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爱妈妈_妈妈爱爸爸,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爱妈妈_妈妈爱爸爸吗

最近在小区里带娃,碰见一位很要好的宝妈。以往像个话痨一样抓住我不停聊天,那天竟然沉默不语,愁眉不展。

聊天后才知道原来是她家宝贝儿子说的话,让她心酸又难过。

妈妈,我要跟爸爸睡,我爱爸爸!我只爱爸爸,永远永远爱爸爸!!”

“那你爱妈妈吗?”

“不爱。”

“为什么呀?”

“因为你总是说我,有时候还打我。”

同样都是全职妈妈,我非常理解她的感受。

因为这一幕,在我们家里,刚刚上演过。

儿子说我只爱爸爸,不爱妈妈了,因为你经常批评我。

甚至他还说爸爸挣得钱不能给妈妈花。

他爸问他,那妈妈想给你买玩具买好吃的呢?没有钱拿什么买?

可他却说,就是不行!!那也不能给妈妈花,让爸爸买玩具买好吃的!

全心全意带娃四年,搭配营养餐,培养行为习惯,引导阅读,带领运动,样样操心,却费力不讨好,最终落得个不被爱的下场。

此情此景,换作哪个妈妈会不吃醋,不心酸难过?

每个妈妈无疑都知道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知道你管教他,教给他技能,教育他是因为你爱他吗?

不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给孩子的规矩和限制是否太多?

学习内容是否过于繁重?

是否经常吼叫,控制不住情绪?

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对他动手吗?

爸爸陪伴孩子的时候,孩子笑声爽朗吗?

我想答案全部都是肯定的。

妈妈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懂礼貌讲礼仪,能够有聪明的头脑,不甘于落后其他的孩子。

行为举止、认字、读书、背诗、逻辑训练等等,哪里做不好便开始念紧箍咒:你这样不对,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不然就会怎么样怎么样!

进行的轻松愉快还好,一旦孩子调皮叛逆,顿时火冒三丈,吼叫甚至动手。

每次这样的时候,儿子都会很生气很委屈,就去找爸爸,不再和妈妈一起玩了。

而他爸爸就会温柔的对待他。在生活习惯、行为礼仪和学习的教育方面,都是较妈妈宽容自由的。

作为成人都不喜欢被吼叫被打的感受,何况一个四岁的孩子。

每个人都喜欢轻松有爱的氛围。简·尼尔森《3~6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中说,当他生活在一个有爱和归属的世界中时,他会感觉更好,会做得更好。

给他多一些爱和自由,温柔和坚定的去对待孩子。

3~6岁这几年,是小孩子们忙碌、兴奋的几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力充沛、好动;研究人员告诉我们,人在3岁时的精力要比一生中的任何其他阶段都更旺盛。

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运转,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想法,连同他们的各种尝试和探索的强烈欲望,常常与养育者的期望不吻合。

而爸爸在男孩的眼中,是充满力量的,是无所不能的,是征服世界的。

爸爸是新奇性,是探索发现自己成长的存在。和爸爸一起玩,更冒险更刺激。

举高高,空中旋转,激烈的打架游戏,这是妈妈不能带来的全新体验。

而且,三岁以前,孩子和妈妈是一体的,当他逐渐认识到自我,看见更大的世界,就会逐渐和妈妈分离。更加倾向于和他相同性别的爸爸。还可以更好的避免俄狄浦斯情节,也就是恋母情结。

有男孩的妈妈们,正好借此机会休息一下,三年多的日夜陪伴,好不容易可以放松放松,乐得自在。顺便提高一下自己,让自己的孩子和队友更爱自己。

我这里有几个小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为此苦恼的妈妈。

1、只做不说,并小心监督。少说话多行动。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曾说的那样:“闭上嘴,去行动。”

2、调整自己的情绪。慢跑、快走、瑜伽、打坐等等,找到适合自己又简单易行的方法,修身养性。改变自己,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3、让爸爸参与有效陪伴中,统一教育方向,统一原则,从而减轻妈妈的育儿压力。

4、父母相爱。美好和谐的婚姻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学会爱人和被爱。

孩子爱爸爸,或者爱妈妈,或是爸爸妈妈他都爱。无论怎样表达,都是他在成长。

接受爱,选择爱,从感性到理性的去爱,都是一个孩子在长大的表现。我们把孩子培养的如此论证,敢于表达,这不就是妈妈的成功吗?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开心,而不是苦恼。

遵从自己的内心,丰盈自己的内在与外在,好好爱自己的家人。孩子只爱爸爸不爱妈妈,只是暂时的。等他再大一点,懂得多了,就会意识到,自始至终,他都是爱妈妈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