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表演情景剧《红梅赞》
本报记者 郭璞 文/图
“入队时,老师告诉我,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从此,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和红色故事走进我的脑海,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难以忘怀;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段历史都使我刻骨铭心。红色的种子悄悄种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成信仰的参天大树……”
6月23日,在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举行的临汾市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启动仪式上,山西永和红军小学学生冯文博代表青少年发言,表达了沐浴在党的阳光下,青少年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启动仪式结束后,红军小学的同学们走进纪念馆,认真聆听了毛泽东同志东征期间两次进驻永和,指挥东征红军胜利回师西渡的动人故事,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品格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现在我是少先队员,长大后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山西永和红军小学(药家湾小学)于2016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2018年9月26日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山西永和红军小学,并于2019年3月27日举行授旗授牌仪式,成为全国第260所、山西省第6所、临汾市唯一一所红军小学。
冯文博同学至今依然记得,在红军小学挂牌的那一天,学校来了很多领导,他们授予学校牌匾,还转赠了一面曾经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过的国旗,这是多么大的荣耀,这面国旗带来了他们对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曾经在天安门广场服役的三名武警叔叔亲自给师生升旗,当他们从主席台前笔直地走过时,冯文博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敬起了队礼。庄严的国歌响起,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神圣的使命感在同学们心头燃烧:必须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挂牌红军小学,就要传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校领导和老师充分挖掘永和县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实施了“1+4”教育工作模式,即突出一条主线——以红色教育为主线,坚持四个融合——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与主题活动相融合、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与教育科研相融合,用红色信仰培根铸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走近红军小学,校门口是醒目的红色主题雕塑《长征》,大刀阔斧的雕塑风格象征红军精神,勇往直前;迎风招展的红旗象征伟大理想,指引方向。校园里,正面是主教学楼“东征楼”,墙壁上展示了潘冬子、王二小、张嘎子等8位战争时期英雄人物的事迹,点亮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左侧是“西渡楼”,楼顶上“托起明天的太阳”7个大字,寄托着***总书记的殷殷期待。校园两侧栅栏上的红军故事宣传板画,生动再现了红军东征时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战斗画面;西渡楼内的红色长廊展示的是红色剪纸作品,展示了老区人民爱党爱红军的真挚情怀。齐心书屋里,孩子们诵读红色经典,涵养少年正气;红色讲堂里,孩子们感悟革命光辉,重温红色芳华;文艺活动室里,孩子们敲响红色腰鼓,扭起红红火火的秧歌……
学校积极开展各项红色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争做时代新人。红军娃合唱团、红军娃讲解团、红军娃剪纸团、红军娃泥塑团定期开展才艺作品展示活动,于潜移默化中把红色信仰植根于每一个孩子心中。“听革命故事、看革命电影、唱革命歌曲、读革命书籍”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进行,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师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人和代言人。
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位于永和县阁底乡,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学校举办了“重走东征路”活动。孩子们身着军装一起踏上东征路,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条件,明白今日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懂得了忆苦思甜、饮水思源,激发起强烈的爱党爱国之情。
黄河流经永和68公里,孕育了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民族魂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诵读红色经典 感悟黄河精神”游学活动,孩子们在黄河岸边集体朗诵,高唱《保卫黄河》。歌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势不可挡,全体师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情感瞬间爆棚。
“七一”来临之际,学校举办了“重温英雄故事浸润赤子心 演绎红色经典礼献二十大”情景剧展演活动。各中队通过情景剧表演形式再现了众多革命前辈、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孩子们走上舞台,有的讲述毛泽东、周恩来与老百姓之间的动人故事;有的歌颂杨靖宇、黄继光、邱少云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有的再现少年海娃、潘冬子、雨来和敌人斗智斗勇的场景……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一个个红色故事感人至深,在孩子们心中泛起层层涟漪。英雄的精神指引孩子们成长,英雄的情怀播种未来希望。情景剧作品《毛主席来过咱永和》广受好评,将参加七月份“清廉临汾”消夏晚会演出。
红军小学校长常爱红说,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继续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在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上下工夫,在广大学生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下去。
(责编:马云梅、温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1841.html