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推进法治教育一体化,重在整体协调、上下贯通,坚持内涵式发展,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狭隘格局,实现螺旋式发展、递进式上升。
    一、推进法治教育一体化的规律遵循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进行法治教育是思政课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循序渐进地推进法治教育,对提高各级各类人才的法治素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分层法治内容。法治教育以增强受教者法治素养、养成法治意识为目的。法治意识的养成应遵循个人的成长规律,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多种途径循序渐进逐步养成。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记忆能力突出,学校可以安排一些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法律“是什么”,从而在记忆中增长法律知识,逐步提高法治素养。初、高中阶段,学生的思辨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开始关注“为什么”,思索知识背后的深层含义。这个阶段应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涵养并重,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基本成熟,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法律知识,初步具备了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他们开始思考“干什么”。这个阶段的法治教育应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能力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法治”部分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重点,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展开,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过程中激发学生自身责任意识。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分层推进法治教育,尊重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符合科学的教育逻辑。
    2.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共同涵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在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小学阶段以启蒙教育为主,而铸牢思想基础则是初中学段的课程目标,在高中学段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则要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在小学阶段思政课中开展法治教育,应以法律规则和常识为主,启蒙学生养成遵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初中阶段要增加宪法教育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国家的认同,铸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要增添法治精神、法治原则的内容,引导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法治观。高等教育阶段要引导学生熟知全面依法治国等相关制度安排,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学校应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分阶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尊重教学规律,共同涵育学生的法治素养,一体化培养助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推进法治教育一体化的现实困境
    推进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应整体考量、合理安排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当前,还存在着诸多制约思政课教学内涵式发展的问题。
    1.总体教学目标一致,但学段目标不够清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旨在发挥协同效应,形成“1+1>2”的育人效果。《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了顶层设计,规定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教学目标。由于教学时段与教学安排的差异,有些教学目标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如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公平正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公平正义”,而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将“公平正义”作为法治思维的一个内容,仅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展开详述,其目标定位甚至低于基础教育的安排,在学段上区分不够清晰。再如《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高中阶段要“理解民事活动的基本法律原则和核心概念,了解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这些目标要求纳入“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只供学生选择性学习,没有达到该学段的整体教学目标要求,不利于学生的法治素质的提升。
    2.教学内容存在不必要的重复现象。教学目标需要依靠教学内容来落实,教学内容体现着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思政课内容应紧扣法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统筹安排适合学生成长特性的教学内容。德育教材体系属于国家事权,必须由国家一体化考虑。涵养法治素养、培育法治精神离不开法治知识内容的学习。由于法治知识有浅有深,学习存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相同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近似的教学内容,在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法治教育中教学内容的必要重复是可取的,是符合学生认知成长规律的。那种认为“现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体系中存在法治教育内容重复交叉性与学生成长阶段性之间的显性矛盾”的认识是不科学的。但必要的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教学目标指引下教学内容的螺旋递进、次第上升。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制约着总体目标的实现。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课程,培养的是与党同心、与党同行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涵养的是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文化素养,高中思政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很难用单一的方式予以概括。而不同学段的教学任务千差万别,特别是初中和高中阶段都有升学任务,现阶段还存在着以升学率或分数评价学校和老师的现象,这两个学段思政课的教学评价均以分数为唯一指标,学生以考试分数为目标,以死记硬背为学习手段,未能充分发挥出思政课的价值引导功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虽然没有了升学压力,但在本科阶段的思政课教学中,考核形式多数还是试卷考试,以获得相应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3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