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关于读书的文章,有读者留言,想知道我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在不少人印象中,我还有个“学霸”身份,虽然我对此持保留意见。但转念一想,这么多年来,我好像确实没写过所谓的“学习干货、职场成长”等内容,因为我对此很反感,理由是,我觉得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和节奏。
因此,当我眼看奔三而去,在离开学校已经六年后,我想,我可以冷静地回头凝望我的学习成长经历。读者的留言唤醒了我,我想到了过去二十多年岁月长河里一些波光粼粼的时光片段,于是我决定,在记忆模糊之前,我也有必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本文于我是回忆录,于各位读者,就当看故事吧,至于学习方法,仅供参考。
【童年】
作为94年出生的黄土高原的农村孩子,我的童年是明媚而轻松的。没有补习班,作业总体而言并不多。4岁半进学前班之前,在家里我是十分闹脾气的小孩,爱哭,停不下来;但四岁半进了学堂,一下子就变得安静,也不闹腾。事实证明,读书的确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我信。
小学时我的成绩一直都不错,每次都是全班第一,每次也都领奖,一个奖状,然后送个笔记本或钢笔之类。小学时谈不上具体的学习方法,就是听老师的话就行——这说明,在十岁之前,小孩其实是没有学习上的主动意识的,即便好学如我。准确来说,大多数小孩其实还不足以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为什么会喜欢学习呢?因为认真学习和考好成绩,能够得到老师家长的称赞和优待。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游戏,玩得好就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十岁以下的孩子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他将学习视为一场游戏,在游戏中取得良好表现,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周围人数倍的优待——本质上,他只是乐于玩游戏而已。
十岁以后,也就是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我才渐渐产生了主动的学习意识——也就是对知识本身产生了兴趣。有一系列标志事件。
事件一,主动找课外书看。
在我小时候,在我们那里的农村,尽管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但这种重视,并不深入。举个例子,不少农村家庭,其实家里是没有书桌的,孩子写作业大多趴在炕边或茶几上。因为作为农民,大多数人平常根本用不到书桌,家里纸和笔都有限,更别提家里会有什么藏书。
读书是匮乏的。但我相对幸运。我爸妈尽管也是初中便辍学,但我爸后来通过自学成为村里的会计,也许是因为职务的需求,总之我爸始终坚持自我学习,当然也坚持给家里源源不断地往回带书。虽然很多都是公文书,是新闻报纸杂志,但我也来者不拒。
小学五年级左右,我翻到了曾经是小学老师的爷爷的一些藏书,是二三十年前当时的课本,于是,我看到了198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本《动物学》,发黄的纸张里,介绍到了恐龙,介绍到了昆虫,介绍到了节肢动物等,让我异常兴奋。
我的同学也多是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农民家庭是没有什么藏书的,也没有读书氛围,但总有那么几户是例外。我的一位同学家里,也有二三十年前的老课本,被我串门时发现,我就借了回来看,于是知道了赵树理,知道了《小二黑结婚》,知道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小学当时也有所谓的图书馆,其实是个图书室,很严格,每周只有固定一天中午一个小时开放借书,六年级时我总是借书,印象深刻有一本《古诗词鉴赏》,比绝大多数课本都要好,感觉像给老师看的教案,里面收录了很多课本之外的诗词,我特别喜欢。岳飞的《满江红》和俞大猷的诗词,都是六年级时我从那本书里先看到的。
