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人才发展的思路汇报 —— 以杭州为例

党建引领人才发展的思路汇报——以杭州为例
  一、杭州人才发展现状与党建引领的必要性
  (一)杭州人才发展现状
  杭州作为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的高地,近年来在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全市新增35周岁以下大学生40.12万人,新引进青年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高层次人才873人,博士后工作站增至114家,在站博士后突破千人,其中数字领域占比接近一半。数字经济产业如阿里巴巴、网易等企业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形成了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杭州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也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8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0万人以上,占技能人才比重超过38%。
  (二)党建引领的必要性
  尽管杭州在人才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留用问题、人才结构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不足、党建工作在人才服务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等挑战。党建引领人才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通过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可以凝聚人才力量,优化人才生态,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例如,西湖区通过“党建+”模式,建立“知名校友企业库”“科研成果库”等五大平台,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有效提升了成果转化效率和区校合作质效。
  二、党建引领人才发展的思路举措
  (一)深化“党建+”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校地协同育人:借鉴西湖区小和山科学城“1445N”链式党建范式,建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校地干部互派、校企合作库建设等方式,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例如,西湖区利用浙工大校友产业园、浙科大中德科创中心等平台,开展“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践平台,并邀请创业团队分享经验,支持高校毕业人才就业创业。
  产业协同育人:聚焦“xxxX”先进制造业、“315”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实施科技型企业“国高、专精、飞天、上市”倍增培育计划,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移转化。例如,钱塘区通过“党建+人才”模式,成立强村共富联合体——兴湾实业,统筹共享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发展乡村经济新业态,带动周边经济效益20余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60余个。
  (二)实施“建圈+强链”人才招引计划
  产业链党建:以未来科技城为典型,开展“强链行动”助企专项服务,成立由党工委班子成员担任“链长”的服务专班,针对产业链共性问题进行走访调研,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例如,未来科技城针对半导体产业集中在芯片设计领域的问题,通过跨部门协商解决企业空间、融资需求,推动产业链完善。
  校友圈引才:搭建环高校校友合作平台,用“校友圈”撬动“产业圈”。例如,西湖区通过建立“科技村长”带头人队伍,挖掘高校人才、企业领军人物等16名带头人,促进项目落地和人才招引,带动辖区经济发展。钱塘区通过“同心共富”数字系统,精准匹配人才供给与地方需求,汇集1468名各行业人才,释放人才“虹吸效应”。
  (三)构建“全链式+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就业创业服务:以小和山科学城23000平方楼宇为依托,构建“且留下”青年就业创业综合体,形成“15分钟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圈”,为青年人才提供场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管家式服务。例如,杭州市升级创业陪跑服务体系,2024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33亿元,贴息4264.54万元,认定创业陪跑空间106家,为311个入库创业项目提供跟踪陪跑服务。
  生活保障服务:加强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建设。例如,西湖区完成人才房建设741间、党群服务中心18个,解决高层次人才生活难题105个,兑现扶持资金4505万元,减免企业房租1770余万元。未来科技城党群人才服务中心通过举办青年联谊会、创业大赛等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交友、创新创业平台。
  (四)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创新人才评价模式:深化“三定三评”人才分类评价模式,即目录认定、授权认定、专才认定,以及行业评判、市场评价、社会评议,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衡量人才学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例如,高新区(滨江)将现代高端服务业、制造业等人才纳入区级人才认定目录,通过评定后享受住房、教育、出行等配套服务。
  强化人才激励措施:建立以政府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褒奖体系。例如,杭州市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钱江技能大奖”等荣誉的人员给予15万元、10万元等资助,对新认定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一次性1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同时,推动企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专门的党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单位)工作职责,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