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这是一次十分重要、也十分及时的学习。刚才,我们集中学习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三位同志也结合各自的思想认识和分管工作,作了有深度、有见地的交流发言,谈了很好的心得体会,提出了务实的工作建议,我完全赞同。这充分说明,大家在会前是认真自学、深入思考了的,达到了我们本次学习“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的预期目的。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作风建设摆在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部《条例》,正是党中央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它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将勤俭节约从道德倡议上升为刚性约束,彰显了党中央对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领导干部,必须从政治高度、战略全局和现实需要出发,深刻领会《条例》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
  下面,结合学习主题和全局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决定了执行的力度。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深入学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认为,至少要从三个层面来深化我们的认识。
  首先,这是淬炼政治品格、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个人生活习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省钱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程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勤俭节约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极端重要性。我们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生态环境局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落实《条例》,就是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体现。我们能不能带头过“紧日子”,能不能在每一项工作中精打细算,考验的是我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不仅会损害公共资源,更会脱离人民群众,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将厉行节约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纪律来遵守,作为一种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来锤炼,确保我们的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其次,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是生态环境部门,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主力军,我们的职责使命天然地与“节约”二字紧密相连。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向全社会宣传节能降耗、源头减废,如果我们自己内部却资源闲置、能源浪费,那就是言行不一,是最大的讽刺,我们的工作也就失去了说服力和公信力。因此,我们生态环境系统在厉行节约上,必须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行动。我们要带头成为节约资源的表率,让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都物尽其用。我们要通过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实际行动,为全社会树立一个鲜明的导向: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治理污染,更要从节约资源做起;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成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和推动者。这种率先垂范,本身就是一种最有力的宣传和引导。
  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锻造过硬队伍的现实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这些任务艰巨繁重,对我们的资金保障、技术支撑和队伍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必须习惯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处。另一方面,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削弱队伍战斗力的“软刀子”。一支习惯于铺张浪费、追求享受的队伍,是不可能具备攻坚克难的意志和能力的。正如我在其他场合反复强调的,我们要努力塑造“清爽自信、清朗务实、清正廉洁”的“三清”工作风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正是打造这样一支生态环保铁军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帮助我们抵制歪风邪气,保持昂扬锐气,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并肩奋斗。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查摆和整改突出问题
  学习《条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满足于“已阅”,关键在于对照检视、立行立改。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以这次学习为契机,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各项工作,来一次彻底的“政治体检”和“作风扫描”,看看我们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一要聚焦思想认识上的“温差”。我们要扪心自问:是否还存在“家大业大,浪费一点无所谓”的错误思想?在编制预算、申请项目时,是否还抱着“钱多好办事”的惯性思维,而没有真正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常态?在日常工作中,对人走不关灯、水龙头长流水、双面打印不普及等“小事”是否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这些思想上的“灰尘”,看似微小,却能蒙蔽我们的双眼,侵蚀我们的作风。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清除,真正从思想深处树立起“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价值理念。
  二要聚焦经费管理上的“漏洞”。要对照《条例》规定,全面审视我们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是否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不精细的问题?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三公”经费管理是否严格规范,有没有巧立名目、变相超支的现象?公务接待是否严格执行标准,有没有超范围、超标准接待的问题?会议、培训、差旅等活动,是否坚持务实、高效、节俭的原则,有没有不必要的铺张和形式主义?我们要用“放大镜”来检视这些环节,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用得扎扎实实。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时限、坚决整改,绝不含糊。
  三要聚焦资源使用上的“跑冒滴漏”。要对我们的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办公用房是否存在超标使用或闲置浪费的情况?公务用车管理是否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单车油耗核算等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办公用品采购、领用、回收等环节是否做到了全流程节约管理?绿色办公、无纸化办公的推进力度够不够大,效果好不好?这些看似是后勤保障的“小节”,实则反映了我们机关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干部职工的节约意识。必须下大力气堵塞漏洞,提升效能。
  四要聚焦环保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浪费”。这一点尤其需要我们警惕。我们生态环保工作专业性强,项目多、投入大。我们必须反思,是否存在一些项目重申报、轻实效,为了“看起来好看”而造成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政绩浪费”?是否存在一些工作热衷于开大会、发文件、做展板,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造成了行政资源的巨大消耗?这些隐性的浪费,危害更大。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功夫下在解决具体环境问题上,把资源投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前线,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华而不实和表面文章。我们要将厉行节约的精神,深度融入到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中,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厉行节约常态化长效化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作风的养成贵在坚持。贯彻落实《条例》,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