事件二,一本地图册。
小学五年级吧,我爸买回来一本书,是《中国地图册》。彩色的,很给力,每个省和省会,都有地图展示。于是在不到一年后,这本地图册被我翻得起了毛,并常常掉页——后来证明,这些代价是值得的。因为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次表哥来我家,我们闲得没事干,那就做游戏吧,我让表哥拿这本地图册考我,随便问我哪个省的省会是啥。那天早上,表哥没能考倒我。
多年后回看,我才意识到,原来这本地图册,便是我对地理这门学科所有兴趣的起点。
小学五年级时,我已经可以熟背国内任何一座大城市的区位了。到了六年级,每天中午有两个小时时间,我常常去邻家伙伴伟伟家玩,因为他们家当时养了猫,母猫产了好几窝仔,我们小伙伴都喜欢去和小猫仔玩。不过伟伟家还有一个让我很有兴趣的东西,那就是他们家墙上贴的一张世界地图。我们搞定地图的方式简单粗暴——还是做游戏。在地图上找点,找某个名字,比如湖泊的名字,城市的名字,然后看另一个人能不能以最短的时间找得到。你可以理解为,就是在背地图。
比如我现在可以考你两个问题,第一个,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什么?第二个,南美洲有个很著名的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它的名字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科迪勒拉山系。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的的喀喀湖。第一个山系当时被我记住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能从北美贯穿到南美。第二个答案,我是先记住的是这个奇怪的名字,后来才知道这个湖的特殊之处。
事件三,小学六年级,一个周末,写作业。
不同之处是,没有老师督促,而是我和村里另外两个同学,一个叫王成龙,一个叫杨盼。我们当时特别喜好数学,而且专攻那种有难度的应用题。春暖花开,一个周末,我们既想做数学题,又想去草长莺飞的山沟里去玩。于是,最后决定——带着数学作业,去山沟里玩。
场面比较滑稽,三个十二岁的男孩,跑到山沟里爬树摘杏子吃,吃饱了靠在树上,或干脆趴在草坡上,一起研究几个数学题怎么解。那是一个很酷的春天。
【初中】
初中是在镇子上读的,当时学生很多,有个班主任经常开班会时如是发言,“你们现在已经在本镇最高学府了!”
初一刚来,第一次考试,我好像就是年级第一吧没记错的话。反正初中时代,除了初二有一次没考好,只拿了个班级第二,剩下都是班级第一。在年级排名上,初一和初三拿过几次第一,初二有所懈怠。
到了初中,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变得很多,好处是学科知识更丰富,挑战是更考验综合性学习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我的学习胜在均衡。少有偏科,即便初中才真正开始学习的英语,算是我的弱项,但也不至于拉分。我从来不是那种特别勤奋的学生,相反,到了初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比如喜欢上打篮球,喜欢和女生玩啊……总之,能分配给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减少的。
我想我在学习上最大的优点,就是擅长于培养兴趣,当兴趣萌发后,我只需要跟着兴趣的引领去享受,学习成绩便水到渠成。
我对几乎所有的科目,都感兴趣。是的,所有科目。我才不管他主课还是副课,只有喜欢和更喜欢。
比如初中时,对地理的兴趣登峰造极。初二时,因为地理老师很有趣,我们班有不少人都对地理感兴趣,我们在每天的早操课前读环节,一伙人很疯狂地做游戏——嗯,还是摊开地图册,大家一起来找地名。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记住一个个知识点。兴奋所致,常常会将嗓子喊哑。
