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代代,人们都在传颂着孟母三迁的故事,称赞孟母是一个懂教育会教育孩子的伟大母亲,为孟子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把小孟子培养成了继孔圣人之后的亚圣。然而,人们对孔子母亲知之甚少,岂不知孔子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成为光耀千秋的圣人,离不开孔母的精心教育和培养。虽然历史上对孔母的记载很少,但孔母对孔子的教育和健康成长的功劳是不容否认,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同样值得称赞和传颂。
迁居阙里,孔子成长和学习有了优质环境
孔子创立了的儒家思想,为中国人确立了一个立国精神,浸染濡润着全民族的生命,历久弥新。众所周知,孔子是由凡入圣的。那么,一个名叫孔丘的普通孩子是如何成长为孔夫子、孔圣人?追根溯源,孔子的成就是离不开孔母最初的教育和培养。
孔子出生后,他与父母一同生活在位于陬邑鲁源村的家里,年迈的父亲和年轻的母亲对他是疼爱有加,精心呵护。可是,好景不长,孔丘三岁时,父亲叔梁纥——鲁国的一代大力猛男突然去世了,年轻的母亲和年幼的孔丘顿失依靠,在那个复杂的家族里难以生活下去。
二十岁不到的颜徵在是一个坚强果敢而又有远见卓识的母亲,为了实现丈夫让儿子鼎立门户的心愿,带着三岁的孔丘离开了鲁源村,她没有投靠咫尺之遥的颜家村的娘家人,而是毅然决然地搬迁到国都曲阜,她知道那里才是她的丘儿成长发展最好的地方。到达曲阜城后,孔母又作了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把家安在城中心的阙里。阙里是富人居住区,是权贵们进出的地方,尽管生活成本更高,对孤儿寡母来说生活更为艰辛,可是这里有太庙和官办学校泮宫,对小孔丘来说求知问学接受教育的机会多,学习的条件便利。对于孔母自己来说,打工挣钱养家的机会也更多。
年轻的颜徵在聪明睿智,朴素地感知到环境对孩子成长和教育的至关重要,住在阙里确实为孔丘的成长和教育赢得了良好的机会。在阙里孔子结识了他童年的小伙伴左丘明,这为小孔丘的未来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左丘明的父亲是鲁国的史官,是最有学问的人,人称左太史。左丘明利用他父亲在太庙办公的便利条件,带着小孔丘去太庙里游览观看。鲁国是周礼制定者周公旦的封地,太庙完整地保着周朝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的文献文物。孔丘跟随左丘明进入太庙,亲眼见到了许多礼器和乐器,按照一定的规格,井然有序的排放,加上左丘明的介绍讲解,使得孔丘的眼界大开。左丘明还带着孔子观看了鲁襄公接待来访的吴国公子季札演奏《诗》乐曲的外交礼仪。在鲁昭公二年时,又观看了晋国新上任的执政官韩宣子来鲁国学习和观赏礼乐文化的接待仪式,鲁国执政官季武子与韩宣子二人用唱和《诗》的高雅方式表达礼仪,把礼与乐、乐与诗融为一体。韩宣子参观了太庙后,感叹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左传?昭公二年》)。孔丘参观太庙以及观看接待外宾的礼仪后,对礼乐产生了极大兴趣,并把周公确立为自己的偶像。
左丘明不仅带着孔子观看太庙和礼仪,使得孔子的对礼乐产生浓厚兴趣,而且有时还带着孔子在泮宫里蹭课,孔子对“六艺”有初步的学习和掌握,难得的学习机会培养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就像孔子自己后来所说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母亲尊重和支持孔子的爱好
