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书,五个星期能读多少本书?
我这里所说的读书是指读闲书,不是那种为了考试或者做学术研究,为提高专业技能而读的书。
只要不是特别厚的大部头,一般情况下,我大约可以读3-4本。
但上个月,我花了五个星期的时间,却只读了一本书。
2
为什么呢?因为我采用的是与书友一起共读的方式。
共读于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自从加入“有书”,我就与全国各地的书友一起,每周共读一本书,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断过,到现在大约已经听了400多本书了。

后来我又加入一个线上书友会,每个月共读一本书,并且得完成一篇读后感。
我一般是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读完共读的书,剩余时间就读自己喜欢的书,并写出读后感。
同样是共读,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因为我们这次共读采用的是诵读的形式。
想了解这种诵读模式,可以阅读我的另一篇文章一种新的读书方式(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要不是这两年,公司组织培训时,须在课前集体诵读党章,诵读于我,早都是学生时代的事了。
3
疫情期间,当双印学长倡议用这样的形式开展网上共读时,我觉得很有新意,充满期待。
第一天共读,大家都读得很慢,我想或许是自己长期习惯于用1.5倍速听书的原因。
我真想把速度调快些,但隔着手机屏幕的是一个个书友,我只能耐着性子听。
这样读书真是太慢了!我心里很着急,这一本书要读多久才能读完啊?真愁人。
双印学长说我读的语速太快了,让我慢点读,效果更好,而且太快了书友们跟读跟不上。
我才意识到,既然共读就是一个整体,不能只凭自己的习惯来。于是,我尽量放慢自己的速度。
4
但诵读时,我嘴上读着这一句,眼睛已看到下一行去了,脑子里还想到其他杂事,稍一愣神,怕读串行,就顿了一下,读得一点也不流畅。
感觉自己像个不专心的小学生在朗读课文,而接在我后面的蔡老师则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清晰流畅,尽显语文老师的风范。
相比之下,双印学长像个中规中矩的好学生,读得不温不火;
钟老师操着一口闽南味的普通话,饱含热情地大声诵读,仿佛回到活泼好动的少年时光;
璞玉声如其名,无论诵读还是说话,都那么温婉轻缓;
严洁姐平时就喜欢朗诵,她读音标准,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有金声玉润之美,那声音像极了敬一丹,听她读书,真是种享受。

虽然隔着屏幕,但通过声音能感受到每个人的情绪和神态,而对于原先不认识的书友,我们会通过对方的诵读和分享猜想他的模样。
比如丽香学姐,她给我的感觉像邻家大姐一样亲切,是个热情大方的人,虔诚的佛教徒,待见了面才发现,她的气质比我相像中的还要娴静和优雅。
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学长学姐的感染和带动下,我焦虑的心开始放松下来,语速自然就放缓了。
5
读书在于享受那份轻松的时光,为什么要着急呢?
有几个志趣相投的书友一起读书、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读书感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现在每天都有书友和我一起阅读和讨论,真是件非常美好且幸运的事。
6
但我是个习惯于视觉型学习的人,平时用各种APP听书,每当听到对自己有所触动的精彩好书,我会找原著精读,暂时找不到原著,我也必定要阅读原文(听书稿),细细品味,加深理解。
现在这样诵读和听(书友)读,无论怎么放慢速度,我总感觉不能入脑入心。
于是我每天先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速读,待晚上再一起参加共读。
这样,既解决了我视觉型学习的需要,也充分锻炼了我的听觉学习能力,加深了记忆。
7
虽然读书是我的生活习惯,但我比较懒散,读书也比较随意,有时间就读,没时间也不强求。
现在加入共读,就是给自己定的一个计划,也是与书友的一份约定,必须遵守,因此读书变得规律了。
亲朋好友知道我这个时间段在参加读书会,各种邀约和闲聊就少了;我也会有意识地长话短说,尽量腾出时间以保证共读。
之前心情不好或太疲惫时,会放任自己瘫坐在沙发上刷手机;

每天晚饭后也会习惯性地玩会儿手机,有时刷到有趣的内容就停不下来,不知不觉间,一个晚上就过去了。
现在想着要共读,晚饭后我便会收摄身心,专心投入学习,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变得精进了。
8
以前读书我总是贪多求快,很少用心品读、反复领悟。
现在非但要慢慢细读,每天诵读之后还要简短地分享当天的阅读感悟,于是逼自己学思践悟,从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精华;且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9
每个人的经历和个性不同,分享的重点也不一样,这是个取长补短、互相启迪的过程。
比如严洁姐生活经验丰富,她也乐于真实坦诚地分享生活中与阅读相关的事例,引导我们更好地学以致用;
钟老师和蔡老师都有很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清晰的思维;钟老师会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作解读;蔡老师博闻强记且声音清亮甜美,令人如饮甘露;

丽香学姐了解很多佛教义理和故事,并践行佛法,注重修行,她的发言常对我们共读的《瑜伽经直解》起到佐证作用。
璞玉观察细致,阅读细心,我常从她的分享中听到自己未曾关注到的点;
双印学长总是提供很多相关学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共读内容。
大家互相提点、鼓励,共同学习和成长。
10
虽然我花了五个星期的时间读一本书,按惯例写了一篇读后感文章一本令人开悟的书(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但我还收获了这么多,尤其是放缓阅读速度后,我整个人变得舒缓了,不再那么焦虑;
有时心情不好,晚上读完书,心就平静了;有时遇到不开心的事,想想自己读的书,想想圣贤的教诲,慢慢就化解了。

正如严洁姐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能坚持每天共读,反正读完整个人很愉悦,或许是经典的力量吧。
这与双印学长所说的:“原来是要坚持读书,现在是经典在带着我前进。”不谋而合。
11
如果你找不到共读的人;如果你读不下去书;如果你的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被消耗掉~~
加入我们,让经典带着我们一起前行!
作者简介:本文原创作者天道酬勤,开设头条号和公众号等自媒体号“凡人书悟”,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和读书感悟,向您推荐好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6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