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现在看来毫不起眼的中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是众人眼中的香饽饽。因为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就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摇身一变成了吃“国粮”的“干部”。入学后每月即可领取三十几元(因校而异)的粮油补贴,基本不再需要向父母伸手要钱;毕业后也不需要参加招聘考试,都是政府统一分配的行政事业岗位;考上中专就是端上了“铁饭碗”,这话在当时说来一点也不假。
当时的中专有“大小”之分,“大”中专录取的是高中生,招考的专业主要为警察类、矿山类等;“小”中专录取的是初中生,主要是师范和农林水、工商财、医卫类。初中毕业就可以报考的“小”中专在当时无疑是农家子弟快速跳出农门的最佳捷径,考中的学子都是母校的骄傲、村里的名人,都是世人眼中的幸运儿。
“幸运儿”自然不是白叫的,因为考上“小”中专不只是单凭自身实力就可以一帆风顺径情直遂,在某些关键节点上还真需要有好运加持,尤为明显的就是第一关的“预选”。
在当时,几乎所有的优秀农家学子都把上中专当成第一奋斗目标,直接导致高中生源质量下滑严重,政府不得不出手干涉,在中考之前两个月左右时安排“预选”考试,将前若干名高分考生“掐尖”录入本县高中。
想报考中专的考生自然不能竭尽全力充分发挥,但是也不能摆烂,因为只有考过中专预选的分数线将来才有资格在中考后报考中专,而这个分数线不是事先设定的,是先“掐尖”再择选出若干名额后而形成的。考高了,上高中;考少了,入不了围,中考时还只能报考高中。
如何两头躲?真的着实不好把握,唯一能起点作用的只能是参考往年的中专预选分数段线。于是有心考中专的学生就隐藏实力有计划地“留分”,前几场只答有把握的,待总分累计至预定总分便不再做题,之后就把命运交给了别人,等待别人的临场发挥结果。一旦失算,有垂头丧气者,有捶胸顿足者,也有嚎啕大哭者。侥幸成功的,欣欣然加足马力全心备考。
再经历两月“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冥记和笔耕,终于在炎热似火的七月踏入了中考考场,迎来命运转折时刻。三天内五场(语文、数学、英语各一场,物理和化学是一场,历史地理生物是一场)考试对所有考生的灵魂和身体都是深度煎熬,因为那时县城的旅馆和考场都没有安装空调,晚上休息不好,白天高温炙人,头昏脑涨大汗淋淋之时,有些平时滚瓜烂熟的知识点也记不起来了,部分体质差的考生都不能坚持到第五场考试。
虽然绝大部分中专考生都能预估出自己的总得分,但还是需要耐着性子等到官方公布成绩后才能填志愿。在当时,填报志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只有三个志愿可填(记得好像第三个还不是具体的,只是本人服不服从调剂)。热门的专业(工商行政管理、交通类)虽然都想上,但只有那些高分的考生才有希望,普通考生是绝对不敢填报的,大多是选报的师范和卫校,就是因为招生名额较多些。毕竟喜欢不喜欢专业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确保被录取。
分数考够了,但终究还是有人不能被录取,有的是遭遇所谓的“滑档”,因报的志愿偏高又不服从调剂,最终无校可上,只能选择复读等待来年再考。还有极个别的考生虽然也被录取了,但也是没能入学。因为那个年代的相关信息无法实现公开透明,所以有些考生便被有权有势的人算计了,录取通知书提前被“截和”,档案被人冒名顶替,就像陕西省三原县的年娟香和山东省冠县的陈春秀。
在我们这个地方,被“掐尖”必须读高中的一般超不过本乡镇初中毕业生总数的5%,能够考上“小”中专的学生也很难超过毕业生总数的5%,依这个比例而论,能够考上“小”中专的学生实力还是不可小觑的,更何况其中一部分学生的实力是毫不逊色于那些被“掐尖”的学生。因为想被“掐尖”单凭实力即可,考“小”中专更多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靠实力加运气才能得偿所愿!
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有的“小”中专学生致敬!
(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即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