结果是——初二时期末考试,在满分100的情况下,我的历史96分,地理98分。并且,这两门考试,我都只用了不到20分钟就考完交卷。
我的学习是兴趣主义,我从来不喜欢下笨功夫。因为,学习只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不能允许学习这件事无限制拖延我的时间,周末我会快速搞定家庭作业,起码不能让作业影响到我下午的打篮球时间。
初三时,因为中考的关系,有老师在周末开设补习班。有次放学前,英语老师碰见我,跟我说你想来补课的话她不会收钱,推着自行车正奔出校门的我表示考虑一下——我自然不会补课的,耽搁我打篮球。初三一次期中考,我的总分是班级第一,全年级第二。但讲试卷的时候,我发现英语给我加错分了,少加了两道题15分,找到老师核对。后来英语老师跟我说,这次确实给你加错了,如果加上那15分,你就是年级第一。我并没有要求改分。因为在下次的期末考,我的总分减15分还是年级第一。
初中时,最让我难忘的一个关于学习的场景,还是在2008年的5月——
5.12汶川地震,给远在陕西的我们也带来巨大震感。当时初二的我们,当即停课二十天,农村家里的平房也都不太敢住,爸妈在家门口搭了一个简易棚。5月的北方已经足够暖和。那一年手机还不流行,我要听歌,只能用家里的录音机,以及,在同学间已经开始流传MP3。于是,我很喜欢在晌午的时候,趴在简易抗震棚里的床上,一边听着录音机放歌,或者用MP3听歌,一边翻看着那学期还没学完的课本,提前预习所有的科目,一切都显得那么百无聊赖,但一切又都那么轻松自在。
【高中】
如果说,以学习成绩为指标,那么,从小学到初中,可以说我的确具备“统治力”,但从高中开始,我再也没有拿过一次班级第一,更没有拿过一次年级第一。因为我们班就是全年级最好的班。
高中从黄土高原的小县,来到了省会西安。我是被学校邀请来上学的,但学校邀请的可不止我一个。我的同班同学,来自全省各地,基本都是当地的佼佼者。于是,可以说,我的高中是处于一个省域竞争的。
高中的学习,与初中截然不同。尤其是数学上,一开始会给人带来非常的不适应。
我们班是所谓的精英班,大家彼此都没底,于是学习都很积极,只有考次试才能见分晓。高一第一次期中考,没记错的话,我好像考了第六还是第十三,记不清了,反正三年里,我最好的名次就是年纪第六,最低的名次应该低到过差不多年纪第20名左右。
高一时我的学习势头还是不错的。第一次期中考,我们班数学有两个人是120分满分,一个是年级第一的姑娘吴昭,另一个则是我。其实我没想到会得满分,因为我分明觉得刚上高中,数学是让我感到很不适应的。
真正让我感到适应的,还得是地理。高一第一学期的地理,是自然地理,也是公认的难度最大的一本。但期末考试,满分100分,我的地理是96分好像,年级第一。印象深刻的是,包含一道题,让画出全球洋流与季风循环图,很多同学栽在这里。但这些对我来说都没难度。因为我的地理功夫,本身就在课堂之外。
历史也是我的舒适区。高中历史老师是学校的副校长,他的讲课水平相当高,高中历史有个特点,与初中历史重在讲历史事件不同,高中历史更注重分析历史的逻辑规律,这导致很多同学觉得很枯燥,听不进去。哪怕是我们精英班也不例外,还有一些同学觉得反正明年我选理科,于是对历史直接战略性放弃——我不打算放弃。因为我喜欢历史。历史老师上课要讲的知识点和延伸点,他的话头我差不多都能接上,于是就形成了老师在上面讲,刚说了前半句话,我就坐在下面大声接了后半句话茬,然后老师就会说“对”,一些同学便向我投来喜悦的目光。我是课堂上少有的,能够以及愿意给老师讲课回应的学生。
有一个周末在操场打篮球打到天黑,遇到副校长的历史老师查校,他认出了我们几个,于是跟我们谈话,对我说——你很有历史上的天赋,选文科一定大有造诣,成绩也会很不错。我表示,考虑考虑。
高二文理分科,我选理科。理由是——我的历史和地理已经很强了,包括思政在内,这些科目我的确很感兴趣,所以我确信,以后即便不再学这些课程,我还是会有兴趣继续自我学习的。而理科这边,我也很喜欢物理,喜欢生物,对化学倒是兴趣一般,这与高一时我阴差阳错当化学课代表这段并不愉快的经历有关。但我也清楚,我对理化生只是有兴趣,但并没有达到擅长的程度。如果我不选理科,那么物理化学和生物,大概率我就会荒废。这不是我想看到的。
是的,选文还是选理,我的判断标准是——哪种选择更能保障我实现文理全面协调发展?
