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在全市命案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在全市命案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命案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命案防控的决策部署,深刻分析当前形势,查找问题短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命案防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命案防控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底线工程,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近年来,我市命案发案率逐年下降,但每一起命案背后都是家庭的破碎和社会的伤痛。2024年全市命案发案率同比下降12%,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引发的案件占比仍达45%,说明我们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还存在盲区。要清醒认识到,命案防控不仅是治安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必须树牢”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把命案防控作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经验交流”,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硬指标”,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恶性案件的底线。
    (二)命案防控是检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必须以”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攻坚突破。当前,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社会转型关键期,利益诉求多元化、矛盾纠纷复杂化特征明显。去年全市排查矛盾纠纷3.2万件,化解率达98%,但仍有2%的隐患未彻底消除。特别是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婚恋家庭纠纷调解等领域,还存在部门联动不畅、信息共享不足、跟踪回访不到位等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命案防控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局,作为平安建设考核”一票否决”事项,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命案防控是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必须以”人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凝聚合力。每一起命案的发生,都暴露出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要深刻反思:为什么有的矛盾纠纷反复调解仍激化升级?为什么有的重点人员长期脱离监管视线?为什么有的区域连续发生同类案件?根本原因在于责任落实”上热中温下冷”,基层基础”头重脚轻根底浅”。必须树牢”大平安”理念,把命案防控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文明创建深度融合,构建”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可控”的防控体系,让平安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二、聚焦重点关键,强化攻坚突破,坚决打好命案防控主动仗攻坚仗
    (一)织密矛盾纠纷排查网,实现风险隐患”清仓见底”。一要深化”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将1.2万名网格员、4.8万名平安志愿者编入1236个基础网格,落实”日巡查、周分析、月研判”制度,重点排查情感纠纷、债务纠纷、土地纠纷等六大类风险。二要创新”线上+线下”排查模式,依托”智慧矛调”平台整合12345热线、网络舆情、信访投诉等数据,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高风险隐患实行”领导包案、专班攻坚”。三要严格”首接负责、闭环管理”制度,落实矛盾纠纷”受理-调处-回访-归档”全流程监管,对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严肃追责问责。
    (二)筑牢重点人群管控墙,确保服务管理”精准到位”。一要实施精神障碍患者”阳光工程”,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完善”医院-社区-家庭”衔接机制,确保监护责任、救治救助、服务管理”三个100%”。二要开展重点青少年”护苗行动”,建立”一人一档”帮扶台账,整合团委、妇联、司法等资源,打造”四点半课堂””心灵驿站”等服务平台。三要强化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推行”过渡性安置基地+技能培训+就业推荐”模式,帮助562名重点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对扬言报复、暴力倾向等高危人员,严格落实”五包一”管控措施,确保不漏管、不失控。
    (三)构建社会治安防控圈,推动关口前移”未病先防”。一要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新增高清摄像头2.3万路,整合社会视频资源5.8万路,打造”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的智能感知体系,实现重点区域AI智能预警全覆盖。二要优化”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在夜市、酒吧、KTV等重点区域设置23个警务工作站,组建12支”平安义警”巡逻队,配备移动终端实现动态巡防精准调度。三要开展”全民反诈””扫黄禁赌”等专项行动,深化”护校安园””缉枪治爆”攻坚,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2024年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8.7%,命案发案率保持全省最低水平,群众安全感达98.6%。
    三、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工作实效,全力构建命案防控长效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三级书记抓防控”责任体系。市县乡三级党委要建立”书记季度调度、常委月度督导”工作机制,将命案防控纳入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固定议题,实行”一把手”亲自主持研判、亲自部署推动、亲自督办落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领导干部责任清单和年度述职评议制度,对连续两年命案发案率不降反升的地区,由市委主要领导约谈县区党政主官。创新实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