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节选五

白居易〔唐代〕
我听到了琵琶的悲叹声,同时也听到了这句话中的沉重和忧伤。
在这个广袤的天地间,我们都是孤独的旅人,彼此相遇又何必追求曾经的熟悉!
我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谪到浔阳城,一直卧病在那里。
在这个偏远的地方,音乐的声音很少能够传来,整年都无法听到丝竹乐器的声音。
我家坐落在湓江附近,这里地势低洼潮湿,周围生长着茂密的黄芦和苦竹。
在这段时间里,我听到了什么声音?是杜鹃的啼鸣和猿猴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常常喝酒独自倾倒。
何曾无山歌与村笛,却有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我听到你弹奏的琵琶声,仿佛听到了仙乐一般,我的心情一时明亮起来。
请勿拒绝再弹一曲,为你重新演绎《琵琶行》。
我思考了很长时间,然后坐下来弹奏琴弦,琴弦转动得很快。
悲凉的声音不再向前传播,座上的人们都悲伤得掩面哭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在这个座位上,有谁流泪最多?江州的司马,他的青衫湿透了。
在这个场合上,有谁最为伤心?江州的司马,他的青衫湿透了。
在这个聚会上,有谁最为悲伤?江州的司马,他的青衫湿透了。
在这个座席上,有谁最为痛苦?江州的司马,他的青衫湿透了。

《琵琶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以描写唐朝宫廷乐舞为主题。这首诗以琵琶手李白为主角,通过他的琵琶演奏,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无奈。以下是《琵琶行》的节选: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照。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度?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明。
思君如江海,何有穷已情?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照。
思君如江海,何有穷已度?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照。
思君如江海,何有穷已期?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明。
思君如江海,何有穷已情?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通过琵琶的音乐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的思念之情。无论是明镜还是江海,都无法照亮思念之心。这种无法言喻的思念之情,使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感慨。
▲
点击上方绿色标志,即可欣赏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当我听到那悠扬的琵琶声,寂寞的情绪早已涌上心头,我不禁摇头叹息。随后,她开始述说她凄惨的身世,这让我更加深感慨万千。
既然我们都是在这个天涯漂泊的可怜人,为何还要纠结于是否曾经相识呢?今天的相逢已经足够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慰了。
自从“我”去年告别帝京长安,被贬谪至浔阳江畔,一直以来都身患重病,无法离开床榻。
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名为浔阳的地方,荒凉的景象令人感到寂寞。这里缺乏音乐的陪伴,一整年都无法欣赏到管弦乐的美妙声音。
我住在浔阳湓江附近,这里地势低洼,常常潮湿。我的院子周围都是茂密的黄芦和苦竹。
在浔阳湓江,早晚能听到的声音多种多样。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湖面上时,你会听到杜鹃鸟欢快的歌声,它们在枝头上跳跃,为新的一天带来欢乐。而傍晚时分,当夕阳西下,你会听到猿猴们欢快的嬉戏声,它们在树枝间荡秋千,享受着夜晚的宁静。无论是杜鹃的歌声还是猿猴的嬉戏声,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活力。
面对春江、花朝、秋江、月夜等美景,虽然心生无限遗憾,但我并不感到孤单。没有音乐、没有知音的时候,我常常独自品味着这美景,享受着独自饮酒的乐趣。
这里真的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其实是有的,只不过那些音调嘶哑、粗涩,听起来确实不太好听。
今天晚上我有幸欣赏到了你用琵琶演奏的乐曲,仿佛置身于天上的仙境,我的心灵也瞬间得到了净化。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歌《琵琶行》的曲调。
她被我的话所打动,站在那里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重新调整了琴弦,琵琶的声音变得更加激情四溢。
琵琶声更加凄切悲伤,不同于之前的寂寞,此刻的琴音仿佛是一把无尽的哀愁。在场的每个人都被深深触动,泪水不禁涌上眼眶,无法自抑。
座位上的所有人都好奇地询问,谁流的眼泪最多?大家一致认为,白居易肯定是那个人!毕竟,他是江州司马,他的青衫早已被泪水浸透!
注释

重: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
喧闹嘈杂:形容声音噪杂。
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转:更加,越发。
向前声:刚刚奏过的旋律。
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侍郎,属于九品官员,因此穿着青衫。
赏析

这段诗人自述出自《琵琶行》,其中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深刻地表达了在天涯沦落的人们之间,无需曾经相识,只要相逢就能互相理解和珍惜的情感。这句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

“我闻笛声已叹息,又闻此言重唧唧。”“唧唧”,即叹息。之所以反复“叹息”,是诗人从笛声以及笛子手身世中读到了自己的影子。这两句意思是说,“我”听闻笛声中的寂寞,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他自述凄惨的身世,更加感慨万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让我想起了那些在异乡漂泊的日子,我们或许不曾相识,但却能够感同身受,因为我们都经历过相似的困境和挑战。这种共鸣让我渴望能够找到一些共同的记忆,与你们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琵琶女的技艺越加娴熟,身世越加悲苦,正是这种境遇让白居易深感共鸣。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被贬至江州,他的人生经历与琵琶女何其相似。他们都是命运不幸的流落之人,今天重逢,何必再问是否曾经相识呢?
下面则是诗人的自述。
“我从去年离开都城,被贬谪居在浔阳城。”自从“我”去年离开了都城长安,被贬谪居在浔阳城,就一直卧病在床。诗人“离开都城”与琵琶女“离开都城”,命运是相似的。一位是京中官员,一位是琵琶女,虽然身份悬殊,但命运却是极其相似。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这句诗中,诗人以“丝竹”来借代音乐。接着,诗人描述了浔阳的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任何管弦乐器的声音。这样的描写为后面对琵琶女的赞美“如听仙乐耳暂明”做了铺垫。

