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参加全市教育系统“讲述党史故事,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演讲比赛,我的普通话并不是最好的,但最后结果是好的,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回头想,打动评委的可能是真情实感的讲述。下面就是我当时获得的荣誉证书及演讲稿。

荣誉证书
守初心 勇担当
大家好,我是实验中学的一名心理教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守初心、勇担当。工作十年,咨询室里遇见过不同的孩子,期间总有人给我震撼让我感动,其中有一名聋哑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带他过来做沙盘游戏,和最初的预想不同,他活泼、乐观、开朗,脸上始终有着灿烂的微笑。临走时他用手语告诉我说“老师,谢谢您,我喜欢这里”。我被他的笑容所感动,忍不住想去他学习生活的地方看看,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给予他的重大考验。
就这样一个念头,我来到了白银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这里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小女孩正摸着老师的脸庞,这是特教老师梁宏丽正在训练植入电子耳蜗的孩子学习发音。因为之前没有接受过言语的刺激,植入电子耳蜗的孩子往往需要训练一段时间才可以学着发音、说话。梁老师告诉我曾经有个叫琦琦的孩子是五岁才植入电子耳蜗的,训练了很长时间琦琦一个音都发不出来,梁老师看着孩子,她不甘心,为帮助琦琦学会发音,她换着花样的尝试,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她感受气流的变化;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子上、脖子上,让她感受发音部位;甚至把孩子的小手伸进自己的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变化;凡是能想到的方法她都用上了,就这样,6个月后的一天,琦琦发出了一个不太清晰舌根音,那一刻,孩子的爸爸,一米八的男子汉半跪在地方抱着孩子,哭了。此时此刻,当我站在这里演讲时,琦琦坐在了育才学校的教室。经过梁老师训练的孩子升入了小学、初中、走上了适合他们的岗位。
梁老师的工作仅是特教工作的一角,在特教学校里还有其他有着各种障碍的孩子,特教老师给他们当眼睛、当耳朵、教手语,尽全力减少孩子们因障碍而带来的不便,最难的是自闭症孩子,也许九年级毕业了自闭症的孩子都不愿开口说一个字,有人会问9年的时间都教不会开口,这样的教育有意义吗?有,特教老师告诉我,九年的时间也许孩子不愿说一个字,但我们能教会这个孩子学会自理,让他感受到世界的爱,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离开校园时,我眼帘湿润,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初心吗?千千万万的教师不仅将普通的孩子培养成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没落下任何一个有障碍的孩子,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0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一支粉笔到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狂澜般的变化浸润在每一个教育的细节中。100年,从战火纷飞年代,西南联大教师们热血沸腾的家国情怀,到疫情爆发时,教师变身做主播的社会责任,一代代的教育者用仰望星空的执着与脚踏实地的奉献诠释着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内涵。今天,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的我们,必将向前辈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坚守教育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6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