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跳出“为学而学”
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与实施重塑了党的形象,重构了政治生态,革新了社会面貌。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需重在跳出“为学而学”,深刻展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实践品格,以及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治理期冀。
继往开来之举——
中央八项规定坚持聚焦制约党风、政风、社风向好的关键领域,十余年深耕细作,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形成了以上率下、层层传导的强大势能。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重塑党群关系的血肉联系。这种规范不仅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的系统性治理,更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回归与坚守;既是党性修养的提升过程,也是政治能力的锤炼过程。
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价值观念多元碰撞的今天,个别党员干部仍存在政治意识淡化问题,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错位,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将短期政绩凌驾于长远发展之上;有的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现新变种,数字政绩、痕迹主义仍未根除;某些部门将程序合规作为免责护身符,过度强调流程审批而忽视实际成效,形成“程序空转”现象,既消耗行政资源,又损害治理效能。
更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干部刻意规避八项规定的约束边界,形成具有更强迷惑性和腐蚀力的“精致化”腐败现象,集中暴露出理想信念“总开关”拧得不紧、政治能力“压舱石”夯得不实等问题。
深入分析作风问题的深层诱因,既有制度执行“温差”“偏差”导致的约束软化,也有思想教育“虚化”“弱化”引发的信念动摇。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更系统的思维抓作风建设,既破解显性问题,又防范隐性风险;既整治具体行为,又根治思想病灶,进而破解“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治理困境。
纪严于法之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20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