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四个维度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抚养比重不断上升,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且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制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发展银发经济,有利于将人口老龄化风险转化为长寿时代发展红利,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抓手,也是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要深刻把握当前老龄化呈现的阶段性新特征和供需结构新变化,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资源,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大力推进银发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着力统筹“多元化供给”“多层次需求”与“全周期保障”更好衔接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作为面向全生命周期、覆盖老年群体和备老群体的新型经济业态,银发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口抚养比重不断上升,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且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加快发展银发经济,促进多元化供给和多层次需求动态平衡,健全面向老年群体和备老群体的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推动银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集智聚力尤为必要。
??聚焦多元化供给和多层次需求有效衔接,构建完整完备全产业链,促进全产业融合。老年群体是家庭社会的重要成员,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要用心用情常思老人之所想所急,真心真意解决好老人之所忧所虑,充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以多元化服务供给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银发市场供需变化,破解制约银发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和卡点,以有效供给激发银发一族有效需求,以有效需求带动银发市场有效供给,从而更好促进银发经济供需结构平衡。合理优化银发市场资源配置,高效促进产业链各要素间彼此赋能、协同整合。积极拓宽养老服务场景,根据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养老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适老产品、适老设施和适老服务,充分释放不同群体的消费意愿,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促进银发经济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健全老年群体和备老群体全生命周期保障的支持和服务体系,积极应对“未富先老”“未备而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必须增强健康备老和财富备老保障,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保障和医养康养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合理应对“未富先老”潜在风险,丰富拓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和专属商业养老产品,充分发挥养老金融的产品效能和资源优势,确保实现居民健康、养老和理财需求多元融合,为老年群体和备老群体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和收入保障。
2.着力统筹“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有爱社会”更好结合
??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协调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政府引导与企业参与并重,促进政府、市场、社会、个体各方联动形成合力,有助于塑造和培育银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共同营造老龄友好、社会友善的和谐环境。
??促进银发产业链升级,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高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和线上线下资源,有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扎实推进银发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形成备老与为老产业全面融合发展的局面,实现全链条增值和全环节提升。同时,多方协同优化城乡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强化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城乡养老服务网络,支持农村地区等重点领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提高农村居民养老服务水平,有效缓解城乡养老服务差距,兜紧兜实民生底线。
??发展银发经济,必须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有爱社会环境,促进“物质养老”与“精神文化养老”更好结合。注重精神文化养老与物质养老并重,发展壮大老年文化服务产业,提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和物质保障,在保证“老有所养”“老有善养”的同时,更好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切实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全社会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积极营造爱老、助老的社会环境,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亲情关爱,真正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着力统筹银发“产业链”“科技链”“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