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城市发展新坐标,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专题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锚定城市发展新坐标,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专题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科学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系统阐述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深入学习会议精神,结合XX实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做好城市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深悟会议精神,筑牢城市发展思想根基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推动XX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人民至上,把握城市发展根本立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好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聚焦内涵发展,明确城市发展战略方向。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这就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强城市规划引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精明增长。要注重城市品质提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三)强化系统思维,提升城市发展治理效能。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我们要树立系统思维,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有机衔接、协同推进。要注重城乡融合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要加强城市治理创新,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让城市运行更加有序、高效、安全。
    二、对标会议要求,明确城市发展重点任务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我们推进城市建设提供了清晰的工作路径。结合XX实际,我们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优化城市体系,构建协同发展格局。一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积极融入中原城市群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在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快推进郑新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郑州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打造郑新融合发展示范区。二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距。三是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保障水平。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均等化水平。
    (二)建设创新城市,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一是培育创新生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XX投资兴业。
(三)打造宜居城市,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一是优化空间结构。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的辨识度和美誉度。二是推进住房保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让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三是完善公共服务。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医疗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