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课: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以过硬作风引领作风建设精神落地生根

主题党课: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以过硬作风引领作风建设精神落地生根

同志们:
    中央作风建设精神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先手棋”,抓作风建设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中央作风建设精神,树立良好作风”。今天,我们围绕“领导干部在中央作风建设精神学习教育中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专题研讨,就是要从“关键少数”抓起,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下面,我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从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化学习,做作风建设的坚定维护者
    (一)把学习作为“必修课”,筑牢思想根基。理论上的清醒是行动上坚定的前提。中央作风建设看似管的是“吃住行游”等具体事,本质上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性修养的外在要求。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作风问题上“栽跟头”,根源在于理论学习不深、党性修养不够——把规定当“约束”而非“自觉”,把落实当“任务”而非“责任”。我们要把学习中央作风建设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通过专题读书班、案例剖析会、对照检视会等形式,深刻理解“作风建设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的政治要求,切实把“两个维护”落实到严守纪律规矩的具体行动中。
    (二)把对标作为“常修课”,校准行为坐标。“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领导干部落实作风建设,不能停留在“学了”“说了”,而要体现在“做了”“做好了”。比如,调研时是否真的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开会时是否真的开短会、讲实话?面对礼品礼金时是否真的严词拒绝、守好底线?这些细节都是检验学习成效的“经验交流”。我们要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对标清单”,对照规定逐条查摆——办公用房是否超标、公务用车是否规范、公务接待是否合规,对存在的问题主动整改、立行立改,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彰显学习自觉。
    (三)把践行作为“终身课”,涵养政治自觉。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贯彻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会所中的歪风”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风问题呈现出隐蔽化、变异化趋势,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持续学习、动态对标。我们要建立“常态化学习践行机制”:一方面,及时跟进学习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比如针对“躺平式干部”“指尖形式主义”等新问题,及时完善落实举措;另一方面,把作风建设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下乡调研自带水杯、办公纸张双面使用、会议材料电子化,让节约简朴、务实高效成为行动自觉,以“终身践行”的定力维护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引领作风建设
    (一)在“讲政治”上作表率,把准作风建设“方向盘”。领导干部的作风体现政治素养。有的干部落实作风建设“打折扣、搞变通”,表面上是作风问题,本质上是政治站位不高、“两个维护”不坚定的表现。比如,对上级部署“选择性落实”,对群众诉求“敷衍式回应”,这些行为损害的是党的形象和群众信任。我们要把“两个维护”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带头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拖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政治自觉引领作风自觉。
    (二)在“敢担当”上作表率,树起干事创业“风向标”。作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发展、造福群众。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面临新挑战,更需要领导干部带头担当作为。有的领导干部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错误思想,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行,这本质上是作风不严不实的表现。我们要带头践行“真抓实干”的要求: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主动靠前指挥——比如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中,深入一线、现场调度;面对改革攻坚难题,勇于破题开路——比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主动对接企业、解决“堵点”问题;面对民生短板弱项,用心用情用力——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牵头协调部门、推动政策落地,以“担当指数”提升“发展指数”“幸福指数”。
    (三)在“守纪律”上作表率,筑牢廉洁自律“防火墙”。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是“风向标”。现实中,有的干部对自身要求宽松软,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收受小额礼品,以为“小事不碍事”,最终滑向违纪违法深渊。我们要牢记“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带头严守纪律规矩: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坚决杜绝“吃喝圈”“利益圈”;带头弘扬优良家风,管好家人亲属,不搞特殊化、不谋私利;带头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主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坦诚面对、认真整改,以“自身正”带动“身边清”。
    三、严格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行为
    (一)压实“第一责任”,拧紧“家庭阀门”。“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家人和身边人。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例看,不少腐败问题涉及“家族式腐败”“身边人腐败”——有的配偶利用领导干部职权谋取私利,有的秘书打着领导旗号搞特殊化,这些问题本质上是领导干部“管家不严”的结果。我们要建立“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责任清单”,明确“管好配偶子女不干预政务、不收受财物、不搞特殊待遇”的具体要求,定期开展“家庭助廉”活动——比如组织领导干部家属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守门员”,从源头上杜绝“裙带腐败”“衙内腐败”。
    (二)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边界”
    防止“身边人”违纪违法,既要靠自觉,更要靠制度。我们要针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制定专项管理制度:比如,明确“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行为负面清单”,禁止在其管辖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建立“身边工作人员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避免长期共事形成利益共同体;完善“领导干部与亲属、身边人利益冲突报告制度”,对可能存在利益关联的事项及时报备、主动回避。通过制度约束,让“身边人”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杜绝“打着旗号办事、披着外衣牟利”现象。
    (三)强化“教育引导”,涵养“清廉家风”。良好家风需要长期培育。我们要把家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党性修养范畴,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关键少数”立家规、严家教:开展“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专题培训”,邀请专家解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廉洁齐家”要求,剖析“家风败坏”典型案例;举办“清廉家风分享会”,请优秀领导干部家属分享“从严治家”心得,传递“以廉养家、以俭持家”理念;建立“家风建设考核机制”,把家风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述职述廉内容,对家风不正的干部及时提醒谈话、督促整改,推动形成“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家属子女积极配合、身边人员严格自律”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压实政治责任
    (一)抓住“监督重点”,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其作风和行为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影响深远。现实中,“一把手”监督存在“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的问题,导致少数“一把手”搞“一言堂”、搞特殊化。我们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聚焦“五个重点”强化监督:重点监督“一把手”贯彻落实中央作风建设精神情况,看是否存在违规用权、搞特权行为;重点监督“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防止“拍脑袋”决策、利益输送;重点监督“一把手”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杜绝“瞒报漏报”;重点监督“一把手”对待群众诉求的态度,防止“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重点监督“一把手”家风建设情况,防止“家风败坏”引发腐败问题。通过靶向监督,让“一把手”始终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
(二)完善“监督机制”,织密“立体监督网”。对领导班子的监督,需要统筹各类监督力量。我们要建立“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五位一体”监督体系:党委(党组)定期召开作风建设专题会议,听取班子成员落实作风建设情况汇报;纪委监委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岗位,开展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对顶风违纪问题“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