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

2018年,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贯彻落实《江苏省地方志条例》规定,积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启动实施《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点校整理工作。历经五轮点校,3辑、220余万字的《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在2021年11月完成出版。

《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由时任市委书记、市长担纲编委会主任,时任市长亲自作序,既是连云港市历史上首次系统地对旧志和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又是连云港市迄今为止最大的旧志文献整理工程,同时也是迄今整理连云港古近代地方文献最大的出版项目。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在连云港市创造了多个“第一”:党委政府有力领导和指导,方志办精心主持,财政等部门大力相助,共同完成一部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在连云港历史上是第一次;探本溯源,广泛收集、精准访求,对连云港地区历史文献进行全面梳理,是第一次;时间从明代到民国,地域从州到县,基本厘清了连云港地区文化脉络,覆盖面之广、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第一”;不少文献是第一次整理出版,如《复山鸿集》和5部《赣榆县志》,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除挖掘保护外,更在创新和利用,为连云港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第一手资料;收录文献主要着重于思想价值、存史价值、资政价值,底本精良,提要精当,点校精细,第一辑(2019年12月出版)获评第二十三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二等奖,这是连云港市首次荣获此类奖项

成如容易却艰辛

——《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的那

文 | 徐勤飞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蓝提花的函套,透出古韵的典雅;宣纸、竖排、繁体字,浸润跨时空的沧桑……这,就是《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所展现的魅力。

面对厚厚的《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共3辑6函46册,220余万字),过往的历程和艰辛,感人的人和事,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为“申名”正名

2017年8月下旬,我由连云港日报社总编辑调任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到任伊始,我就琢磨怎样找准切入口,使党史和地方志工作主动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过硬的成果与之实现同频共振?

就这一话题,在与分管地方志工作的副主任陆瑞萍交流时,我们探讨了方志类文献点校与整理、地方通史编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以梳理文脉、贯通历史为文化强市建设作贡献。随后,经过主任办公会商定,定名为《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连云港通史》,并开始了先期筹备工作。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说来也巧,2018年初,连云港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简称“申名”)正式启动,我觉得时机来了。在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滕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远征(副市长)汇报时,建议将《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包括《连云港通史》)纳入“申名”项目,为“申名”提供佐证、加分添彩,得到了他们的首肯。有了“尚方宝剑”,我立马跑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市“申名”办主任田明的办公室,请求资金支持。

田局长是个爽快人,他把会计也叫到了现场作证明,说市里总共拨发200万启动资金,已花了不少,就给你10万先动起来吧。后来,这项工作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大力支持,《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包括《连云港通史》)正式列入“申名”项目,专门拨付资金260万。

为了大力推进这项工作,我们专门成立了《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邀请市委书记项雪龙、市长方伟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与此同时,由本单位相关同志和本地及广陵书社的8位文史专家组成的点校整理班子也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把文脉理清

编委会成立了,资金也到位了,接下来,梳理文脉、摸清家底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了。

连云港古称“朐县”“海州”,修志历史悠久。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拾遗·杂说》:“《太平寰宇记》于海州屡引州旧记及旧经,是海州当宋初已有图经矣。”而《太平寰宇记》引“州旧记”的内容,多为刘宋、萧梁时事。学界推测《海州记》为连云港地区最早的志书,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

隋唐宋元时期,海州地方志主要有宋《海州图志》、宋《海州图经》和元《海州志》3种。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明清两代海州共纂有15种州志,其中明代5种,今存1种即隆庆《海州志》10卷,这是连云港地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清代10种,今存5种,即《康熙海州志》10卷,被推崇为“江左佳志”的《嘉庆海州直隶州志》34卷,《古朐考略》12卷,《海州文献录》16卷,《朐阳纪略》4卷。

海州所辖的赣榆县,修志历史也很悠久。从现存5部官修县志来看,最早的是明万历年间的《赣榆县志》;清代,赣榆县先后修成《康熙重修赣榆县志》《嘉庆增修赣榆县志》《光绪赣榆县志》3部县志;民国初年,赣榆县修纂《民国赣榆县续志》。另据史料,赣榆在明崇祯年间还有一部《赣榆县续志》,已佚。

海州除了上述官修的州县志之外,山水志和乡土文献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台山是苏北鲁南地区的名山,属于沂蒙山的余脉,绵延横亘200余公里,山上风景秀丽、古迹众多。明清海州山水志都以云台山为记述中心,共纂辑山志8种。其中,明代2种已佚。清代6种,今存2种,即清乾隆《云台山志》10卷和清道光《云台新志》20卷。