“居住在浔阳湓江附近,环境低洼潮湿,院子周围被茂密的黄芦苦竹所环绕。”
在浔阳湓江,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要么是杜鹃啼血声,要么就是猿猴哀鸣声。这两句再次引入音乐元素,为下文赞美琵琶女的仙乐做铺垫。这也客观地描述了湓江周围环境的偏僻与寂寥,与昔日的繁华长安城形成鲜明对比。与琵琶女“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的寂寞凄清情景如出一辙。
“春江花朝秋月夜,常常只能一个人取酒,一个人饮酒。”面对美丽的春江、花朝、秋江和月夜,我常常感到无可奈何。在这里,没有音乐,没有知音,我只能独自品味美酒,独自享受这片孤独与寂寞的浔阳之地。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有是有的,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以入耳。”这里的音乐与京城的音乐,简直是天壤之别。然而,这里的音乐仍在不断发展,不断铺垫着更加精彩的未来。
今晚倾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耳朵也因此一时清明。这种美妙的琵琶音乐,让我感受到了超凡脱俗的魅力。正如杜甫所说:“这样的曲调只应该在天上才有,凡人能有几次机会聆听呢?”这段经历突出了琵琶女音乐之美,令人陶醉其中。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歌《琵琶行》。这样做的原因是,你的琵琶曲实在太美妙了,但缺少了我们的故事。如果将我们的故事融入其中,会不会更加动人呢?
她被我的话所打动,停下了脚步,静静地站在那里。片刻之后,她转身坐下,重新调整了琴弦的紧度,琵琶的声音变得更加激昂。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声更加凄切悲伤,不像刚才弹奏的仅仅是寂寞,在座的人重听后,都掩面哭泣不停。
琵琶声回荡在空气中,更加凄凉悲伤,仿佛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听众们再次聆听,无不被琵琶的音乐所触动,泪水不禁涌上眼眶,掩面哭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座位上的所有人,要问谁流的眼泪最多?肯定是“我”白居易啊!你看,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透!但是,我也不甘示弱,我的眼泪也不少。在这个座位上,我和江州司马一样,都是心中有着无尽的悲伤,泪水也不停地流淌。我们都经历了许多痛苦和离别,所以我们的泪水都是真实而无法控制的。无论是江州司马还是我,我们都是泪水的主人,我们的眼泪都是最真挚的表达。
“青衫”一词在唐代用来指代低品阶的官员。在唐代的官制中,青色是文官品级最低的服色,代表着八品或九品的官员。以白居易为例,他在唐代的职位是州司马,官阶为将仕郎,属于九品官员。

这“青衫”二字,无疑勾起了诗人的无限悲伤。往事不堪回首。想当年,十六岁的诗人因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得到顾况的赏识,成为长安城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二十九岁,他进京赶考,参加了三千人的大考,最终有十七人及第,而白居易就是其中之一。白居易中第后只用了一年时间,凭借一曲《长恨歌》,就达到了李白四十三岁时的职业高度——成为翰林学士。白居易的名声在京城迅速传开,无人不知,名声大噪。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十三年,因为越权言论,我竟被唐宪宗贬谪到江州,成为一个无职司马。我的官阶直接降至二十九阶——将士郎,从九品下,被命令穿上青衣。这让我感觉仿佛从天堂跌落到地狱,人间的道路真是艰难,不仅仅是李白一个人面临困境!
四十三岁的白居易,身世凄苦,与一个商人结为夫妻的琵琶女,孤独寂寞,心情凄凉。他们彼此都是天涯漂泊的人,相遇之后是否曾经相识并不重要。白居易从琵琶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此感同身受,感到伤心和激动。
琵琶女深刻理解他所经历的不公平遭遇,因此她在演奏琵琶时传达出一种“凄凄不似向前声”的音色。同时,琵琶女自己也融入了个人的不幸情感,使得这首《琵琶行》成为两个落魄之人共同演奏的心灵之音。
那个夜晚,白居易仿佛将自己一生的泪水都倾泻出来了。他为琵琶女的悲伤哭泣,为自己的心情哭泣,也为那些在世间流离失所的人们哭泣。这首诗通过琵琶女的情感,转化为个人的情感,再升华到所有沦落人的情感,正是这首诗最成功、最感人、最能引起共鸣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过辉煌的时刻,也都曾经历过低谷的阶段。这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似乎是无法避免的。当我们感到悲伤时,就让我们尽情地哭泣一场;而在我们需要努力时,让我们继续保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欣赏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今天在古诗词日历公众号上看到了一篇赏析文章,作者是严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7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