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社局机关作风建设专题党课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共同学习探讨作风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部署,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内在要求。人社部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重要民生职责,每一项工作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我们的人社干部队伍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固本培元,作风建设为人社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正风肃纪,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对于人社系统而言,加强作风建设,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我们履职尽责、服务民生的必然选择。
(一)政治铸魂,筑牢忠诚干净担当的立身之基。作风建设首先是政治作风建设。人社部门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窗口,肩负着为民解忧、为党分忧的重大政治责任。良好的作风是干部队伍政治素质的直接体现。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过扎实的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作风正则风气清,风气清则事业兴,这正是我们做好人社工作的根本前提。
(二)民生为本,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效能水平。人社工作直接面向基层、直接服务群众,其服务的广度、深度、温度,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作风优良,则服务便民高效;作风不实,则服务梗阻低效。在就业服务方面,良好的作风体现在对每一位求职者的耐心指导、精准帮扶,对每一家企业的用心服务、促进发展,确保就业帮扶政策限时办结、高效落实。在社会保障方面,作风建设关系到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医保报销能否便捷顺畅,失业保险能否及时给付,这都要求我们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确保每一项社保待遇精准发放、每一项经办业务规范高效。在人才人事方面,优良作风是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的关键,体现在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公开透明的公务员考录、高效便捷的人才引进服务,从而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因此,作风建设的成效,直接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笑脸上,体现在民生福祉的增进上。
(三)事业发展,激发推动人社改革的强大动力。当前,人社事业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新机遇。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到完善就业创业支持政策,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每一项改革都涉及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需要我们以过硬的作风来推动。攻坚克难的担当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作风、廉洁奉公的清廉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既定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作风过硬,我们才能勇于担当作为,敢于直面问题,善于改革创新,凝聚起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刀刃向内,直面作风建设短板弱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人社系统在作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局部性的、个别的,但如果任其发展蔓延,将严重损害人社部门的形象,阻碍事业发展。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深刻剖析、切实加以解决。
(一)群众意识站位不高,服务热情有待提升。部分干部职工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站位不高、角色定位模糊的现象。一是为民情怀仍需强化。有时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回应不够及时,缺乏“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同理心,未能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二是服务态度不够主动。面对群众咨询或办事,偶有出现“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情况,态度生硬、缺乏耐心,甚至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群众办事体验不佳。三是政策宣传解读不够深入。对于群众关心的政策,未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导致群众对政策理解不透彻,影响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二)履职尽责存在偏差,协同配合仍需强化。在具体工作中,一些干部职工存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一是执行力有待加强。对于上级部署或局党组决定的事项,个别部门或个人未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完成,存在拖沓懈怠、敷衍了事的现象。二是担当作为精神不足。面对复杂问题或疑难事项,部分同志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主动担当的意识,习惯于按部就班、照本宣科,难以打破常规、创新性开展工作。三是部门协作不够顺畅。在涉及跨部门、跨层级的工作中,存在信息共享不及时、职责边界不清、协同配合不力的问题,导致“踢皮球”、效率低下,影响整体工作效能。
(三)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监督执纪不够严格。纪律是底线,规矩是红线。然而,仍有少数干部职工对纪律规矩缺乏敬畏之心,存在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的心理。一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极个别人员存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部门公信力。二是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对局内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执行不到位,随意性强,导致管理松散,存在风险隐患。三是监督管理不够有力。日常监督检查还不够常态化、制度化,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缺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常态化警示教育和监督执纪,导致一些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
三、驰而不息,多维发力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驰而不息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人社干部队伍。
(一)以思想建设为先导,筑牢信仰之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学细悟笃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与人社工作实际紧密结合,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支部活动等多种形式,确保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二是加强党性教育,锤炼过硬品格。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筑牢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三是强化宗旨意识,践行为民情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定期开展“走基层、听民意、解民忧”活动,深入一线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困难,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长效机制。制度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形成靠制度管权治事、抓作风促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作风建设成效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薪酬待遇挂钩,以考核“指挥棒”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升效率。二是优化业务流程管理。对各项人社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再造,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改革,推广线上办理、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