兼有历史、方志双重性质的乡土文献多由私家纂辑,记述范围多不及官修的州县志,如沈祥恩纂《海邦文献拾遗》、凌廷堪纂《朐乘》、许桂林的《海州小志》;内容或体裁较为单一,围绕某一专题内容而编纂,如张朝瑞的《崇正书院志》、江杜若编的《复山鸿集》、张学瀚的《云台导游诗钞》、许绍蘧的《连云一瞥》等,都属于此类。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针对两淮盐务的弊端力行票盐改革,反映这一成就的有陶澍主修的《淮北票盐志》、童濂修纂的《淮北票盐志略》和许宝书的《淮北票盐续略》。

据不完全统计,连云港地区旧志文献现存21种,且类型较为齐全,内容非常丰富,涉及连云港地区建置沿革、人口变迁、田赋盐税、山海形胜、裁海复海等内容,是十分珍贵的地情文献资料和历史文化遗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虽有对部分历史文献的影印和点校整理,但都不全面、不系统,既不能满足广大读者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迫切需要,也难以勾勒出连云港的文脉全貌。因应连云港“申名”,满足读者需求,启动《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整理出版工程可谓正当其时。

底本费思量

方志类历史文献的家底盘清了,我们从现存的21种文献中选取19种,决定分州志、县志和山水志、乡土文献3辑加以整理出版。

点校古籍,版本是基础。到底以何种底本作为点校依据呢?在这方面我们着实费了不少工夫、下了不少功夫。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在选取的19种历史文献中,只有《隆庆海州志》《康熙海州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古朐考略》4种州志和《云台山志》《云台新志》2种山水志有点校本,其余的都只有影印本甚至手抄本。而且,已经点校过的本子,因为各种原因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错讹和不足;影印本和手抄本因为印刷不精或手误,错误和缺陷就更多了。还有的底本,或上下册分藏两处,或残缺不全等。

于是,我们主动与各图书公藏机构、民间文史爱好者协商,积极、耐心地沟通协调,争取拿到最原始、最完善的版本。

《隆庆海州志》选用天一阁藏明代隆庆六年(1572)刻本,《嘉庆海州直隶州志》选用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康熙重修赣榆县志》和《万历赣榆县志》的底本搜寻尤为不易,《康熙重修赣榆县志》第二、三、四卷在现赣榆区档案馆找到,第一卷在南京图书馆找到,实现了双珍合璧;《万历赣榆县志》的底本则辗转从民间地方志收藏者处找到。对同一部旧志尽可能收集不同版本,以便于在点校整理时对照检查,正本清源。如《嘉庆增修赣榆县志》有赣榆区档案馆、国家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所藏三种版本,但三个底本均存在残缺或漫漶不清的情况。其中,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版本漫漶缺失处基本一致;赣榆区档案馆版本是众多刻本中最为清晰的,但正文仅存卷一。在点校整理《嘉庆增修赣榆县志》时,卷一以赣榆档案馆版本为底本,其余三卷以哈佛大学图书馆版本为底本,同时参校国家图书馆版本。

细琢见真章

本着求真复原的原则,我们采取校点+校注的形式,务求点校精审,分句分段合理,使点校本成为旧志整理精品。

纠正文字讹误。古籍中有大量的通假字、异体字,我们按照“通假字保留、异体字局部规范”的原则,对大量出现的异体字进行了必要的规范统一,如将“菴”统一为“庵”,“谿”统一为“溪”,“喦”统一为“岩”,“異”统一为“异”等。在规范处理过程中,注意了特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等)仍需保留的异体字,如《康熙重修赣榆县志》的修纂者俞廷瑞,字雪巖,巖是岩的异体字,但在浙江古籍出版社的《两浙猷轩录》中,仍作“雪巖”,所以仍予以保留。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因为版本异同和流传方式不同,有的志稿会出现刻写或抄写过程中的以讹传讹、形近致误等现象,出现了一些错别字,我们根据上下文意或参校其他版本进行必要的改正,如,“篡位”误作“纂位”,“晚眺”误为“俛眺”,“剑”误成“敛”,“籍”写为“藉”,“受”误为“授”,“聘”误作“骋”,“倾圮”误成“倾圯”,“彊”误为“疆”,“辨”误为“辦”,“绿阴”误成“缘阴”,“右五铺”误作“右六铺”等等。对个别地方出现的明显衍字、脱漏字予以删增,对前后抵牾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核实修改。如《康熙海州志》卷五李景华条:“李景华,崇祯元年贡,任临淮训导,升舒城谕”,应为“舒城教谕”,漏了“教”字;卷八大慈寺条:“大慈寺,在治西街北。宋嘉祐三年创建,至正间毁。”至正是元顺帝年号,为便于读者阅读,我们在点校时改成“宋嘉祐三年创建,元至正间毁。”《古朐考略》卷三“右诸人”段,总结了本志补收的列代名宦的人数,据计算是77人而非底本所写79人,进行了改正并出注。

