完善在线预订、智能导览、虚拟体验等功能,提升游客的便捷度和科技感。要鼓励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发数字文创产品,让XX的文化故事,通过数字的翅膀飞得更远。
  第三,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在游客体验上树立新标杆。
  服务是生命线,是口碑。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XX旅游的声誉,用标准化、精细化、人情味的服务,赢得游客的真心点赞。
要全面加强从业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