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典型材料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典型材料
    近年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以”实体+实战+实效”为导向,创新推进县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探索形成”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化解、数字化赋能”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根基。今年以来,全县两级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群众诉求**件,成功化解**件,化解率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一、系统集成构建立体化治理枢纽。XX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县委县政府统筹、乡村社区支撑、相关部门落实三级联动,投资**万元建成占地**平方米的县级综治中心,创新”1+5+N”运行模式(1个中枢指挥平台、5大功能区块、N个服务单元),整合政法、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常驻窗口,设置信访接待、多元调解、诉前服务、心理疏导等功能区,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化解所有事”。在全县12个乡镇(社区)全覆盖建设标准化综治中心,培育**乡”老支书调解室”、**乡”安心驿站”等特色品牌,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协同机制。2024年12月,县综治中心接到**镇村民张某反映的宅基地纠纷后,立即启动”吹哨报到”机制,组织自然资源局、乡镇干部赶赴现场。通过无人机航拍取证、历史档案比对、现场调解协商,仅用2小时便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成为”小事当天结”的典型案例。
    二、多元共治打造全周期解纷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预防+调解+服务”全链条治理体系。组建由专职调解员、兼职网格员和”五老人员”构成的调解网络,在全县**个行政村设立议事厅,极大调动了民间调解力量。创新”三调联动”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无缝衔接,建立”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实现多数民事纠纷在诉前化解。*县依托古城文化底蕴,打造”古城调解文化驿站”,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现代调解实践。组建由非遗传承人、法律专家、乡贤代表组成的调解专家库,运用民间说理喻法等特色方法,成功化解涉文旅纠纷,相关经验被省市媒体专题报道。
三、数字赋能开启智慧治理新篇。投资**万元建设”智慧综治”平台,构建”1+3+N”数字化体系(1个县级指挥中心、3级管理平台、N个应用场景)。在全县重点区域部署智能监控设备,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矛盾纠纷高发领域,开展”靶向治理”。建立”网格通”管理系统,专兼职网格员通过移动终端实时采集信息,日均处理事件**件,处置效率得到很大提升。2024年1月,**镇网格员通过移动终端上报某工地欠薪线索。县综治中心立即启动”智慧督办”程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