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新时代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新时代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思考
    应急管理工作是政府为国家、企业和公民提供安全、正常社会环境的一个特殊领域和一种特殊服务。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所以我们应该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分析我区安全生产形势,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然而,各类资源整合不到位、物资储备不足、专业化队伍较少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县区应急管理水平提高。怎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值得我们思考。
    一、BB区应急管理基本情况
    全区辖20个镇、2个办事处,313个村社区(286个村、27个社区),总人口57.6万,总面积2818km2(平川335km2、丘陵637km2、山地1846km2)。
    (一)防汛方面
    1、物资储备:目前共储存防汛抗旱救灾物资15.7万件价值640.29万元。其中区级库储存防汛抗旱救灾物资2.8万件价值424.58万元,主要储备于防汛物资仓库、救灾物资库;22个镇级库储存防汛抗旱救灾物资4万件,价值86.73万元;313个村级库储存防汛抗旱救灾物资8.9万件,价值128.98万元。
    2、地质灾害:全区目前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03处;
    3、主要河流: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有7条。
    4、水库:全区共59座水库,其中百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1座。
    (二)森林防火方面
    全区共有林业用地21.4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8.63万公顷,活立木总储量193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63%。有天然林管护站24个(国有林管护站3个、集体林管护站21个),管护人员200余人;全区21个镇(办)聘用生态林护林员600余人。区、镇两级共组建成立森林防火应急救援队伍25支,其中区级层面组建专业救援队伍1支(区消防救援大队森林灭火救援专班,基干队伍人数为25人),区级以下,21个镇办及3家国有林场共成立义务扑火应急队伍24支,总人数约1000人。建立森林防火应急物资储备库28个,其中区级物资储备库4个,镇办及涉林单位物资储备库24个。
    (三)地震监测
    地震宏观观测站点6处
    二、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短板和不足
    近年来,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中,全国各级基层组织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2018年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后,我区应急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区还处在突发事件多发、并发的阶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还不适应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与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一是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基层应急管理机构改革还处在磨合阶段。不少镇(街道)的基层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尚在推进,负责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编制虽然在乡镇机构改革中的“三定”方案进行了明确,但目前多是人员兼职负责。同时,农村、社区等村级基层应急管理组织结构也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应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应急管理的效能来源于科学完备的制度保障,突发事件应对的关键在于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实现制度化、标准化响应,提高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当前,由于应急管理系统成立时间短、上层各种制度规章不够完备,我区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模式主要还是一种经验管理模式,突发事件应对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和基层干部的个人认识、经验和能力。
    三是全社会应急管理意识和能力薄弱。突发事件侵害的往往是基层群众和脆弱群体,现场自救和互救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最好手段。目前,不少群众忧患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强,自我防护和应急技能比较薄弱,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酿成不必要的悲剧。更多的是政府层面进行宣传、教育、要求,但是个别群众“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主动、自觉的安全意识不够,更多的是被动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时常造成政府工作被动。
四是预防性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古人云:“防为上,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6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