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的娘亲

原创 周红卫 周红升 密城记 2022-01-12 10《密城记》总第1200期 2022年1月12日

新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文化研究室 主办

母亲,我的娘亲

母亲,我的娘亲

周红卫 周红升

常言说,母爱最伟大,母恩重如山。我同世人一样,有一个慈祥、善良的母亲。可是五年前,母亲不幸因病辞世,享年七十三岁。她是成了植物人一年后才走的。临走时,母亲微微惨淡的瞳光中,带着对生活的恋恋不舍和对我们兄弟四人的无限眷恋……

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她为了我们一家人付出的太多。“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常常在心里默唱着这首歌曲,两眼充满了泪水,泪帘中幻化出母亲和蔼慈祥的容颜、善良温馨的话语……

母亲为家里勤俭操劳一生,有这样伟大的母亲,是我们的荣幸和骄傲。我们搜肠刮肚,用什么样优美文句、锦绣华章,都无法表达对娘亲的思念。亲情似海深,令我们不由失口喊出“妈妈——”

一句“妈妈”发自肺腑,一声呐喊撕心裂肺。孩子们从心底虔诚地呼唤远去的母亲:“我的母亲,亲亲的娘亲!”

01

我的母亲叫马淑琴,又名马福兰,出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那个多灾多难、被日本鬼子侵略践踏的时代。曾听姥姥说,母亲五岁那年差点闯了大祸,那年日本鬼子进村,村里人都躲藏到村外麦地里了,姥姥带着母亲,躲藏在离路边较近的麦地。

鬼子兵从路上走过,“嘎叽嘎叽”的皮鞋声,引起了母亲的好奇。她突然起身欲张嘴叫喊,吓出姥姥一身冷汗,匆忙把我母亲按下紧抱在怀里,用手紧捂了母亲的嘴……母亲在那兵荒马乱、贼寇肆虏、土匪横行中,顽强渡过了她的童年。

新中国成立后,母亲刻苦勤奋,以自己的聪颖智慧努力求学。但因为家里穷,她免强读了完小,成了村里很稀少的小学毕业的“大学生”。因母亲有点学问,被县里招工,进了县第二饮食服务公司,学习理发技术。她聪明好学,努力上进,又被密县招待所招走,进了县委招待所工作。随后与我的父亲相识,结为伉俪。

母亲出身农村,吃过苦,受过罪。她性格直爽,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对单位的不正之风敢于提出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无形中得罪了单位领导。个别领导借此机难为她,处处给她穿小鞋。我的母亲年轻气盛,一气之下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扎根农村,参加生产劳动

母亲人穷志不短,不甘寂寞,励志学习一技之长,以养家糊口。她拜老师,学会了裁剪逢纫衣服手艺。

在我姥姥的操持下,母亲落户到了曲梁全庄周洼村。到了那里后,她充分发挥一技之长,热心帮助村里人理发、剪裁缝纫衣服。于是,她的手艺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发挥。她剪裁衣服,有钱没钱都热心服务,个别困难户就免费,都精心细致做好,让人穿上合身得体。

母亲的勤劳善良,很快赢得了周围村民的尊重和信任。村里老少爷们有喊她大姐的,有喊姑的,也有人喊她姑奶奶的。母亲的理发工具和那台脚踏缝纫机昼夜不停的工作,为她在村里赢得了很高的威信。

02

我的母亲心地淳朴、善良。母亲和父亲一生孕育我们弟兄姊妹七个,我上边有一个姐,两个哥哥都不幸夭折了。因此,父母对我们存活的四兄弟十分疼爱。

我们四个是男孩,吃的多,穿的费。母亲为了我们能吃饱穿暖,不惜受苦受累,辛勤劳作,在那缺粮缺钱的年代,总是千方百计省吃俭用养活我们。为了让我们穿暖、穿着体面,她点灯熬夜赶制出一双双新鞋,挖空心思让我们穿上新衣服。她经常改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三穿罢老四穿。

母亲,我的娘亲

父母当年合影

那时候凭工分吃饭,我们家劳力少,父亲是脱产干部,家里只有母亲一人劳动挣工分,生产队分的粮食一直不够吃。父亲就偷偷买一些高价粮,贴补家用。这些少得可怜的粮食,母亲总是变着法子改善我们生活,使我们好好长身体。

