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唐末宋初之间,一个风云变幻、政权更迭的时代——五代十国,一个比魏晋南北朝更加混乱破裂的时期。在这短短的53年间,中原大地间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这五个朝代,同时神州大地还伴随着大大小小十多个割据势力,这一时期被统称为五代十国时期。

在此期间,无数英雄名流乘着时代风浪,在历史长河里书写丰功伟绩。而被史学家们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后周世宗柴荣,又历经了怎样波荡起伏的一生呢?

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年幼未及弱冠,家贫志展宏图

柴荣祖籍是邢州尧山人,即现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上均是当地非常有名望的富豪,到父亲柴守礼这辈,便家道中落,家贫无所依靠的柴荣投奔了自己的姑母,因为姑母、姑父无子,便收养柴荣为养子,其姑父就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

柴荣本性谨慎敦厚,经常帮助他的养父郭威处理家里家外各种事务,深得郭威喜爱。当时郭家也并不富裕,柴荣为贴补家用,便开始学习经商,外出做茶货生意,常常往返江陵等富庶之地,增长了很多的见识。

他知道想要自立自强,就应掌握各种本领,由此,他开始学习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在此同时,他还学习了大量知识,浏览阅读了很多史书和黄老之学,为后来的制衡家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等到他年龄渐长,随姑父郭威去邺都就任指挥使,柴荣弃商从军,开启了改变人生方向的另一条道路。

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承多事之邦基,誓复苏之愿景

郭威在创建后周仅仅三年后便因病离世,根基尚浅、百废待兴的国家被托付给了柴荣,柴荣遵循郭威的遗诏,在郭威灵柩前继位,即为周世宗,号年显德柴荣称帝之初,想要完成养父的遗愿,决心奋发图强,造就一番历史功绩。

柴荣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为统一天下,富国强民所设想的三十年计划——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在他认为,若给他三十年的时间来治理国家,他会用十年来扩张国土,收复中原;用十年时间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再用十年的时间,使得天下太平!

为实现这三十年目标,柴荣在位六年期间,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无不是朝着这一宏愿前进。其在位期间,柴荣不仅大力发展水利漕运,鼓励文化教育事业,治理国家内政外务,还在吏治、军事、民生、财税、礼乐法典和国家制度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柴荣为了增加劳动力、赋税和兵源,于后周显德二年下诏限制寺院的发展,还严格制定了出家为僧尼的一些条件,成效非常显著。在历史记载上,柴荣还因限制佛教发展,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的限制佛教发展事件共称为“三五一宗灭佛”。

柴荣在民间被俗称为“柴王爷”,因谐音“财王爷”,加之他少时善于经商,所以从宋元开始,被中原地区百姓奉为财神,同时也是矿工、窑工等的保护神。

通过励精图治,后周在柴荣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裕。久经战火肆虐的中原大地开始逐渐复苏。从显德元年起,柴荣便开始了南征北战的收复行动:从决战高平,彻底打败后汉 ,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此后他开始制定向南后北的征服策略。显德二年,他便带领军队西征,大败后蜀,相继收回秦州、凤州、成州、阶州四地。显德二年、四年、五年,柴荣带兵三征南唐,使得长江以北的淮南十四州、六十郡县之土皆被划入后周。

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柴荣的三次南唐之征,不仅使南唐君王俯首称臣,而且还震慑了南方各地的割据分裂势力,为此后的北伐清除了后顾之忧,结束了割据局面,奠定了北进的基础。

欲驰骋以北伐,却英年而不朽

燕云十六州,自古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进入中原大地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方边境的天然防御阵地,此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中原大概是自后晋石敬瑭将这一地区割送给契丹后,每一个心怀壮志的帝王的毕生夙愿。

周世宗柴荣当然也不例外。显德六年,柴荣亲自率领军队向北征伐辽国,带领数万步骑直入辽国。这次出兵北伐,仅用42天,没有损伤一兵一卒,便连续收复三关三州十七县。等待柴荣准备乘胜追击夺回幽州时,他感到身体不适,突然罹患恶疾,只能就此班师回朝。

这一次的离开,柴荣便再也没有机会收复燕云之地。因为回到开封之后,不久他便离开了人世。本最有机会收复燕云的柴荣因中道崩殂,使得燕云十六州一直到四百多年后的明朝初年,朱元璋遣派徐达带兵北上才完全成功收回。

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留幼主承帝位,终陈桥始赵宋

显德六年,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沿用其父显德年号,时年仅七岁。柴荣去世半年后,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了后周幼主的统治,建立了北宋而后周的一切,以及柴荣所有积攒的胜利果实,都被赵宋掠夺了。

止于此,后周结束,中原大地统一于赵匡胤,开启了北宋。很多人会有疑问,既然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结果国家却被赵匡胤篡夺,这岂不是在为他人做嫁衣,竹篮打水一场空嘛!他难道就没有一些防御措施嘛? 对此,小编认为,在柴荣辞世前,他肯定是预料到这一结果的。

对于此,是命运使然,也是客观历史时代的局限。

首先,在中国历史上,战火丛生的乱世是非常可怕的,而五代十国时期又被称为乱世中的乱世。在这一时期,皇帝其实也不过是一个统治的临时工。通常情况下,第一代人取得皇位,第二代人丢失江山,是这一阶段的常态。

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皇位传不到后代,不能延续下去,在五代十国,就如家常便饭。而柴荣自己作为这一时代的亲历者,本身也是五代将领出身,作为乱世帝王,他也十分清楚五代皇帝是多么难当。所以,对于这一情况,他早有心理准备。

其次,柴荣为了不让自己的继承人权力被篡夺,其实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那就是把最具备夺取皇位优势的人弱化掉——即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和郭威的外甥李重信。在当时后周朝廷里,赵匡胤还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人物。

相比于赵匡胤,权力更大张永德和李重信成为了柴荣的首要防备对象。柴荣作为皇帝,很清楚,今天的心腹,可能成为明天的权臣,后天的篡位者。于是,柴荣设立了三个宰相,然后架空禁军将领兵权——由三个宰相同意,才能调动禁军。柴荣的这个布局,理论上是可以杜绝朝廷出现兵变的。

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但是,无法控制的是,在柴荣去世半年后,传出了契丹即将南征的消息,虽然不知真假,但足以使人心动乱,因此,国家急需一个能够稳定大局的人,而此时掌握了很大兵权且极具人格魅力的赵匡胤便脱颖而出,控制了军政大权。

最后,后周政权能够如此轻松的被更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宗离世太早,而其子嗣都还很年幼,继位者年仅七岁,根本不具有执政能力。纵观各个朝代的历史,这又是一个极其容易被权臣操纵的有利条件。

所以,归根到底,后周政权被赵宋篡夺,并不能说柴荣辛苦半生打拼的基业是在为他人做嫁衣。生逢乱世,每个人所求的不过是一份安定的生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能力卓越者,趁着时势造就英雄,谋图一份霸业,成就自身价值;而自身弱小者,大概能够保全自身和家人就是最大的幸福。

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我们不曾亲身感受,所以我们无法笃定历史为何会如此发展。我们只能从历史的边边角角去窥探和猜测:或许,历经波澜起伏的柴荣,最后也曾希望自己的家人和后代只要平安和健康的活着就好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