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道安全稳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街道)安全稳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为XX开发区(XX街道)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屏障。刚才,我们听取了相关部门单位关于当前辖区风险隐患排查及化解情况的汇报,同志们讲得都很好,情况摸得清,问题找得准,措施也比较实。
安全稳定是发展的“压舱石”,是民生的“基本盘”。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XX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城市治理的重要单元,其安全稳定大局,不仅关系到辖区内数十万群众的安居乐业,更直接影响到我们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与可持续发展前景。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叠加,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将维护稳定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下面,我结合刚才同志们的汇报和当前的工作实际,再强调六点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以最高站位筑牢底线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安全稳定工作,首要的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维护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当前,一些同志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觉得“风险离我很远”、“问题不会出在我这里”。这种思想是极其危险的,也是绝对要不得的。安全稳定工作没有“万一”,只有“一万”。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一个领域的漏洞,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造成我们难以承受的损失。
全区上下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作为检验我们“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的经验交流。要坚决克服和平时期的麻痹思想、任务繁重下的厌战情绪、持续作战中的松劲心态,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中央、省、市、区关于安全稳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确保我们的辖区长治久安。
二、全面深入排查,以最实举措摸清矛盾底数
防范化解风险,前提是发现风险。如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我们的工作就会像“盲人摸象”,处处被动。我要求,从今天会后开始,立即在全区(街道)范围内,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风险隐患大排查。
这次排查,不能满足于“报表上墙、资料归档”的形式主义。一要聚焦重点领域。紧盯民生保障、征地拆迁、劳资关系、金融风险、房地产领域等传统矛盾易发多发区。同时,要特别关注我们XX的特点,比如,要深入排查“厂中厂”这类复杂业态,进行地毯式、穿透式的梳理,厘清每一处出租方和承租方的安全责任,建立动态化排查整治机制,根据风险评估等级,实施分类监管。二要运用科技手段。要充分利用好我们已经推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信息平台”,鼓励企业和网格员通过微信小程序或APP进行隐患的实时登记、上报、跟踪整改和销号,实现数据闭环管理,提升排查的效率和精准度。三要创新排查模式。比如,我们一些工业楼宇推行的“驻楼安盟”模式就很好,通过严格企业准入、建立自治管理制度、规范报备、定期考核、外部联动、数字监管和商业保密等“七项机制”,将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楼宇的神经末梢,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联盟共治”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工业楼宇的整体安全水平。各社区、各产业中心要学习借鉴这种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更多管用有效的排查方法,确保问题隐患第一时间被发现。
三、聚力攻坚化解,以最优方法着力源头治理
排查出问题,关键在于化解。我们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一是要因情施策、分类处置。针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定时限,实行“一个问题、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专班化运作。要综合运用政策宣讲、思想疏导、帮扶救助、法治教育等多种手段,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依法依规尽快解决;对于不合理的诉求,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对于生活确有困难的群众,要及时启动帮扶救助机制,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是要健全机制、多元调解。要善于整合各方力量,构建一个大调解格局。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探索。比如,在产业社区治理中,我们建立了“智库联席会”和“红芯议事厅”的“双轨”议事机制。“智库联席会”由我们园区党委牵头,协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红芯议事厅”则面向广大从业人员,收集民生诉求。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发展中的“高精尖”问题,也化解了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小事。再比如,我们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发动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共同商议解决了老大难的停车问题。这些都是多元调解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府院联动”、“警司联动”积极引入律师、公证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构建起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于一体的“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努力达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的最佳效果。
三是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化解矛盾不能就事论事,要注重从一个个案中梳理共性问题,深挖背后的体制机制漏洞,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规范“一类事”转变。例如,在安全生产领域,我们发现问题后,不仅要督促企业整改,更要帮助企业修订完善《隐患排查清单》,组织专门的培训提升其自主管理能力,这才是治本之策。
四、加强信息预警,以最快反应提升研判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安全稳定工作的战场已经从线下延伸到线上,风险的传导速度和影响范围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灵敏的信息“嗅觉”和精准的分析研判能力。
要充分发挥我们网格员“前哨”和“探头”的作用,结合视频监控等技防设施,确保任何苗头性、倾向性的信息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上报。党政办公室、信访办、派出所等部门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定期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规律、洞察趋势,准确预判可能发生的风险。我们要力争做到对风险的预见性、处置的敏感性、决策的科学性都有质的提升,真正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五、依法落实稳控,以最严要求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