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法委书记在2025年区政法系统年轻干部学习班开班仪式上的动员讲话

区政法委书记在2025年区政法系统年轻干部学习班开班仪式上的动员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5年全区政法系统年轻干部学习班开班仪式。首先,我代表区委政法委向参加本次培训的各位年轻同志表示热烈欢迎!年轻干部是政法事业的接班人,是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区委对这次学习班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同志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把年轻干部培养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为政法工作现代化储备更多可堪大用的人才”。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思考、潜下心来感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的战略意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政法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举办这次学习班,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更是打造过硬政法队伍的长期任务。
    (一)这是应对风险挑战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们先后成功处置了多起重大风险隐患,但必须清醒看到,外部势力渗透颠覆活动愈加隐蔽,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新型犯罪手段不断翻新。比如,去年我区破获的“网络水军”案,犯罪团伙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信息,24小时内就能制造百万级传播量的热点舆情。该团伙通过深度伪造技术冒充政府官员发声,引发股市波动,造成经济损失超千万元。更值得警惕的是,境外势力正通过加密聊天工具招募境内“网络代理”,以“维权”“监督”为名策划颜色革命。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的年轻干部必须具备“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敏锐性。要建立“风险感知训练营”,通过模拟“深度伪造舆情攻击”“供应链安全渗透”等场景,培养干部对新型风险的预判能力。同时,将“技术反制”纳入必修课程,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熟练使用大数据溯源、区块链取证等现代侦查手段。
    (二)这是推动工作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区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打造“智慧法治示范区”,这对政法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从信访法治化试点到“一网统管”平台建设,从轻罪治理体系完善到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既懂政法业务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调研发现,全区政法系统35岁以下干部中,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仅占17%,能独立开发简单执法辅助程序的不足3%。这种“本领赤字”必须通过系统培训来弥补。我们已与某大学法学院、某科技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政法智能训练平台”,设置“电子证据审查”“算法歧视识别”等特色课程。下一步,将实施“数字能力达标工程”,要求40岁以下干部必须通过“Python基础应用”“数据可视化分析”等4项认证,未达标者暂停晋升资格。
    (三)这是锻造过硬队伍的长远之计。近年来,我们通过“墩苗计划”“双导师”制度培养了一批好苗子,但也要看到,少数年轻干部存在“三重三轻”倾向:重业务轻政治、重速度轻质量、重创新轻传承。有的同志在办理涉企案件时,只关注法律效果忽视社会效果,如某企业合规案件中,承办人机械适用司法解释,导致企业濒临破产,2000名员工面临失业。有的同志追求“短平快”的政绩,对基础性工作不愿下“笨功夫”,某街道在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中,因忽视老年人群体需求,导致设备使用率不足30%。这些问题警示我们,年轻干部培养必须坚持政治铸魂、业务强基、作风塑形相结合。今年将试点“政治辅导员”制度,由退二线局领导担任政治导师,每月开展“政治体检”。同时,建立“传帮带”档案,要求导师对学员的群众工作方法、重大事项决策等全程记录,确保政法优良传统不断档。
    二、锤炼过硬本领,着力提升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能力素质
    本次学习班围绕“政治能力、法治思维、实战本领”三大模块设计课程,就是要帮助大家补齐能力短板、填补知识盲区、扫除经验盲点。具体要着力提升“五种能力”:
    (一)提升政治引领能力,做“两个维护”的践行者。?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要深化“政治三力”教育,通过“总书记这样说”“红色法治基因传承”等特色课程,引导大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建立“政治体检”制度,定期开展“政治画像”,重点查摆“七个有之”问题,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比如,在办理每一起案件时,都要先进行“政治效果评估”,去年区检察院在审查某涉众型经济案件时,正是通过政治引领,既依法打击犯罪,又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实现了“三个效果”统一。
    (二)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做法治建设的生力军。?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必修课,通过“模拟立法听证”“典型案例解剖”等实训,培养“法理情融合”的办案智慧。要建立“双导师”制度,为每位学员配备1名业务导师和1名法律专家,手把手传授执法办案技巧。比如,区法院去年推出的“法官教法官”案例研讨模式,让年轻法官在办理疑难案件中快速成长,相关经验被最高法院推广。要强化“如我在诉”意识,区司法局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换位体验岗”,让年轻干部轮流扮演当事人,有效提升了服务质效。
    (三)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做平安建设的守护人。要针对新型犯罪特点,开设“网络犯罪侦查”“舆情引导实战”等课程,邀请“全国公安楷模”现场教学。在“网络犯罪侦查”课上,学员们通过解析“虚拟货币洗钱”“深度伪造诈骗”等真实案例,掌握了电子数据取证、资金穿透分析等技能。某学员在课后成功协助破获一起跨境网络赌博案,通过追踪虚拟币流向锁定犯罪团伙资金池,冻结涉案资产2.8亿元。要建立“红蓝对抗”机制,模拟突发群体性事件、网络安全攻击等场景,让学员在实战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在近期组织的“城市供水系统被黑客攻击”演练中,学员们通过攻防对抗发现系统漏洞17处,推动出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实施细则》。比如,在去年防汛救灾中,年轻干警组成的“青年突击队”,运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成功解救被困群众23人,展现了科技赋能的实战成效。要完善“风险清单”制度,对重点领域风险实行“红黄蓝”三色管理,目前全区已建立9大领域风险数据库,标注高风险点32个,实现风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要深化“四下基层”实践,组织学员到“信访超市”“调解工作室”跟班学习,掌握“枫桥经验”新内涵。在“信访超市”实训中,学员们学习运用“三色调解法”,成功化解持续5年的物业纠纷积案,经验被《人民日报》报道。要开展“百案解剖”行动,对重复信访、执行难等典型案例进行复盘,总结出“听故事、画脉络、寻支点、破坚冰”四步工作法。比如,区公安分局推出的“社区警务APP”,整合了水电燃气等民生数据,让年轻民警能精准感知社区“温度”。该APP通过分析独居老人用水量异常变化,及时预警3起突发疾病事件。要建立“群众满意度”考核机制,把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等指标纳入干部实绩档案,倒逼作风转变。去年全区政法干警走访群众4.2万户,解决实际问题1300余个,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五)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做政法改革的突击队。要围绕“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轻罪治理现代化”等课题,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对优秀建议给予“创新积分”奖励。去年共征集建议237条,其中“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执行案款公证提存”等12项创新举措已落地实施,案件办理周期平均缩短35%。要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对数字法治改革等重点项目,公开选拔年轻干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