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某市“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专题会议,重点听取某某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面向2035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和2049远景展望规划思路汇报,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高质量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为我市未来发展谋好篇、布好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梳理总结“十四五”,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是某某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五年。市委、市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某某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们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们大力推进交通强市建设,“铁公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某某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我们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三农”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市强县弱的问题依然存在,城镇化率提升还有较大空间,居民增收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等。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编制“十五五”规划必须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全面梳理总结“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是编制好“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前提。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省级评估方法,客观平实评估我市五年来工作成就、短板不足和发展经验。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重要参考。要通过总结评估,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舞士气,同时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某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发展形势,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蓝图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期,也是某某塑造发展新动能、形成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窗口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对于推动某某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宏观形势来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国内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
从某某自身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交通优势和人才资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在经济总量、产业层次、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时代背景和科技产业变革趋势,立足某某实际,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科学谋划“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需要解决的重点任务,形成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
三、锚定目标,精准发力,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规划编制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提高城市吸引力带动力影响力等领域,科学设定发展指标、谋划着力重点。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品质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某某。
(二)客观分析某某发展优劣势,精准制定工作举措
要深入分析某某在产业发展、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三农”发展、城乡融合、市强县弱、城镇化率提升、居民增收等关键问题,精准制定工作举措。比如,在“三农”工作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缩小城乡差距;在提升城镇化率方面,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吸引更多人口向城市集聚。
(三)系统谋划重点任务,形成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
要深刻把握时代背景和科技产业变革趋势,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系统谋划“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需要解决的重点任务。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要继续坚持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某某特色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要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某某的开放水平和发展活力;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他城市的协同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注重规划任务空间落位,推动规划落地实施
规划编制的关键在于落地实施。要注重规划任务空间落位,划分差异化发展区域,明确发展目标、职责分工、时间节点,加快形成集中突破、示范带动的良好格局。
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科学划分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域的发展定位和重点任务。比如,中心城区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服务功能;各县(区)要立足自身特色,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类产业园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打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完善规划。要强化责任落实,将规划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单位,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强政策支持,围绕规划确定的重点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