孔丘对礼仪有了浓厚兴趣后,在玩耍时常常做摆列俎豆之类的礼器、模仿大人祭祀礼仪的游戏。《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母亲颜徵在看到儿子有习礼的爱好,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地买来礼器供孔子做游戏。清代郑环《孔子世家考》记载:“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礼器的价格不菲,买礼器对于颜徴在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孤儿寡母生活的艰辛,挣钱的不易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孔子很懂事想为母亲分忧,可颜徵在为了让孔子潜心学习,不让他干一些补贴家用的杂事,她为买礼器要付出更多的劳动。颜徵在没有心疼钱,更没有心疼自己,在拮局的生活中毫不犹豫地拿出钱买回礼器,支持儿子对礼器礼仪的兴趣。这是一份多么富有奉献精神,用心良苦培养孩子的了不起的母爱啊!孔子有颜徵在这样的母亲是何其有幸!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幸事,正是母亲对孔子儿时的兴趣的尊重和支持,助力孔子成为伟大文化的开创者以及文化的传承者,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浸润着华夏儿女的生命。
母亲的教导与十五而志于学
孔子晚年在回忆自己一生的时候说“吾十五而志于学”。古人的十五岁是由孩童到成人的过渡期,男孩的发型由总角变为束发。孔子十五岁时已长成身材修长、体魄健壮的翩翩少年,而且聪明好学,懂礼懂事,颜徵在的心里对儿子的未来充满希望。一天,颜徵在对孔子说:“丘儿,你已十五岁了,我决定送你到左太史那里去求学。虽然你以前也学了一些礼乐知识,到泮宫外去听课,也经常向别人求知问学,可这些只是启蒙之学,所知也是一鳞半爪,你应该拜左太史为师,系统地学习“六艺”和《春秋》《周易》。”母亲的这番话正合孔子的心意,他有立志向学的愿望,他希望完整地掌握“六艺”,犹其是周朝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恢复周礼重建和谐的社会秩序。第二天,母子二人带上丝帛的礼物到左太史家上门拜师求学。
丝帛是当时非常贵重的礼物,通常的礼物是束脩。拿着丝帛礼物去求学表明尊重和诚意,左太史是不愿教像孔子这样的布衣之人,可是被他们母子的真诚向学的决心打动而破例接受了孔子这位布衣学子。
十五岁的孔子领悟到了为学有着超越谋生、谋仕的更大价值,“吾十五而志于学“中的“学”不同于一般的谋生之学或士人进身谋仕之学,而是明道行道之学,由此孔子确立了追求大道和行大道于天下的人生理想。在春秋时代社会上流行着士人谋求进身贵族阶层而学习的风气,为谋一份职业得一份俸禄而学,被称之为“儒“。钱穆先生说:“当时士族家庭多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为进身谋生之途,即是所谓儒业。……儒乃当时社会一行业,一名色,已先孔子而有。……惟自孔子以后,而儒业始大变。孔子告子夏:‘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雍也》)可见儒业已先有。惟孔子欲其弟子为道义儒,勿为职业儒,其告子夏者即此意。”(钱穆《孔子传》)孔子的”志于学“有着远大而深邃的抱负,虽然孔子生活贫困,身份低贱,但他并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学,而是心怀天下为再造一个道行天下的太平盛世而学。孔子洞察到“六艺”中蕴含着深刻的道义,对修养和塑造完美的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超前的认知为孔子以后创立儒家学派,确立民族精神和教化苍生,浸润黎民生命奠定了基础。当然,孔子“志于学”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引导和支持,为了供养孔子学习,为了孔子能安心学习,颜徵在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巨大辛劳,积劳成疾而又舍不得花钱为自己治病,不幸在孔子十七岁时离开了她心爱的儿子,英年早逝。颜徵在一个平凡的年轻母亲为中华民族养育出了如日月光照千秋的圣人,其非凡的功劳得到了后世的肯定,元代封颜徵在为启圣王夫人。启圣王夫人的历史功绩是值得千古传颂的,她成功地教育和培养了孔子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做一个象孔子母亲那样重视教育会教育的母亲,既是孩子的幸事,又是民族和国家的幸事。
参考文献:
电视剧:《孔子》
钱穆:《孔子传》
李木生:《孔子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