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长在2025年度市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度市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暨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部署重点任务,进一步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为推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任务
(一)坚持从政治高度审视财政廉政风险。财政部门作为政府资金管理的核心枢纽,承担着统筹财政资源、保障重点支出、防范债务风险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们通过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在规范权力运行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财政资金分配、政府采购、专项资金管理等领域仍存在廉政风险点。比如,某市财政局原副局长违规插手工程招投标,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某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主任利用职务便利套取财政资金,这些案例警示我们,财政干部手握”真金白银”,一旦理想信念动摇,极易成为被”围猎”对象。全体财政干部必须始终牢记”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治属性,把讲政治贯穿到资金分配、政策制定、预算执行各环节。
(二)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阶段性特征。当前反腐败斗争呈现”三个转变”新特征:从”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延伸,从”查处个案”向”系统治理”深化,从”运动式反腐”向”常态化监督”转型。我们要深刻领会”四个任重道远”的重大判断,清醒认识财政领域”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新型腐败手段翻新升级等新动向。比如,有的通过虚列项目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有的利用”影子公司”进行利益输送,有的在专项债发行中收受好处费。这些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比对、智能预警等手段,构建”制度+科技”的防控体系。
(三)充分认识深化自我革命的紧迫性。对照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财政系统管党治党还存在”三个不相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层层递减,与”一岗双责”硬约束要求不相适应;重点领域制度执行刚性不足,与”不能腐”的治理效能不相适应;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存在盲区,与”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不相适应。去年省委巡视反馈的预算编制不精准、绩效评价走过场等问题,暴露出我们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方面还有差距。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二、聚焦重点领域,以系统思维推进清廉财政建设走深走实
(一)构建全覆盖责任体系。完善”四责协同”机制,制定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检监督责任”四张清单”。建立”财政大监督”格局,整合预算评审、绩效评价、内部审计等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实施廉政风险防控”三色预警”,对高风险岗位实行轮岗交流,对中风险岗位开展专项检查,对低风险岗位加强日常提醒。健全与审计、巡察、纪检监察的贯通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整改联动。
(二)织密全过程制度笼子。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构建”1+8+N”制度体系(”1″即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意见,”8″即预算、国库、资产等8个领域专项制度,”N”即具体操作规范)。重点完善五项机制:一是重大事项决策跟踪评估机制,对大额资金分配、政策调整等实行全周期记录;二是政府采购”三分离”机制,实现项目受理、评审、验收环节物理隔离;三是专项资金穿透式监管机制,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流向可追溯;四是债务风险防控闭环机制,建立”红橙黄绿”四色预警指标;五是内部巡察常态化机制,每两年实现处室(单位)巡察全覆盖。
(三)强化全链条监督执纪。做实政治监督”三看”: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否到位,看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是否变形走样,看履行财政核心职能是否存在偏差。深化作风建设”四治四促”:治”庸”促担当,治”懒”促效能,治”散”促规范,治”奢”促清廉。开展专项整治”五大专项行动”:违规吃喝隐形变异问题专项整治、基层财政”微腐败”专项治理、评审专家库专项清理、会计评估行业专项检查、财政惠民资金专项稽核。用好”四种形态”,对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对顶风违纪行为严肃查处。
三、坚持标本兼治,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
(一)铸牢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实施”财政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工程”,建立”第一议题”跟踪问效机制,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党组会、支部”三会一课”必学内容,实行”学习-落实-反馈”闭环管理,每季度开展专题督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财政领域落地生根。开展”沿着总书记足迹看变化”现场教学,组织干部赴乡村振兴示范点、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开展沉浸式学习,通过”实地观摩+专题党课+研讨交流”模式,增强政治认同。组织”财政改革发展大家谈”专题研讨,设立”金点子”奖,鼓励干部围绕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资源统筹等重点工作建言献策。深化”三服务”活动,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制度,每位班子成员定点联系2-3个县区财政局,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专项行动,选派业务骨干担任驻企服务员,建立”政策清单+问题清单+落实清单”机制,推动减税降费、产业扶持等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完善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实行政治表现负面清单管理,细化5大类20项具体指标,对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进共同富裕等重大斗争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中优先考虑。
(二)锤炼专业过硬的履职本领。打造”财政大讲堂”学习品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5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