我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兴趣和能力,对历史地理和政治,可以进行自学而不荒废;但理化生,自学支撑不起来,必须得当成主课来对待才能学进去。
我既不想放弃史地政这些学科对我的人文熏陶,也不愿舍弃理化生对我的逻辑训练。
这便是高中时期我的一个学习特点——在我的认知里,学科之间不存在高下立判和鸿沟,我认为每种学科都值得学习。我喜欢理科的逻辑性,也喜欢文科的人文性,还喜欢体音美的精神滋养。
是的,这是一个足够大的企图心,我居然试图去坚持“文理艺体劳”全面协调发展。
我的学习,已然不局限于学校规定的学科界限。
高二时,在学校门口的报刊亭,我不仅买到了《灌篮》杂志,还看到了《南方周末》和一本关于韩寒的杂志。于是,我的青春叛逆期降临。
作为应试教育的受益者,但高二的我,开始怀疑和重新审视高考和应试教育体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的学习开始卸力。想来也正常,当你对一件事情有所怀疑时,自然没法再全力投入。但我还不至于掀翻桌子,因为作为农村出身的孩子,爸妈含辛茹苦送我到城里上学,学校老师也衷心待我,我实在不能伤他们的心。于是我变得矛盾。
这种矛盾一直持续到高考前,最后导致我不得不在距离高考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请假一周回到老家,重新梳理我的心境与思绪——办法是,在2012年3月的早春里,我每天都会出门,到县城坐一趟城乡公交,去此前从未去过的我们县的其他乡镇。我一个人去那些陌生的小镇,在镇子上游荡,去镇上的小学和初中再看看——我把自己当成一个旅人,去审视这片土地上的人,去看这片土地上的小孩,他们从那么一个卑微的起点起步,有着那样朴素的成长环境。我从那些小孩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于是我也终于看清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该到哪里去。
所以,尽管我质疑高考,质疑应试教育,但我仍然应该拥抱高考,只有跨过这一关,我才能与高考和解。所以我回到西安,回到学校,向高考冲刺。最后成绩没有很高,但也不算失望,因为我的底线就是考一个一本学校。
高考后的夏天,在7月的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那时候我已经有了手机,但2012年,还是2G时代,加载一张图片都费劲,流量贵到几十兆每个月要花我上百块钱。我常常在半夜醒来,开着夜灯,于是在夜里写下那一首又一首诗,把它们发表在空间日志。那是一个文艺的我,是此前在高中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不太能看到的那一面。
在学校之外,在我的业余兴趣里,对新闻、对杂志、对博客,对互联网,已经让另一个我开始萌芽,那是一个在网络上创作表达自己的我。并且在十年后,那个我便敲着键盘写下了你目前正在读的这篇文章。
【大学】
理论上,大学是脱离了应试教育体系的。
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我的大学学习成绩,非常平庸,还有三门挂科。因为,大一的时候,我经常翘课,考试也不在意,你说挂科,我说无所谓,不在乎。但如今,我并不鼓励这么干,因为完全没必要——知识是无辜的。
在大学,我是一个好学的人,甚至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但我的学习,游离在学科体系之外。
我翘课,是因为我有更感兴趣的书目要学习,所以我呆在图书馆。
大一时,因为陷入对人生意义与自我使命的迷茫,导致我陷入一段抑郁期。当时我的自我学习,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学校图书馆里的心理学书籍,基本上都被我横扫一遍。
大二时阴转晴。我对人物传记感兴趣,对哲学感兴趣。我可以认真到,花一个月时间,每天在图书馆,对着罗斯-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认认真真记一本笔记。
总之,大学时代,我的学习十分自我,几乎不受学科专业的影响。这是因为大学的我,面临一个核心矛盾——自我认知。为了搞清楚这件事情,我付出很多探索,也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也因为这件事情,整个大学,我既没有好好学习考试去拿奖学金,也没有花前月下去谈一场校园恋爱。
有遗憾吗,当然有。但如果重来一次,我估计我还是会走同样的路。没办法,有些路,即便是弯路,在彼时那个阶段,在彼时的认识和格局下,仍会做出彼时那般的选择。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后不后悔。
【工作】
2016年我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工作。这标志着,我结束了16年的职业学生的生涯。
是的,从此以后,学习不再是我的主业,而变成了我的副业和兴趣。
进入职场,会发现要学习的维度更多,如果说此前学校的学习是平面的,那么职场社会的学习,就是立体的。
面对这样的变化,作为拥有16年学习经历的我,唯一的底气,便也是——自己的学习能力。
可以说,我这几年的职场发展路线,也的确验证了我的学习特质——培养兴趣,兴趣主义,不给自己设限。
除了刚毕业第一份工作与大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有名义上的联系之外,很快,从第二份工作起,我就与自己的大学专业彻底分道扬镳。六年来,我从环境教育的NGO到跨境电商,再到国内电商,再到数字营销,再到如今的品牌咨询……跨了4次行,经历了6家公司,3座城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路线?