母亲擅长用红著面做窝窝头,加工成红著面条,用蒜蓉、醋一拌,吃起来可有味了。那时候总吃不饱饿肚子,我们就吃红薯干、红薯玉米饭。母亲变着花样改善生活,白玉米饼子、黄玉米饼子,有时玉米饼子摊上熟柿子,吃着可甜了。她做的粉丝、粉条和面鱼,我们最喜欢吃。

家里几只母鸡下的鸡蛋,母亲都给我们炖吃了,以满足我们的“小馋嘴”。每当吃饭时,母亲总是端个大碗站在我们一旁,自己不舍得吃,脸上却喜滋滋的笑着说,“吃吧,吃吧,多吃点”,边说边从大碗里往我们小碗里拨饭。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里分了七八亩责任田。母亲吃苦耐劳,劳苦耕作。我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是家里家里的一把手,不仅操持家务,照顾我们成长,还要在那七八亩地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劳作。农忙季节,她会带领我们四个在田地帮忙。但大多时候,是她一个在干活,好让我们安心读书上学。

收秋、种麦割麦等大忙季节,是她最辛苦、最忙碌的时候,我们不忍心她那么辛苦,纷纷上阵帮忙。割麦时,她考虑到我们身单力薄,尽量照顾我们。割麦时节,中午我们可以休息一会,母亲还要做午饭。我们吃罢午饭可以休息一会,她却乘机会磨镰刀,准备割麦工具。

母亲似乎永远不知疲惫似的,一刻也不知道休息。“三秋”大忙季节,收罢玉米和花生,就利用夜上加班加点剥玉米、摘花生。母亲尽量让我们多休息,她多干。有时晚上我们睡了一大觉,醒来后看,到母亲还在干活。

母亲,我的娘亲

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母亲种过棉花,种过烟叶。种烟全是功夫,打顶施肥、管理、拔叶、串叶、烘烤、分检、出售,哪个环节都不能含糊,否则会前功尽弃。母亲像对待宝贝似的伺候烟叶,就是想法多卖点钱。

岁月的磨砺,使得母亲像男子汉一样,对农活拿的起、放的下,使当初城里的“银环”变成了真正的农民。面对曲折,母亲坚强不动摇,带领我们一直向前走。

03

母亲心地善良,一心想着别人,唯独不多考虑她自己。我的姥姥家是个农民家庭,相当贫困。特别是老爷病逝后,家里更是雪上加霜,母亲为了减轻姥姥的负担,就把我四舅带在身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供吃供喝供穿,供应上学读书。四舅高中毕业后,母亲和父亲张罗着让他干上了村民办教师,后又力荐进了公社文化站,有了一份工作。

我小时候体弱,我上边有一个姐、两个哥,都不满周岁不幸夭折了。因此,母亲对我非常关心,百般呵护,恐怕我遭遇什么不幸,整天提心吊胆的过生活。据母亲讲,在我十二岁之前,她很少吃过应时饭,睡过安稳觉。我父亲五十出头,在一次下乡采访时,突发急病辞世,这对她打击巨大,卧病在床三个多月。

母亲在床上思来想去,想到四个孩子中还有两个没有成家,“千斤担”还没完成,于就从床上爬起来,重新振作精神,咬着牙、挺着胸,带领我们四个往前奔。在她辛苦操持下,老三、老四在城里安了家,使他们各有了小家庭。

为了给老三、老四置个窝,母亲受了不少罪,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把老家的树卖了一棵又一棵,粮食卖了一袋又一袋,就是为了完成自已责任和义务。在我们参加工作后,她对我们还是操心不够,关怀倍至,唯恐孩子们受了委屈。

母亲,我的娘亲

我们都渐渐长大了,有了各自的小家庭。辛苦一生、操劳一辈子的母亲,本该安享晚年,却因为积劳成疾,患上了糖尿症、高血压心脏病,老人家身体越来越差,不断往院。有一次,母亲因跌倒造成骨折,从此再也起不来了。由于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她渐渐成了植物人。就这样,母亲顽强地与死神抗争了一年,永远离开了我们。

忆母泪下,千言万语写不尽母亲的大恩大德,母亲的光辉形象在孩儿心中永存。母亲啊,我的娘亲!愿您在天国安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