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久久不能释怀。这个盛典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10个中国故事。我生于红旗下,长于长风中,再次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如今的时代充满了春和景明,太平盛世的背后都是我们看不到的人们在默默负重前行。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建立起了如今中国的辉煌。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事例。

感动中国2021
杨振宁先生是一位为华人赢得了巨大荣誉的杰出人物。他以无可辩驳的学术成就,让“中国”这两个字在他背后熠熠生辉,帮助中国人克服了多年来自卑的心理。在中美建交后,他坚持每年回国,与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讨论中国的教育问题。他非常关心中国的科研实力,创立了中国教育交流委员会,为培养中国的骨干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回国后定居在清华大学,竭尽全力吸引中国顶尖科技人才,为中国科研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支持。在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时,他提到了与邓稼先生曾经写过的信。尽管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隔离了他们,但他对年轻时一同立下报国志愿的同窗说:“稼先,我理解你所说的‘共同途’的意义。我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一直在为你的嘱托而努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先生以崇高的姿态行走在高山之巅,他的行动和步伐都充满了景行之气。他以先生之风,展现出山高水长的气魄。杨振宁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千里共同途”的报国志愿,也践行了父亲的叮嘱“有生应感国恩宏”。无论身在何方,他始终心系中国,与中国站在一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奉献。他呕心沥血,为中国科研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杨振宁先生的贡献远远超出了他的物理成就,他以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朱彦夫是长津湖战役的幸存者,他曾被授予“时代楷模”和“人民楷模”称号。他14岁参军,经历了10次负伤和3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的连队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中进行了三天三夜的血战,最终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下来。在这次战争中,他身负重伤,昏迷了93天,经历了47次手术,最终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右眼的视力只剩下0.3。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不愿过着依赖荣誉的生活,他主动放弃了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后,他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用自己的抚恤金创办了扫盲夜校,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还在山坡上开垦土地,修建水利和电力设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成功地将张家泉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一个先进的村庄,改变了家乡的面貌。在这之后,他决定开始创作,完成了指导员临终前的嘱托——记下战友的名字,写下他们的故事,带回祖国,讲给后人听。他以惊人的毅力练习写字,学习创作,经过七年的构思,翻阅了三本字典,最终完成了《极限人生》的创作。

朱彦夫先生
听完了朱彦夫老先生的故事,我深受触动。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池塘,激起了涟漪。朱彦夫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成为了伟大中国精神的践行者。无论是作为革命战士还是一级伤残军人,无论是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还是退休老人,他都以先进事迹展示了伟大中国精神的光辉旗帜,展现了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朱彦夫曾说:“回看走过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揭示了朱彦夫肩负使命感的来源。只要我们坚定的信仰、坚持的信念、坚定的信心,牢记服务宗旨,将其转化为无尽的动能和力量,我们就能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上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朱彦夫的人生是充满艰辛、英勇和光辉的,他用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激励人心的“极限人生”。
当然,中国的感动还有很多人。比如,李明和王丽,他们是一对普通的夫妇,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办了一家小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许多人的生活。还有王勇,他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每天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人们送去温暖和希望。还有刘芳,她是一名医生,她不辞辛劳,为病人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努力和奉献,让我更加了解到祖国日益强大的背后的故事。这些人的努力和奉献,正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默默奉献的人,有无私奉献的人,有为他人着想的人,有舍己救人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感动中国##朱彦夫#?#杨振宁#?
中国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其中两位杰出的人物,朱彦夫和杨振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彦夫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朱彦夫一直坚持努力工作,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他勤劳、善良,对待他人总是充满关爱和耐心。他的邻居们都对他深感敬佩,称他为“村里的榜样”。
杨振宁则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赞誉。然而,杨振宁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一直保持着谦逊和勤奋的态度。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
这两位不同背景的人物都以自己的方式感动了中国。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关心他人,就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让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令人感动的人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7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