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餐桌上的腐败”宣战:以零容忍态度推进专项整治

向“餐桌上的腐败”宣战:以零容忍态度推进专项整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餐桌上的腐败”并非小事,它是腐败现象的直观表现,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侵蚀公共资源,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向“餐桌上的腐败”等各类歪风邪气亮剑。在新时代,我们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推进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餐桌上的腐败”蔓延势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一、“餐桌上的腐败”表现及危害
    (一)表现形式
    1.公款吃喝成风:部分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各种名义用公款进行超标准接待、宴请,甚至以办公用品、会议费等虚假名义报销吃喝费用。一些单位内部食堂也成了违规吃喝的隐蔽场所,存在高档食材采购、违规消费现象。
    2.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一些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员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高档宴请,在觥筹交错中进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损害了公共利益。
    3.私人会所中的隐蔽腐败:一些私人会所成为“餐桌上的腐败”新阵地,这里环境私密,消费高昂。部分公职人员与不法商人在此进行不正当交往,为腐败行为披上了一层隐蔽的外衣。
    4.违规吃喝与其他腐败行为交织:“餐桌上的腐败”往往与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其他腐败行为相互交织,形成利益链条。吃喝成为了建立关系网、进行利益勾兑的重要手段。
    (二)危害
    1.损害公共资源:大量公款被用于违规吃喝,挤占了本应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资金,影响了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和质量,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破坏党风政纪:“餐桌上的腐败”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和工作纪律,腐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滋生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降低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影响政府公信力:公职人员的违规吃喝行为一旦曝光,会引发社会公众的不满和质疑,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民众会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正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政府政策的执行和社会的稳定。
    4.带坏社会风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餐桌上的腐败”形成的不良风气会在社会上产生示范效应,引发攀比之风和享乐主义思潮,破坏社会公序良俗,阻碍社会文明进步。
    二、以零容忍态度推进专项整治的必要性
    (一)维护党纪国法尊严
    党纪国法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餐桌上的腐败”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彰显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回应群众期盼
    人民群众对“餐桌上的腐败”深恶痛绝,整治这一问题是回应群众关切、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通过专项整治,让群众看到党和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和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净化政治生态
    “餐桌上的腐败”是政治生态中的“污染源”,严重破坏了党内团结和正常的工作秩序。以零容忍态度推进整治,能够清除政治生态中的不良因素,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整治“餐桌上的腐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一问题的专项整治,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防止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以零容忍态度推进专项整治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1.强化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培训、研讨等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廉洁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餐桌上的腐败”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2.开展警示教育:选取典型的“餐桌上的腐败”案例进行剖析,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的严重后果,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3.弘扬优良作风:大力宣传和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文化宣传等方式,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
    (二)完善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
    1.健全公务接待制度:进一步明确公务接待的标准、范围和程序,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制定详细的公务接待清单,明确接待的菜品、酒水标准,严禁超标准接待。加强对公务接待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实行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2.建立监督管理制度: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建立对公职人员吃喝行为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监管,建立场所登记、人员备案等制度。完善财务报销审核制度,加强对发票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防止虚假报销。
    3.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违规吃喝行为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追究方式,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三)强化监督检查,形成强大震慑
    1.日常监督常态化: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做到监督无死角。
    2.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定期组织开展针对“餐桌上的腐败”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力量打击违规吃喝行为。在专项整治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精准发力,提高整治效果。
    3.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网络举报平台等,鼓励群众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保护举报人权益,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四)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1.建立协作机制: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在“餐桌上的腐败”问题的治理中,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
    2.开展联合行动:定期组织开展联合监督检查行动,对重点场所、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治。通过联合行动,提高监督检查的效率和效果,增强对违规吃喝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专项整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面临挑战
1.隐蔽性增强:随着整治力度的加大,“餐桌上的腐败”行为越来越隐蔽,从公开场所转向隐蔽场所,采用更加隐蔽的支付方式和交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