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核心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系统总结今年以来我省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部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刚才,会议听取了有关重点改革事项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了下一步工作安排,原则同意相关意见。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某某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学细悟、对标对表,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与时代要求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特别是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某某代表团审议时,以及在地方考察、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这些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路径方法和实践要求,为我们把准改革脉搏、破解发展难题、开创事业新局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省上下必须把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改革谋划、部署、推进的全过程、各方面。
要深刻领悟改革的战略考量和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环境之复杂、肩负的使命任务之艰巨、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之严峻前所未有。破解发展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动力在改革,根本出路也在改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某某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前沿,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唯有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持续巩固领先优势、激发内生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切实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光荣使命。任何安于现状的思想、畏难退缩的情绪、等待观望的心态,都是与总书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都是对某某事业发展的不负责任。
要精准把握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明确了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们要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某某新实践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民生保障制度、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等关键领域,谋划推出一批标志性、牵引性、关键性的改革举措。尤其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某某提出的“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的殷切期望,这意味着我们的改革不能停留在表层,不能满足于小修小补,必须敢于向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利益固化的藩篱开刀,在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要始终坚持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立场。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领导改革的不变初心。谋划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站稳人民立场,从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中找到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无论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还是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民生品质;无论是加强基层治理维护公平正义,还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都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尺。要让改革红利真正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不断夯实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
二、聚焦关键、攻坚克难,以重点领域改革突破牵引带动全局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行动迅速,一手抓既有改革举措的深化拓展,一手抓新部署改革任务的谋划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但也要清醒看到,改革越深入,遇到的“硬骨头”越多、难度越大。下一步,我们必须聚焦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重点改革事项,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积小胜为大胜。
强力推进美丽某某建设改革攻坚。会议听取了全面推进美丽某某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改革事项的汇报。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某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独特优势所在。
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是根本方向,不能动摇。要深刻认识到,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某某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彻底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把生态环保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
要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当务之急。要聚焦大气、水、土壤等关键领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特别是针对我省突出的环境问题,如太湖治理、长江大保护、重点行业污染减排等,必须拿出更硬核的举措,压实责任,确保取得明显成效。要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改革,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强化刚性约束,推动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转型。
要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这是战略路径。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某某路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深化完善国有资本运营与监管改革。会议听取了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汇报。国有经济是某某经济的重要支柱,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义重大。
要有序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覆盖范围。这是基础性工作。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全面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做到应纳尽纳,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和约束力。
要显著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使用效能。这是核心目标。预算资金不能“撒胡椒面”,更不能沉淀闲置。要聚焦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支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方向,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某某实践”。围绕优化布局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专业化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省属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市属国企做强做优做大;鼓励国有企业敢闯敢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健全专家参与公共决策的体制机制。会议听取了加强专家参与公共决策行为监督管理的汇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离不开高水平专家的智力支持。
要加强对专家队伍的监督管理和保障激励。这是关键环节。要完善专家遴选、使用、评价、退出机制,确保参与决策的专家具备真才实学和良好职业操守。要划清行为边界,明确权责义务,严肃查处打着专家旗号谋取不正当利益、干扰决策公正的行为。
要引导专家聚焦中心大局、贴近决策需求。这是根本目的。专家建言献策不能“自说自话”、脱离实际。要建立健全引导机制,鼓励专家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真知灼见,做到“多谋良策、多出实招”。要为专家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工作条件,完善咨询论证程序,确保专家意见在决策中得到充分尊重和合理吸纳。
着力推动重大改革与“十五五”规划深度协同。会议强调,要着力推动重大改革举措、事项、项目与“十五五”发展规划更好协同起来。这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
要强化改革的先导作用。规划编制的过程本身就是凝聚共识、谋划未来的过程。要将改革思维、改革要求贯穿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全过程,以改革的思路破解规划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