核准史实史料。如《隆庆海州志》卷六魏胜条,“会沿海制置史李宝以舟师至”,底本将“李宝”误作“李实”,我们参阅《宋史》本传进行了改正。《古朐考略》祁寯藻序落款署“道光己亥十八年夏四月”,而查中国历史纪年表,道光己亥年是十九年,非十八年。《海州文献录》卷十六袁宏的《后汉记》,底本误作《汉记》。《云台山志》卷四记云台山裁海在清顺治十七年,而综合《复山鸿集》等资料应在“顺治十八年”。《古朐考略》卷六“观音堂九岭山膳田碑记”条和“云台山二十四景图碑记”条,底本有“雍正己卯”和“雍正丁巳”说法,查中国历史纪年表,雍正无此两个纪年,应为“雍正乙卯”和“乾隆丁巳”之误。凡此种种,都在点校时进行了改正或校注,以正本清源,为读者提供可信可考的研究资料。

弥补内容缺漏一是依据后世旧志中的相关文献对前志加以补充。如《康熙重修赣榆县志》,存世版本多有残缺漫漶之处,尤其是卷一基本无从识读,给整理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整理时,我们发现《嘉庆增修赣榆县志》保留了《康熙重修赣榆县志》的绝大部分内容,同时在艺文部分不仅收录有《康熙重修赣榆县志》的序文,还收录了明万历、崇祯两部县志的序文。万历志现仅存卷五,且为残卷,崇祯志已散佚不存。据此,根据《嘉庆增修赣榆县志》中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万历赣榆县志》进行了补充。二是利用不同版本查漏补缺。如《云台新志》传世的本子主要有两种,一为清道光十六年郁洲书院刻本;一为抄本,藏于无锡市图书馆。本次整理以道光十六年刻本为底本,参以无锡图书馆藏抄本,对“《云台新志》胜迹上”及卷末缺失的24个筒子页共4812字进行了补充。

统一体例格式首先是厘清归属和层次。《民国赣榆县续志》后有附编,底本作为2种书排版,但附编没有书名页。据王佐良附编序,“就目前成迹,依前志之目,都为二卷。”两书纂修者同一,框架也基本相同。在整理的时候,我们将两书合一,附编放《民国赣榆县续志》最后,作为一卷来处理,连贯编页码,使内容相关的两书成为一个浑然的整体。《万历赣榆县志》是残本,仅存卷五,书前朱维藩序辑自《嘉庆增修赣榆县志》,名“旧重修赣榆县志序”。本次整理的过程中删去“旧重修”3字,因为朱维藩序原本是刊在《万历赣榆县志》上的,《嘉庆增修赣榆县志》复录了万历本的朱序,因此称“旧重修”,而回到万历本上就不能写“旧重修”了,还原了万历本的本来面目。其次是统一规范各层次标题。《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各书书签页、书名页、目录页字体字号统一。文内各层次标题宋体黑体、宋体加粗区分明显,层次清晰。层次多的地方,还用到楷体。文的落款放在文后,另起段退后两格;诗的作者除有专门文字介绍的外,一般放在诗题后。对于不习用的简称,也作了必要的规范,如顾乾的《东海志》,旧志中常称《顾志》,也有写成“顾《志》”“顾志”的,本次整理时统一成《顾志》。

最美夕阳红

在点校整理工作中,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陆瑞萍主持全书点校工作,担任《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执行主编,对全书从篇目选择、史实核实、内容审查到排版形式等方面进行把关,并逐字逐句审读了全书文稿,付出了大量心血。市地方志办公室方志年鉴处处长邱仕明和二级主任科员王佳生两名同志协助陆瑞萍开展了琐碎细致的常规工作。扬州广陵书社的刘栋(副总编辑)、顾寅森(第一编辑室主任)等,在点校把关、出版规范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这里,要特别说一说我们邀请的8位文史专家中的3位长者。他们用放大镜,以直尺一行一行、一字一字地去“扫描”古籍,时常为了一个字或一个疑问,不惜花一两天时间用电脑检索、查阅字典词典和旧志文献等相关资料,其敬业和奉献精神可敬可佩!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做过多年教师的张树庄(1941年出生),一直潜心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著有《连云地区宗教文化纵横谈》《筠斋诗录选注》《鸿雪联稿译注》等,曾担任《连云区志》《连云年鉴》主编,2001年退休后,仍笔耕不辍。他受邀负责《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一半)和《朐海诗存》的点校。

