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深化农村改革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深化农村改革是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激发农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而“守正创新”则为这场改革指明了方向,守正,即坚守农村改革的根本原则与底线,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确保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性;创新,就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突破思维定式,探索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需求的新模式、新机制。只有将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才能让农村改革行稳致远,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一、守正:农村改革的基石与底线
(一)坚守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过去几十年间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制度。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的关键。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使其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减少了土地纠纷,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例如,某省在完成土地确权后,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土地流转面积大幅增加,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以村集体统一经营为基础的“统”的功能也在不断强化,村集体通过整合资源,开展统一服务,为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维护农民主体地位
农民是农村改革的主体,也是农村发展的受益者。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成为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无论是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还是农村产业发展,都要广泛听取农民意见,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许多地方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让农民参与到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设置等各个环节。通过改革,将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农民个人,使农民成为村集体的股东,享有集体资产的收益权。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更增强了农民对村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了农民参与农村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意味着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吸引各类人才向农村流动,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也逐步向农村倾斜。例如,通过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改善了农村教育条件;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创新:农村改革的动力与突破
(一)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一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二是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通过出让、租赁、入股等方式进入市场,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的财产性收入。三是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
某县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中,通过将闲置的村办企业用地入市交易,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些收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在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一些地方鼓励农民将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出租或入股,与企业合作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发展的双赢。
(二)农业经营体系创新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倾斜等方式,引导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专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全程社会化服务。例如,一些地区成立了农业服务合作社,整合农机、技术等资源,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了小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技术、设备等难题,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三)农村产业融合创新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