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社区党支部关于2025年度“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与要求,XX社区党支部于2025年度在辖区内深入开展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系统总结工作成效、提炼实践经验、明确未来方向,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概述
自活动开展以来,XX社区党支部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规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将群众教育活动作为凝心聚力、服务惠民的中心任务。为避免理论宣讲与群众实际感受“两张皮”的问题,支部创新性地构建并实施了“组织引领、教育浸润、服务践行”三维联动工作机制。该机制旨在将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社区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工作部署,将抽象的政治号召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民生实践,真正让党的关怀与温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切实提升了辖区居民的政治认同感、社区归属感与生活幸福感。
二、核心机制建设与主要做法
立足社区实际,党支部聚焦“引领、教育、服务”三大维度,系统发力,确保群众教育活动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一)强化组织引领,筑牢“感党恩”的思想根基
党支部始终将政治引领置于首位,确保党的声音在基层传递不走样、不衰减。
第一,建强理论宣传的主阵地。充分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物理空间,将其打造为理论学习与政策宣讲的核心阵地。通过定期举办居民议事会、专题政策宣讲会等形式,系统解读党和国家在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社会发展等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例如,结合XX自治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关于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的要求,支部组织专题学习,向居民阐释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政策如何惠及个人与家庭,引导居民深刻认识“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将对党的感恩之情内化于心。
第二,创新宣传宣讲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知识背景的居民群体,采取差异化的宣传策略。对老年居民,多采用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讲解医保报销、养老服务等切身相关的政策;对中青年群体,则通过“云课堂”线上平台、社区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精准推送城市发展规划、创业就业扶持等信息。通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案例,生动展现发展成就,使“感党恩”从一句口号,转变为社区居民普遍的价值共识与情感共鸣。
(二)深化教育浸润,坚定“听党话”的政治自觉
党支部注重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多元化的教育载体,持续巩固和提升群众的理论认同与政治认同。
第一,发挥党员先锋的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支部党员在群众教育活动中不仅是宣讲员,更是践行者。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形式,鼓励党员在社区治理的各个领域“干在前、作表率”。无论是参与社区治安巡逻,还是调解邻里矛盾,亦或是带头参与环境整治,党员的模范行动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教材,让居民群众直观地感受到“听党话”的党员就在身边,党的组织就是攻坚克难的坚强核心。
第二,丰富红色文化的精神滋养。结合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文化活动。例如,组织观看红色电影、举办“党史故事我来讲”比赛、传唱红色歌曲等,将爱党爱国教育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之中。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居民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了解,从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深刻理解“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硬道理,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三)聚焦服务践行,夯实“跟党走”的群众基础
党支部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宗旨,将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优化升级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集成与服务效能,推行“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负责制,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公共服务。同时,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引入专业力量,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便民惠民活动,持续传递党的关怀和社区的温暖。
第二,建立健全民意响应机制。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支部探索建立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的“三张清单”工作机制。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居民代表座谈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在社区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需求清单”。随后,全面盘点社区内部资源以及“双报到”单位、共建单位可提供的支持,形成“资源清单”。最终,通过供需精准匹配,将需求转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项目清单”,逐一销号解决。这一机制的运行,有效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变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三、主要成效与实践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扎实推进,XX社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武装与思想引领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9月,社区党支部共组织各类专题宣讲、政策解读会40余场,利用线上“云课堂”推送学习资料150余篇,覆盖居民超过3500人次。通过系统化的宣传教育,党的创新理论在社区得到广泛传播,居民对各项惠民政策的知晓度和理解度大幅提升。根据本年度第三季度开展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度达到97%,对社区党组织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8%。
(二)党员作用与组织凝聚力明显增强
社区80余名在册党员积极响应号召,组建了政策宣讲、扶老助残、环境整治、治安巡防等4支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队,年度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过200次,服务时长超过1500小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居民群众的高度认可,“有困难找党员”成为社区新风尚。通过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党支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民生福祉与社区治理水平持续改善
通过“三张清单”工作机制,本年度共征集梳理各类民生需求62项,整合内外资源,成功实施了25个重点民生项目。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是解决了XX花园小区活动室年久失修的问题。党支部通过“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机制,主动与共建单位对接,成功争取到1万元专项资金,对活动室进行了全面翻新和功能升级,增设了书画角、棋牌区和儿童游乐区,惠及居民近千人。此外,通过广泛征集居民意见,修订完善了《XX社区居民公约》,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邻里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日益浓厚,一个宜居、宜业、宜乐的幸福家园正在形成。
四、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工作展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教育覆盖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拓展。当前的群众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