张老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点校之余,生发了一些“副产品”。就拿《朐海诗存》来说吧,这本清代乾嘉时期的诗集共26卷,40万字,前后两集共计收有324位诗人的诗作2065首,是连云港地区第一部地方诗歌总汇。张老是个有心人,在点校过程中,他专门写了一篇《朐海诗存——我市第一部地方诗歌总汇》,系统地介绍了该书的编纂目的、结构凡例、诗歌特点、风格特色等。而且他还有了“新发现”,就是这些与《镜花缘》作者李汝珍同时代的诗人,他们的诗作中,可以看出《镜花缘》写作的素材。《朐海诗存》两集中均有“闺秀”卷,她们可能就是《镜花缘》中100名才女的原型。

高级编辑刘畅征(1945年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连云港市文联主席、连云港日报社总编辑,出版的个人作品集有《片羽集》、《面壁斋诗文选》等。应邀负责《隆庆海州志》《康熙海州志》《云台山志》的点校。

记者出身的他,对工作十分较真。记得有一次,他来到我办公室,拿出一张纸给我看,说上面记下的都是异体字,他查了好几本字典、咨询了十几个人,但都不知是啥字,问我有没有其它的工具书。正好我的一本《中华大字典》,解了燃眉之急。他当时兴奋的表情,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也许还是记者的职业意识所致吧,在点校的同时,他很自然地把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让历史“活”起来,使古籍为当下服务。《云台山志》对云台山的历史演变、胜迹、物产、艺文等均作了重点介绍,一册在手,便可纵览山海人文。清代顺治期间,以海氛不靖而裁海,使得云台山地区民不聊生。到康熙时期,生员江之菃等上书呼号,大臣帅颜保、哲尔肯等上奏陈情,而后复海,方解民之难。他认为,江之菃为民请命,上书复海的执著精神,帅颜保、哲尔肯尽职上奏,反映民意之举,对当代无不有借鉴意义。他还说,《云台山志》中罗列的诸多物产、选编的大量诗词文赋,对云台山作了全方位地描绘和赞美,可以拿来为宣传云台山(花果山)服务,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的张卫怀(1954年出生),无论是供职地方志办公室,还是从事水利工作,他对地方志都是一往情深,编纂了连云港水利志等专志,自主牵头标点了《隆庆海州志》《康熙海州志》和标点注释了《朐阳纪略》和《云台新志》等,是名副其实的“老方志”“方志通”。除了负责点校《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另一半)和《万历赣榆县志》《光绪赣榆县志》《嘉庆增修赣榆县志》《民国赣榆县续志》《海州文献录》《復山鸿集》之外,他还统校了其它一些文献。加起来,19种文献中他总共参与了15种的点校工作。

老张的点校颇有心得。他总结的这么几条,对古籍点校很有指导性。

一是形近而误很常见。象形文字复杂多样,有些字差异太大,往往似是而非。古籍或是手书,或是雕版,很容易发生错误。如:乙己已巳,傅摶搏博,戊戌戍戎,大太天夭……稍不留意,就可能乌鸟不分。

二是姓名错字难发现。这次整理的古籍中姓名错字比较常见,如钟离眜的“眜”写作“昧”,麋竺的“麋”误为“糜”,把欧阳修写为“殴阳修”,崔惟怦写成“李惟怦”。

三是前文有错后文伴。由于重要的诗文往往被各个时期的地方文献收录,而首出诗文里的错字又被后出者抄袭。如《夹谷山记》中说“夹谷山西北与吴山参”,其实吴山在夹谷山的东北方向;《古朐考略》说开山“在鹰游山东北”,而开山实在鹰游山东南方。后出的有关记述都沿用了前文的误记。

四是校勘诗文是难点。诗歌等文学作品不同于记述、议论性的文字易于理解,故而其讹误也较难发现。志书收录诗文时,经常出现转抄错误,往往不被读者发现。以刘长卿的《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苟处士》为例,《古朐考略》收录如下(括号内为原诗正字):向雪(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寒塘起孤雁,(夜)月色分盐田。时复一回(延)首,忆君如眼前。标题原是“荀处士”,抄本写成“苟处士”。有言“校书难于著书”,个中滋味,为者自知。

END

郭明义的故事及颁奖词观后感(郭明义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作 者:徐勤飞

徐勤飞,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主编

审核、发布:张一哲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