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31岁转行的第一份工作,只做了一个月就被辞退了。
怀疑,责备,彷徨·····是从来没有过的挫败!
对于自己的承诺的失言,对于别人期待的辜负,一层一层的压力劈头盖脸。
我决定先将我被辞退的这个消息按下。每天还是七点背包出门,晚上七点半回家,吃完晚饭后依然坐在电脑前敲写“今日的工作总结和明天的工作计划”。
我完美地在演绎着一个和上班一模一样的生活,情绪上也不露丝毫,还是那个会吐槽老板的上班族。
事实是,那一个月我一直呆在市区的图书馆。
早上在图书馆外的公园等开门,五点半关馆后再在公园里坐一个多小时,回到家正好是七点半。午餐去图书馆旁边的商场或者叫外卖在读者餐厅解决,周末就按照单双休来休息。
没有人怀疑。可能这样的事,也少有人做得出来!
在图书馆空荡安静的自习室里,我开始思索我为什么如此狼狈?
我以为有一腔热血就能支撑我走下去,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如果没有成熟技能的支持,我永远走不远。在这个社会行走,需要的是真刀真枪,而不仅仅是心中的那点热情。
我想做一个实验。
如果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彻底不工作,完全没有收入,我最后的状态会是怎样的?会焦虑到要生要死?
在毕业的这几年里,我从未停下,每一份工作都是无缝衔接,从来没有给自己喘息和思索的间隙,一方面是我自己有强迫症地推赶着自己,害怕停下来。另一方面是周边的人会告诉我:不工作是懒惰的,是无能的,是啃老的······
现在想起来,我之前那些让人听起来满意的工作,到底是真的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更加迎合这个社会的规则?
多少人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体面,做着自己其实很反感的工作?明明想换工作,想换行业,但是周边的人告诉你,这样太冒险了,太不值得了,不要太挑剔了,你不能只想着自己呀,再忍忍·····不胜枚举!
这一刻,我突然开始认为这次“歇业”或许是一个机会,让我安静地、认真地、自我地思索我以后的职业道路。
在图书馆安静的角落,我重新读毛姆,读加缪,读伍尔夫·····我毫无规划地饥渴地啃着书本,在他们的文字里我似乎汲取到一些无形的力量,我如伍尔夫说的一样,将思索的钩线深深地沉进溪流中去,然后静静等待所有的思绪上钩。
这样的一个月,我不受社会的眼色,不受自我的责备,没有职业的迷惘,没有未来的焦虑,我就在当下,看书写作思索。
但是这样惬意自如的日子也让我感到无措,像加缪在他的手卷里说的:“如果我依然觉得焦虑,那是因为感受到这个难以捉摸的刹那,如水银珠般从我的指间滑落。”这样的一个月也在嘀嗒行走,因为如此美好,而倍觉时光流逝。
我给自己的思考和放养的时间是一个月,在图书馆那扇可以看到城市落日的窗前,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努力的目标,就是从此刻开始让自己拥有一些余裕的空间和时间。这不是偷懒,而是给生命予自由和滋养。这或许比实现某项具体职业目标更不容易。
但只要是理想,最后总能找到法子去实现的,不是吗?
因为这个目标,我变得从容,我没有放弃继续尝试和努力,但是我所有的尝试和努力都会跟自己商量,会尽最大的努力忽视别人的眼光和评判。
这条路是我在走呀,我为什么要被别人推着走!
一个月后我开始在网上接了一个写稿的工作,不用坐班,这才跟家里人说我要换工作了。
家里人存在着他们的疑问,在他们看来,如果每个月的工资不稳定,是不太可取的。对于家里人,我也想尽量照顾他们的感受,但是再也不会妥协于他们对我的期待。
我始终相信的是,家人的关心只是因为你目前还是过得没那么好而已,如果有一天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他们将不会再“多管闲事”。
很多人其实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但更多人是不敢或不想自己去决定自己的路,那是因为如果顺从了别人的期待,以后走不下去的时候,我们还有理由去埋怨别人,还可以找借口说是某某某导致自己这样的。
现在,我走了自己选择的路,已经感觉确实不容易!
有时会抓破脑瓜写不出一个字,会因接不到满意的单子而焦虑,会不够自律而一觉睡到天昏地暗而自责。我常调侃自己说,以前拉屎都是带薪的,现在每一分钟都必须是实打实。
好在,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说的:终其一生去做一件事情,哪怕全世界都认为这是一件无用的事,你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生活从来不易,但又从来都有可能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吧,勇敢点!简单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