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分类管理办法

供应商分类管理办法
    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供应商合理的分类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优势,例如:
   1.通过分类管理,识别关键供应商和潜在风险点,对关键供应商进行更严格的监控和风险管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基于供应商的重要性进行资源分配,如对战略供应商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资源,而对于一般供应商则实施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3.针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制定差异化的采购策略,如对战略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对瓶颈供应商寻找备选来源,对杠杆供应商通过集中采购谈判降低成本
   ……
   那实际管理中又该如何进行分类呢,这里简单分享一下常见的分类方法:
   一、商品供应类型
   基于供应商的供货能力,细化供应分类,以满足不同业务单元的需求,例如:
   ①原材料供应商:供应生产的基本材料
   ②辅料供应商:供应商生产辅助材料或配件
   ③服务供应商:物流、咨询、维修等各项服务
   二、风险及可替代性
   基于供应商对公司的战略价值、供应链稳定性影响等因素划分,制定差异化管理措施和指导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
   ①战略供应商:影响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涉及关键技术或大量采购额
   ②杠杆供应商:供应的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容易找到替代品,可通过大规模采购谈判获得优惠
   ③瓶颈供应商:供应的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稀缺,可能成为供应链瓶颈
   ④一般供应商:供应日常运营所需,对业务影响相对较小的商品或服务
   三、绩效评估结果
   绩效评估和等级划分作为一种正式反馈机制,可以激励供应商持续改进,实现合作共赢,例如:
   ①优秀供应商:基于质量、价格、交货时间、服务等综合评估表现优秀的供应商
   ②合格供应商:满足基本要求,但仍有提升空间
   ③不合格供应商:尚未达到企业标准,待整改或淘汰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