一步步走出来的,走一步看一步。准确说法是,每一次跳槽的新领域,都来自于我在上一份工作中所接触和涉及到的业余兴趣,而我接触到那些新鲜的兴趣点时会自己研究,正是这样的自主学习,为此后的跨行跳槽打下了基础。
……
【小结】
可以说,学习这件事,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因为,学习之所以受重视,正是因为它本身有功利的一面。
从小到大,我们的学习生涯里就充斥着“有用”和“无用”之争。
小时候,老师和家长会认为,你看课外书是不对的,也是没用的;
中学时,老师和家长又会认为,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实践都是没用的,甚至是坏的,比如和女同学情深深雨蒙蒙;
大学时,不仅老师和家长,更多是我们自己,会认为有些科目,有些书,有些活动,有些人,是没用的。而有用的,才是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养成;
到了职场,会有人告诉你,搞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够了,其他人的事,别管,没用的。
……
我始终不理解的是,任一阶段的我们,凭什么就能对某件事情那么笃信地定性为“没用”呢?
“没用”是什么意思?是对工作没用,还是对整个生活都没用?是当前没用,还是此后一年、三年、十年都没用?……哪来的自信去笃定呢?我不理解。
因为我不理解,所以我从不以“有用”“没用”去评判我遇到的人和事。
遇到有兴趣的事,那我就尽可能去感受一下,体验一下,觉得不错,那么就收藏一下,下次继续体验和研究;
遇到有意思的人,那我就想去了解一下,认识一下,如果有缘,那么成为朋友也不错。
我管它有用没用呢。
我的职场经历和生活体验已经告诉我,生命中那些无意间捡起的贝壳,总有一天,会在我们的生命中带来回声。
我最不能接受的,便是成为一个闭塞的、固执的、局限的人。总是自以为是的判定“有用没用”,就会使我成为这样的人。
这可能与我的原生家庭有关系。我爸妈虽然只是学历不高的农民,但他们对我的教育方式,十分民主且自由。我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自己做主。而他们经常支持我的各种决定。
可以说,我很幸运的一点,便是出生在一个物质条件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但却享受到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与富养——这造就了我的独立性与思辨性,造就了相对丰盈的精神自我。
但我也同样意识到了这般局限——那便是我对现实生活缺乏足够的实践,对物质生活的欲望不足。也就是说,我还需要学习和实践,该怎样脚踏实地过烟火日子。
我喜欢这样的探索,目前为止,对相对陌生的领域,我还是容易产生兴趣的,而一旦产生兴趣,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交给时间,时间自然会给我答案。
如今我感兴趣的学习领域很多,比如职场,比如写作,比如减肥,比如爱情,比如音乐,比如好好说话,比如做饭,比如……明天去爱你……这样的土味情话。哈哈哈。
我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也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何乐不为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