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二胡的朋友,都知道运弓的规则,那就是运弓时弓毛心必须贴紧琴弦,这样,拉出的声音才饱满,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出现虚音的。
但是,这个规则只是一般规律,特殊情况下,虚音还是存在的,一些表现情感变化的乐曲中,“虚化音”作为一种特殊的弓法,还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虚化音”的概念。所谓“虚化音”,是一个很特殊的二胡弓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运弓时弓毛不要紧贴琴弦,擦弦力度逐渐减弱,发出的声音由弱到极弱,到免强能听得到为止。

这种特殊的弓法,在表现情感变化较大的二胡曲子中经常会用到,它对于情绪的起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二胡爱好者,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这一特殊弓法技巧。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这一特殊弓法概念及应用技巧,下面结合具体曲子中的应用加以说明。
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是关铭先生根据陕北民歌《兰花花》改编的一首二胡叙事曲。全曲以生动的音乐语言塑造了兰花花这个美丽、善良而又有桀骜不驯、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女性形象。

这首曲子表现情感丰富,情绪起伏较大,以节奏明快、舒缓、低沉而著称,深受广大二胡爱好者的喜欢。
在【抬进周家】这一乐章中,乐曲的旋律由前一章的欢快转为悲伤,以慢板为主,兰花花以哭诉的形式限入对往事的回顾,对目前遭遇的悲愤倾诉。乐曲的节奏舒缓,如泣如诉。因为这一乐章是兰花花被强抢进周家,所以兰花花极度愤怒悲伤,音乐语言如泣如诉。
在音乐表现上,这段乐章便大量地应用“虚化音”及打音为主的装饰音,呈现出抽泣女子的音乐形象。

这一乐章开头的开头四个小节,表现的是兰花花被抬进周家后,陷入深沉的思索之中,这里面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担忧,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这几个小节的演奏以慢速为主,要突出哭诉及抽泣的音乐效果来。
第一小节的5和3,5用一指,把位不变,以一指下滑至3音,弓法,用的就是“虚化音”的演奏方法,其具体方法是:5音便用推弓弱起,再以更弱的推弓至3音,配合左手一指缓缓下滑至3音位置,至3音结束时,声音几乎是听不到了,达到完全的虚化。

这一音节为什么要采用“虚化音”的演奏方法呢?答案是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因为兰花花在被抬进周家之前,曾做过激烈的反抗,体力消耗殆尽,人已处在有气无力的状态,“虚化音”的弓法,恰恰能较好地表现主人公的这种情态。
这一章节中,一些音符前如用三度打音的方法来演奏,便能出现类似抽泣的声音效果。例如我做出红色标记的5音前和2音前,用小指先迅速击弦后再按出本音,效果就出来了。

在二胡曲《江河水》中,也有“虚化音”的运用。
例如转c调部分最后第二小节中的4音演奏,采用虚化音的处理方法,便可将河边哭诉女子的形象刻画出来,若有所思的情态,通过音乐语言的描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总之,二胡弓法除了一般规律外,也有特殊现象,“虚化音”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对于广大二胡爱好者,这也是一个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