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照中央通报形式主义问题开展自查整改情况的报告
近期,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对3起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特别是其中指出的XX省XX市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隐形变异、指标繁杂、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XX市水务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题学习,深入领会通报精神,并对照通报中反映的问题,结合我市水务工作实际,全面、深入地开展了自查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整治形式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中央的通报一针见血,揭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顽固性和复杂性,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为基层减负的决心。局党组深刻认识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绝非一时之举,而是关系到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保障政令畅通、提升治理效能的重大政治任务。
水务工作关系国计民生,承担着防汛抗旱、城乡供水安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重要职责,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若形式主义在水务系统滋生蔓延,其危害将是巨大的。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会导致防汛备汛措施悬在空中,无法落地;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会造成宝贵水利资金的巨大浪费;而繁琐的考核和过度的留痕要求,则会耗尽基层水利站所干部的精力,使其疲于应付检查、填报材料,而无暇深入田间地头、河湖堤岸解决实际问题。XX省XX市公安系统的案例,对我局而言是一面镜子、一剂清醒剂。它警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将整治形式主义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形式主义的堤坝。
通过学习和反思,局党组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近年来我局在作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中央的高标准、严要求,对照基层干部群众的新期盼,仍然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措施不够精准的问题。必须以此次中央通报为契机,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排查、大扫除”。
二、对照通报问题,全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
局党组严格对照XX省XX市考核隐形变异、指标繁杂、过度留痕等问题表现,聚焦我局在日常管理、业务推进、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逐项排查和深入剖析。自查发现,尽管我局不存在与通报案例完全一致的严重问题,但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形式主义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考核指标设置与执行的问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结果”的倾向
XX省XX市公安局的考核体系庞大繁杂,几十个考核细则令人眼花缭乱。我局对照反思,虽然没有如此庞杂的体系,但在部分考核指标的设计上,仍然存在不够科学、不够精准的问题。
一是部分考核指标未能完全体现“实绩导向”。在一些业务工作的考核中,为了便于量化和操作,设置了一些程序性、过程性的指标,比如组织会议次数、开展培训场次、下发文件数量等。这些指标本意是为督促工作落实,但在实际执行中,容易引导基层单位将工作重点放在完成这些“数字”上,而对会议的实际效果、培训的质量成效、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关注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与工作的最终目标产生偏离。
二是对基层实际的考量尚有不足。我市地域广阔,各县(区)水资源禀赋、水利工程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我们在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时,有时未能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性,搞“一刀切”的要求。比如,在水土保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等工作的考核中,对不同地区的任务量和完成时限要求趋同,可能导致部分基础较差的地区为完成考核任务而仓促行事,影响了工作质量。这与中央要求的“不能超越阶段违背规律,不能脱离实际不顾自身条件”的精神存在一定差距。
(三)关于排名通报的运用:存在简单化、频繁化苗头
通报中提到,XX市公安局“每月对月度考核成绩进行排名并正式印发”。我局在工作中也采取了排名通报的方式来督促进度。这种方式对推动工作确有一定作用,但自查发现,我们在运用上存在简单化、过于频繁的倾向。部分业务科室对条线工作每月进行排名,甚至每周通报进度,这种高频次的排名通报,给基层单位带来了持续的、不必要的迎考压力,容易使其陷入“为排名而工作”的怪圈,一些单位甚至为了名次好看,在数据和材料上“下功夫”,而忽视了背后的实际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官僚主义催生下级形式主义的体现,并未真正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积极作用。
(四)关于过度留痕与基层负担的问题: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与“材料上的负担”
这方面是此次自查反思的重点。XX省XX市基层单位为迎考需准备大量台账资料、会议照片、手机截图等佐证材料的问题,在我局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是工作台账要求存在“叠床架屋”现象。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在部署工作时,往往都要求基层建立相应的工作台账。自查梳理发现,不同科室要求的台账内容存在交叉重叠,但格式、条目各不相同。基层水务站所为了应对不同科室的检查,需要准备多套内容相近但形式各异的台账,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根据我们的初步了解和合理推断,虽然缺乏精确的工时统计,但一个乡镇水务站的工作人员,每月投入在各类台账、报表的整理、填报上的时间可能占据其工作时间的相当一部分,这直接挤压了他们深入一线、开展现场巡查和技术指导的时间。这种状况,正如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的,“不是在填表,就是在去填表的路上”。
二是“过度留痕”现象向线上转移。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普及,政务APP和工作群已成为部署工作、沟通信息的重要平台。这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催生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部分工作要求通过APP“打卡”留痕,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完成巡河任务,出现了“到点就走”式巡河、“拍照即巡河”的现象。我局在前期对河长制巡河履职情况的专项整治中,也曾发现并纠治过“足不出村”式巡河等问题,这深刻说明过度依赖线上留痕来评判工作,极易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此外,各类工作群中“收到”“好的”等回复接龙,以及要求转发、截图上报等操作,看似高效,实则增加了基层的无形负担,占用了干部大量碎片化时间。
(五)关于文风会风与工作作风问题:存在“求稳怕错、创新不足”的思想倾向
作风问题是形式主义的温床。自查发现,我局在工作作风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是“以干代学”,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部分干部满足于事务性工作,对党的创新理论、水利行业的新政策新技术的学习不够深入、系统,导致在谋划工作时站位不高、思路不宽,习惯于用老经验、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工作缺乏前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是存在“求稳怕错”的心态,担当作为精神有所欠缺。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复杂矛盾面前,少数干部存在畏难情绪,不敢闯、不敢试,满足于“干了”而不是追求“干好”,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正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以生存的土壤。
三、坚持问题导向,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