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三资”守富路,夯实根基促振兴——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大会上的讲话

严管“三资”守富路,夯实根基促振兴——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农,天下之大本也。”农村发展是国家繁荣的根基,而农村集体“三资”,即资金、资产、资源,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其管理水平直接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议题,就是要正视问题、寻找对策,为农村的长远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子”,是农民群众的共同财富。管好用好“三资”,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保障农民权益角度看,“三资”管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分配。合理利用集体资金,发展特色产业,能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性收入;科学盘活集体资产,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实现增值,可让农民按股分红,分享发展红利;有效开发集体资源,如土地流转、山林经营等,能让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使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多收益,切实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促进农村发展方面,“三资”管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的重要支撑。充足的集体资金可以投入到农村道路修建、水利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改善等项目中,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同时,良好的“三资”管理能吸引社会资本下乡,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层面来讲,规范的“三资”管理能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公开透明的管理流程,让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一目了然,减少群众对干部的猜疑,化解潜在矛盾纠纷,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政治生态,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我们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不规范
    部分农村集体资金账目混乱,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原始凭证不规范、记账不及时、账目核算不准确等现象,导致资金收支情况不明晰。有的村甚至出现白条入账、坐收坐支等违规行为,严重违反财经纪律。
    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规划。一些村在资金使用上随意性大,盲目投资,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和项目可行性,导致资金浪费或投资失败。例如,个别村为发展产业,未经充分调研就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养殖场,由于技术不过关、市场行情波动等原因,养殖场经营不善,不仅未能带来收益,还使集体资金遭受损失。
    此外,资金监管不到位也是一大问题。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村民理财小组未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对资金使用的审核把关流于形式。外部监督力量薄弱,相关部门对农村集体资金的审计监督存在滞后性和不全面性,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资产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清的问题较为普遍。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资产没有明确的产权归属,存在争议和纠纷。一些村办企业改制不彻底,资产界定模糊,导致集体资产被侵占、流失。例如,个别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通过低价评估集体资产、虚假交易等手段,将集体资产据为己有。
    资产运营效率低下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部分集体资产闲置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些村的厂房、仓库等资产长期闲置,未能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增值。同时,资产经营管理方式粗放,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科学的运营机制,导致资产收益微薄。
    在资产处置方面,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部分村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评估、公开招标,而是私下交易,暗箱操作,造成集体资产低价出售,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
    (三)资源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资源的发包和流转不规范。在土地、山林等资源的发包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合法、合同不完善等问题。一些村没有经过民主决策程序就擅自将集体资源发包给个人,承包合同条款不明确,承包期限过长或过短,导致集体资源收益受损。例如,个别村将集体土地发包给企业,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土地用途和租金调整机制,企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且多年未调整租金,造成集体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规划。部分村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过度开发山林资源,导致水土流失;盲目发展养殖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粗放式的开发利用方式,不仅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资源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相关部门对农村集体资源的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动态管理机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流转情况等不能及时掌握,难以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同时,村民对资源监管的参与度不高,缺乏监督意识和监督渠道。
    三、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强化资金管理,严守财经纪律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审批流程。明确财务人员职责,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杜绝白条入账、坐收坐支等违规行为。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确保账目核算准确、及时。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编制科学合理的年度资金预算,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和重点项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高效。对于重大投资项目,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防范投资风险。
    加大资金监管力度,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强化内部监督,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定期对集体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审核和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加强外部监督,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集体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做到定期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农村集体资金监管平台,实现资金收支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二)规范资产管理,提升运营水平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明晰资产产权归属。对所有集体资产进行清查登记,核实资产数量、价值和使用情况,依法依规解决产权争议和纠纷。建立健全资产产权登记制度,明确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为资产的规范管理和运营奠定基础。
加强资产运营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根据资产的性质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运营方式。对于闲置资产,通过租赁、拍卖等方式进行盘活;对于有发展潜力的资产,通过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实现资产的增值。同时,要加强对资产运营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的绩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