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村级后备力量基石,涵养乡村人才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村级后备力量作为乡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和未来希望,对于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筑牢村级后备力量基石,涵养乡村人才源头活水,是解决当前乡村人才短缺问题、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
一、筑牢村级后备力量基石的重要性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
村级后备力量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乡村治理的不断深入,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村级后备力量,能够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支撑。村级后备力量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需求,能够更好地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他们可以带头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可以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三)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村级后备力量生活在农村,与农民群众联系紧密。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同时,村级后备力量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二、当前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来源不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村级后备力量的选拔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年轻人不愿意回到农村发展,使得村级后备力量建设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
(二)培养机制不完善
目前,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方法。培训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村级后备力量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些地方对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村级后备力量的实际工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激励保障措施不到位
村级后备力量在工作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相应的激励保障措施却不够完善。他们的待遇较低,发展空间有限,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一些村级后备力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由于看不到发展前景,选择离开农村,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四)管理考核不规范
对村级后备力量的管理和考核缺乏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制度。一些地方对村级后备力量的管理比较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在考核方面,存在考核指标不科学、考核方式不公正等问题,不能准确评价村级后备力量的工作表现和能力水平。
三、筑牢村级后备力量基石的具体措施
(一)拓宽人才选拔渠道
1.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如提供创业扶持资金、给予土地流转支持、提供技能培训等,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和沟通,宣传家乡的发展机遇和优惠政策,激发他们返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干部或从事农村工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培养和发展机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挖掘本土人才
在农村本地挖掘有潜力的人才,如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鼓励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本土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成为村级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完善培养机制
1.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根据村级后备力量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时间,确保培养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丰富培养内容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级后备力量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开展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注重实践锻炼,安排村级后备力量参与农村重点工作和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3.创新培养方式
采用集中培训、实地观摩、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效果。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村干部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拓宽村级后备力量的视野和思路。组织村级后备力量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三)强化激励保障措施
1.提高待遇保障
合理提高村级后备力量的工资待遇,建立健全工资增长机制。为村级后备力量缴纳社会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力量进行表彰和奖励。
2.拓宽发展空间
建立村级后备力量与村干部的选拔任用衔接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力量优先选拔为村干部。为村级后备力量提供晋升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考试等方式进入乡镇事业单位工作。
3.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对村级后备力量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让村级后备力量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规范管理考核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村级后备力量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建立村级后备力量档案,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培训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加强对村级后备力量的日常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
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群众满意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